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从歌王麦克积逊逝世说开去
  • 管理
    作者:上海老头 发表时间:2015-03-06 18:24:56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作者从美国黑人歌王麦克积逊整容,由黑变白的皮肤,以为一俊可以遮百丑说起,论述了既不能一好百好,也不能一差百差观点。作者由古至今,列举了大量的名人典故,论证一好和白好相距甚远,一俊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了百丑或一个丑闻就一无是处。指出了人们在了解某人时,对他的某种特征和品质有清晰明显的印象,由于这个印象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了解。这是一种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反应,或者说这种突出的特征或品质像一个光环一样,把人笼罩起来了,使观察者无法注意到他的其他特征和品质,从而以一个人的一种特征或品质,做出对他的整个特征的判断。所谓的“一俊遮百丑”或是“一丑皆臭”,就是这种晕轮效应的反应。作者的论述说理明澈,有理、有例、有力。引人思考,给人启迪。荐读分享。

        2009年6月26日上午,澳洲各电视台和电台突然中断正常播送的节目,插进了美国黑人天王歌星麦克积逊逝世的特别新闻。这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人惊讶。因为众多的歌迷正期待他即将复出在伦敦等处演唱,粉丝们正在为一票难订而伤足脑筋。

        公正地说,麦克积逊在流行歌曲音乐史上既是一往无前斩荆披棘的先锋,又是百战百胜屡建功勲的统帅。他唱得最好,跳得最棒,唱片创纪录,粉丝满天下。

        可是,他由黑转白的肤色变化和有争议的个人行为不光彩的一面遭人抨击形成诟病。有人认为,世界上有亿万粉丝喜欢他,崇拜他,是因为歌唱得好,一俊遮百丑。

        “一俊遮百丑”这种说法不能作为标记乱贴。如果滥用,那么在思想方法上属于极端,在情感天平上属于偏颇。这同“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说法如同一辄。

        先让我们来看看正确地把握俊丑分寸的有关事例。

        2014年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干在中南海宴请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以美味佳肴款待贵宾,军乐队还特地演奏已故天王巨星麥克积逊的著名乐曲。既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亲和感,又显示我们主人对艺术欣赏的认同感。

        举世闻名的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他风流成性,丑闻不断。正所谓“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因绯闻下台后,世界上不少国家还是约请他演讲,他的一些见解颇受公众欢迎。前几年,美国民意测验,“谁是二战后最欢迎的总统”,最后揭晓里根名列第一为“状元”,克林顿紧随其后第二为“榜眼”。可见美国人民不因事废人,桥归桥,路归路,不认为一差就百差。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国历史人物。以“莫须有”罪名诬害抗金名将岳飞的南宋宰相秦桧,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他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的的典型。可是人们并不以他的恶行而不承认秦桧是个造诣很深的书法家。后人能超越他的也屈指可数。据说秦桧在处死之前仍强作镇静挥亳疾书一信致友人。

        宋徽宗赵佶,世人评论他“有艺术之才,无治国之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昏君,最后亡国自缢而死。但在中国书法宝殿中实实有他一席之地。他独创“瘦金书”,瘦勁如金,骨法挺勁,飘逸清新,别具一格,为世人称绝。他的字好,画也属上乘,书画均可彪炳史册。

        西唐最后一代皇帝李煜,世人称作李后主。他花中消遣,酒内忘忧,苟安度日,终于被宋所灭,被宋太祖“赐酒”毒死。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后人公认他为最杰出的词人之一。《虞美人》《浪淘沙》等作品被称为千古杰作,他的作品对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等名家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他被称为“千古词帝”。现行版《宋词三百首》的开头五首便是他的佳作,并未全面封煞。

       上面提到的三位历史人物,即使在传统儒家道德思想统治的环境里,人们仍能在其“百丑”中剔出“一俊”,给予肯定。

       “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倾向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便是千人一面的脸谱化、公式化、简单化。不可否认,这种倾向,长期在影视作品中流露已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抗日战争和反特题材的的作品。剧情无新意,换汤不换药,无非是移花接木旧翻新硬拼凑。冲突无悬念,事事意料之中,情节发展无跌宕起伏。角色无个性,曾似相识熟面孔老腔调。语言无色彩,陈词滥调,干瘪枯燥。

        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制片人思想方法片面,而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出于功利主义的跟风。有人自己把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束之高阁,因而不可能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有人本身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就不高,加上商业利润挂帅,走公式化老路驾轻就熟已成为惯性。

        近年来,思想界、学术界和文艺界在怎样评估和表现历史事物和人物的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讨,并取得可喜的进展。

        电影《建国大业》总导演韩三平有过一番话掷地有声,它击碎了“一好百好,一丑百丑”反映在电影创造上脸谱化的枷锁:

        “我们在创作上有一个观点,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不能完全和他的道德品质划等号。政治态度没落的人其道德品质并非必然败坏,政治态度进步的人道徳也并非完美无缺。"
        因此在电影《建国大业》中就有蒋介石与蒋經国父子俩铁汉柔情特写镜头的出现在以往的电影中,蒋介石这个角色总是少不了他宁波口音的粗口“娘死匹”(近似于“他妈的")。

        过去,凡是反面角色都要百般丑化,描绘成无心无肝无头无脑的怪物,只求形似不求神似,低级庸俗。而正面人物则无限拔高完美无缺,髙、大、全,肉麻夸张。

        我们从单向视角改变为双向视角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艰难地跨出这一步绝非易事。

        电影《红日》的重拍为电视剧也是个符号。旧版《红日》由舒适主演国民党将领张灵甫。张灵甫身穿呢军装,面戴美式金边太阳眼镜,戴上白手套,手执指挥杖,脚穿高统靴,前呼后拥,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经典之作,该片曾被泼上污水,批判为“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十足的投降主义”的大毒草。

        想不到新版《红日》竟让大义凛然的“焦省长”李幼斌来扮演张灵甫,显然爆出大冷门。如果说舒适在张灵甫这个人物塑造中“刚中有秀”,留有他固有的“奶小生”媚”的痕迹,那么李幼斌的人物形象就有他天生刚毅威重的特征,是千锤百炼的“不锈钢”。让他主演国民党高级军官,无异于过去反面角色的人选标准大相径庭。

        李幼斌从张灵甫这个知识型国民党军官特征出发,丝毫没有外向的显露张扬,而专注内敛的深沉刻划,入木三分。这样的铺垫便反衬了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艰巨和必然,取得了预期较好的艺术效果,体现出历史的真实。但也有人提出非议,李幼斌相貌不帅,年龄过大,演张灵甫“神似形不似”。

        形神兼备两全其美固然好,如果求之不得的话,作为艺术形象,我认为“神似”胜过“形似”,宁要神似,不取形似。前者深沉有活血,活龙活现;后者肤浅堆死肉,泥塑木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为影视艺术作品,不在乎斥巨资铺场面取胜,不在乎聘巨星靠名气卖座;而在乎作品的构思精妙,艺术形象感人,观众能从中提取有益的精神养料,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刘金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浅悟人生之真谛 下一篇:这一路走来……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门楣与台阶阅1065次
    夏日大东北阅1086次
    母爱似海深阅1726次
    父亲的书柜阅1709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724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6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8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2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