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廊桥情思
  • 管理
    作者:绿杨天 发表时间:2013-08-04 09:46:29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作者通过对中外电影《廊桥遗梦》的评述,强调了在现代化生活中,人们应当持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应该有良知与道义的责任。批判了那种“忘记人性的和谐,放弃平静和稳定的家庭,抛开山盟海誓的依恋,追求一种浪漫到繁复的不伦之爱”的观点,认为那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轻蔑、颠覆和亵渎,充满了人性的愚昧、腐朽、丑恶和肮脏”。哲理、警世,值得一读。问好作者!
       沃勒的《廊桥遗梦》先是看的小说,记得那本书是1989年的秋天,在钟楼书店里淘得的,薄薄的一册,被塞在书架的最高一层,委屈地寄身在那些又厚又高大的精装书的夹缝里。我用力而又小心地把它从那里抽将出来,轻轻吹去浮尘,掀开来,就被第一行文字深深地吸引。当时这本书定价很便宜,仅三元八角,是我所购的藏书中最廉价的一本,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收藏之一。1995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把它改编成同名电影(也译作《麦迪逊之桥》),由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该片的婚外恋情不过是个噱头,或者说是一个引子。它真正想探讨的是在日益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那些中年人的心理情感,他们的伦理价值观——当爱情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抵触的时候,人们到底应该怎样选择?是选择自由与爱情,还是选择对家庭的责任,对市场化依赖和归顺?我非常欣赏罗伯特•金凯的形象,这个美国现代社会的最后一个牛仔,他对爱的深情而决绝的态度,“爱就是尊重”,他尊重弗朗西斯卡的选择,宁愿独自一人再度走向孤独的漂泊,也不愿拆散一个虽然没有了激情,但仍然比较完整和温馨的家庭。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以男女主人公的行动,彼此都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个人自私的爱恋,强调了人的良知与道义责任。我觉得这部作品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恰恰就在于此,虽然颇有点传统卫道士的味道,但它是社会道德得以维系的基础,无限制的过度的自由,其实是虚假的,也是自私狭隘的,而人生在世,万事当头,只怕责任不够,那些动辄就放弃责任,随心所欲的人,最后都将后悔莫及。这对自私和贪婪也是一种温婉的劝诫,如果人们还有一点记忆的话,经历中藏有一个美好的瞬间和甜蜜的片段,亦足以挺立于人世,而终生无憾了,难道还有比这更加长久真纯的情感吗?
      
      在金钱至上的时代,当财富集聚到一定程度时,物质速朽的本质,就会向情感发起挑战,并通过挑起欲望的迷狂,而使人们忘记人性的和谐,放弃平静和稳定的家庭,抛开山盟海誓的依恋,追求一种浪漫到繁复的不伦之爱,因为这种非分的爱恋,多是建立在对金钱的富有和迷恋上的,是一种极度世俗化和物质化的疯狂,也是一种绝对自私和忘乎所以的迷乱,此时,除了物质上的奢靡腐化,就是欲望的彼此纠缠和私下交易,那所谓情爱的吸引,颠鸾倒凤,偷情滥交,说到底仅仅是肉体的碰撞和磨损,是变态的肆虐和折磨,最多只是一种感官的诱惑和满足,虚荣心的刺激,根本谈不上精神层面的爱抚和甜蜜。假如有一日财富散尽,荣华不再,欲望的热度就会急速下降,媚笑的面庞顿时挂满寒霜。这种卑下而肮脏的交易,虽然也是以瞬间而告始终,但获得的记忆是不干净,丑陋和恶心的,实在没有任何回味的价值,如果还谈得上价值,那就是悔恨和锥心的痛切。因为这种吸引和迷醉,除了禽畜般的需要和欲求,没有道德为之保值增价,也没有责任贯穿其中,更没有真正的爱的照耀和辉映。这种急不可耐的欲望放纵,交合时没有心心相印的融洽,于是肉体的分离也就是心灵的永诀。走出幽会的场所,彼此都会很快忘记了对方,不会再有衷心的记挂和永远温存的依恋,也不会对一晌欢情的环境留下铭心刻骨的印象,反倒会极力地删除,忘掉那里的一切,特别是那里某一件最能刺痛神经的具象,比如一张再也唤不起一点激情的枯黄憔悴的脸,以及那里的家具和陈设,昏暗肉麻的朦胧灯光,或者未来得及关上的窗扇,被风轻轻掀动的半掩半合的纱帘,每每一想到这些,他们的心里都有一种被刀绞的疼痛和仿佛吃了一只苍蝇似的恶心。越是偷情者,越是看重隐私会否被暴露,就如同贼喊捉贼,掩耳盗铃,连自己都知道是不可告人的,但实际上,在人满为患的中国,几乎从来没有掩藏到明日的隐情,只不过是司通见惯和话题心理在做怪,把之当成“绝密的”第一手发现,成为一种谈资,窃窃私议和暗地散播,以满足自己猥亵的需要。
      
      和一般偷情、婚外恋不同的是,《廊桥遗梦》向人们讲述的是一个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心灵故知相遇的真挚情感,如醇酒般醉人,天使般圣洁,使人深深沉浸于这份深情缭绕的浓醇境界。而腐败堕落如雷渊利之流,他们权倾一方,贪天下之财包养情妇,一下子就是八九个、十几个、几十个,怎么看都是禽兽的滥情,怎么想都像是封建妻妾制的重演,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轻蔑、颠覆和亵渎,充满了人性的愚昧、腐朽、丑恶和肮脏。
      
      很多时候都想到爱,想扑着身子去爱一个自己真正心仪的女子,但是在这个极度世俗化、娱乐化和轻歌曼舞化的时代,这样明媚、轻柔、美妙的女子实在难得一见,有时候偶然在歌声里影绰绰听到一些心愫,似乎有那么一点安妥心情的感觉,但是距离却是那么的遥远。具有文化内涵和传统美的歌曲,我觉得在邓丽君之后已经极少见到了,台湾的许茹芸、伊能静等歌里,或可依稀的有一丝那样歌风的影子,蔡依林的歌已经是一种时装化的表演,不过有的歌曲如《舞娘》、《今天我要嫁给你》等还是悱恻动情,应属不错的。国内大陆的歌手我还是比较喜欢王菲,她古怪精灵的味道,是颇能引起蓝颜人的共鸣的。其他如胡杨林、于娜等年轻的歌手,都有自己一曲成名的资本,还有许多都是创作型的所谓实力歌手,有时也偶可拿来一听,但说老实话却很少感动。胡杨林的《香水有毒》、《老鼠爱大米》在倾诉爱情真挚的同时,也表露了爱的无奈,对爱情安全感的担忧,这种情形正是当代风尚下的心灵伤痛,人们都离不开爱,却常常在爱情里受伤。人们渐渐不知道如何去爱,因为爱情的榨取实际上是对爱情的无知和侵害,尽管这有时也是爱情中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当榨取成为走进爱情的唯一目的,这样的爱就值得怀疑,甚至可以决绝地离开了,对这种可耻的无情无义的依恋,只能使人永远陷足于痛苦。但有的时候,爱情能叫人丧失甄别的能力,或者因为珍爱越来越难寻,使人在绝离时总是犹豫和心犹不甘,特别是想到对方曾经有一刻还表现出了优异,就更加容易使人疑虑重重。当实用主义爱情观占了上风的时候,爱情的纯度就会受到伤害,就无形的降低了自己,就对世事人心无从把握。爱情真的是一道难题。当胡杨林唱着《香水有毒》时,那字字句句都叫人怅然和心碎,可是不知为什么又感到一丝丝缥缥缈缈的欣慰与温暖。
      
      我的爱到底在哪里?我想到廊桥去寻找。带着相机、书、记事簿,有条件的时候驾一辆旧的工具车,绝尘远去,浪迹天涯,以旅游、摄影、写诗、读书度过孤独寂寞而幸福的下半生。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幸运,在生活中的某个角落,不期地遇见真正与我灵肉相属的,那个在水一方的佳人?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邓少枫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 狐媚映像下的美丽世界——读《聊斋志异》 下一篇: 寓言:含蓄于内的寄托——再读《伊索寓言》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夏天的回忆阅1311次
    夏夜美感阅1353次
    下课阅7121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0949次浏览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5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4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