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灵魂之山
管理
作者:两广 发表时间:2017-01-11 13:09:38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泰山为五岳之首,有着它独有的魅力,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的灵魂之山。文章充满内涵,知识丰富,问好推荐! |
泰山,其险峻不如华山,其幽深不如衡山,其高挺不如恒山,其位之中不如嵩山,却享誉尊为五岳之首;泰山,其挺拔壮丽不如峨眉山,其巍峨多彩不如黄山,却被华夏炎黄子孙推崇为灵魂之山;人们常说,江西有誉满华夏的文人之山——庐山,齐鲁有封禅祭祀的帝王之山——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之北;泰山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北望海河平原;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其重叠的巉岩,厚重的形体,气势雄伟而磅礴,泰山高耸犹如一座人们心尖上的丰碑成为华夏文明历史不朽的见证。 泰山成为许多人必行之处,我的泰山之行随着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人潮展开了。 攀登泰山,可由东路岱庙、北路天烛峰、西路元君庙三个方向步行或乘坐索道缆车进行。东路岱庙步行由通天街经过山门攀登十八盘,何谓十八盘?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上泰山,由轿夫抬着轿子上山,行到一小半时,轿夫着实累得难以为继,只好放下轿子休息,皇帝问休息了多少次了?有人回答,十八次了,于是,这一条险峻的山路就被人们称为了十八盘路。十八盘路按地势分为3个段,第一段“慢十八”,自开山至龙门止,第二段“不紧不慢又十八”,由龙门至升仙坊止,第三段“紧十八”,由升仙坊至南天门止,共计1630余台阶,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其间,崖岸有巨岩悬空,巉岩凹凸,岩壁陡峭,崖壁如刀削斧砍,陡峭的山路深陷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直通南天门。攀登如此山道除需要有时间充裕富足外,还必须要有体力作为坚强后盾方可成行。乘坐缆车亦需坐车或步行至中天门方可,此路途上有万仙楼、斗母宫、壶天阁、中天门、五大夫松、升仙坊等景点,为风景最佳之道。另两条道路:一条是从北路天烛峰起,经过望天门、姐妹松、小天烛峰、娘娘庙至后石坞索道站,再乘坐索道缆车或继续爬山而上,此路段风景较东门路次之;另一条是西路从桃花峪经元君庙、一线天至桃花峪索道站,乘坐索道缆车或继续攀登而上,此路风景更次之。导游考虑时间关系为我们选择了风景最次人数最少的西路乘坐索道缆车上山。 泰山作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自有其惊天地泣鬼神之奇妙处。泰山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泰山形成阶段、海陆演化阶段和今日泰山形成阶段。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古代唐朝刘禹锡在其《陋室铭》诗词中的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名山之所以被称之为名山的道理。泰山素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无数精彩的传奇以及历史沉积的人文史记,无懈可击又令人无可非议的为泰山作为灵魂之山而功到自然成。 灵魂之山自然少不了优美动听的传说,为山魂积聚厚重深远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查阅资料: 传说之一,在很早很早以前,天地混沌,浑浑噩噩,天与地在缥缈间初始分开,世界渐渐初成。那时,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积厚一丈,有一个叫盘古的神人生长在天地之间,盘古也随着天地的变化,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已极高,地极已厚,盘古也长得极高大魁梧,以至于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那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巨人倒地。他的头颅变成了东岳,腹部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盘古的头颅东岳泰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传说之二,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位于玉清元宫,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他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由此及彼,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令其尊贵神圣的地位不可撼动。 传说之三,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所谓传说,主要来源于人类对事物的主观愿望,同时,它又通过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与人文思潮。泰山美丽动人的传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反映,亦是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向往的智慧反映。故而,泰山的传说像泰山一样是独特的,是唯一的,是灵魂之山的基础,展现了泰山继往开来的历史。 泰山作为灵魂之山,又是历代君王刻石纪功,上告苍天而进行浩浩荡荡的封禅和祭祀必到之处。据不完整的史料记载,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自从一统华夏大地的秦皇岛泰山封禅祭祀,一代天骄,表功告天,令炎黄子孙仰望其背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前来泰山封禅祭祀。有据可考,此后有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历代历朝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祭祀,君王皇帝到泰山封禅祭祀大小规模不等的有过27次。为何历代君王皇帝独独前往泰山进行封禅祭祀,而不是在山势更加峥嵘险峻的华山,或者是山峰更高又巍峨的峨眉山,又抑或是其它如安微的黄山、湖南的衡山、江西的庐山等名山呢?这其中蕴涵的真义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再现。东方,太阳升起来的地方,东方,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东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中华民族对太阳的敬仰和向往,促使人们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靠拢,而东岳泰山就在东方,在那太阳冉冉升起来的地方,君王皇帝们还有别的选择吗?秦始皇还有别的选择吗?没有,绝对没有了。泰山是不二之选择,况且在齐鲁广袤的平原之上,泰山犹如鹤立鸡群一样高高耸立,在泰山之巅实实在在地给人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苍茫与辽阔,仿佛这就是君临天下权威至上的帝王所享受的极致快感。 历代历朝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题字,刻石纪功,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造就了泰山无与伦比的神奇、厚重与神秘感,为灵魂之山增添了无可替代的历史画面。据载:泰山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灵魂之山引来帝王将相,也召唤着文人黑客,乃至于千家万户的平民百姓。无字碑是帝王君主树立的神牌?若是其意有历史功过任凭后人评说而留下了神秘色彩,那么文豪墨客骚人的笔迹就是一种感悟与喟然长叹。泰山之上大大小小的字体笔迹有2200余处碑碣石刻,泰山以其庞大混杂的历代历朝文笔构成为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游览胜地。在玉皇顶的攀登路上,著名的“孔子小天下处”石刻就在其中,还有“五岳独尊”、“雄峙天东”、“仰观俯察”、“登高壮观天地间”、“擎天捧日”等等凹字红漆石刻。伫立于孔子小天小处的乱石之上眺望前方,可见山势壮观,岩石叠加,墨绿色的树木葱郁覆盖着远山峻岭,天街在脚下,天街上芸芸众生熙熙攘攘地移动,彳亍缓行,南天门在脚下,南天门洞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地穿越,险峻的十八盘就在那山涧深处滚动着人群如潮的洪峰,向上或向下的奔涌不息。苍天仿佛触手可及,白云或卷或舒的令人犹如可以聆听到苍天深藏不露的情感,这一刻是人高为峰,天下又岂能不小啊。若回眸再望,那又是一片苍茫茫,深山无语,云雾缭绕,整个泰山山脉处于寂静的深思熟虑中,泰山是从历史之长河奔腾汹涌而来的,又将返回历史长河深处,泰山将以更加厚重与积淀的山体自然风光、华夏人文辉煌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在瞻鲁台有一块碑石上述:“瞻鲁台”三个大字。它的下方还有一些笔字:“ 《诗经》云: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故名。”相传孔子曾于此瞻望鲁国。瞻鲁台为明人镌刻。所谓台,其实是一处离寺庙较远的山峰,此处山势极其险峻,乱石峥嵘,嶙峋横空,穿过一个圆形墙体门洞,攀登在似有路而并非有路的乱石丛间,高高的兀嵝犹如泰山留驻给人们的一所极目远眺之地,这就是我们抵达的瞻鲁台。孔子,你当年是在“小天下处”还是在“瞻鲁台”观望鲁国而令你深深感触——登泰山而小天下呢? 还有,那些汇集了华夏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寺庙,如:庄重雄伟的天门居、简约雅致的孔子庙、香火盛隆的碧霞祠、钟声缭绕的弘德楼……等等,帝王将相的足迹去何处寻觅?文人骚客的足迹又去何处找寻?而今,千家万户的平民百姓蜂拥而来,不为别的,因为这儿是灵魂之山,是华夏大地的精神所在,来了,不愧为炎黄子孙;不来,愧对自己一生一世的黄皮肤,并将留下终生遗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杜甫一首《望岳》以鲜明的态度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极致快感。登临泰山,让人们无形之中潜入了泰山古典雅致的寺庙,感受层叠厚重的山体,隐身于挺拔葱郁的苍松,凝眸云烟雾绕的流岚。灵魂之山以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和黄河金带四景最为出名,无疑,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是每一个登临泰山的人所渴望目睹的,也是人们深刻了解灵魂之山的捷径之一。现在的泰山游览分为幽区、旷区、奥区、妙区、秀区、丽区六大部分,更全面全方位地让人们对泰山的游览按图索骥,从而深深体会灵魂之山的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的精髓。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让自己忙起来吧! | 下一篇:切莫惜书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明天的托辞(杂文随笔..阅13次
窗前明月光阅38次
说做人(杂文随笔)..阅57次
昨天今天明天(杂文随..阅127次
《母亲“不爱吃”的口..阅85次
高山流水觅知音(杂..阅72次
播种善良(杂文随笔)..阅88次
灵韵的江南雪阅110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3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0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