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家乡的汗菜古
  •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3-11-07 10:26:4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汗菜古”,一种传统食品,有很悠久的食用历史。在这里编者切一段“汗菜”名称的题外话,其实“汗菜”即“苋菜”是现代读音与古代读音之间出现了偏差所带来的误解。现在网络上关于这种蔬菜的文字表述,大多数会写成在”汗菜“,或者”汉菜“。其实我在深圳超市也见过将这种菜名写成”苋菜“的牌子。不过普通人在书写的时候确实不好正确表述,只能写成”汉菜“,或者写成“汗菜”,这实际上是中国语言大师们的一个疏忽,在古读音向北京地区方言即(普通话)的转换过程中,不恰当切掉了很多流传以久的名词名称;在古代读音中,苋菜就读作[hàn [cài ]]。这种口语化极强的读音,官方与半官方的文字工具,如《新华字典》,《漢典》,《说文解字》等等工具书,都含糊其辞,都未作具体规定。以至于人们在文字表述时,不是写成”汗菜“,就只能写成“汉菜”。让人造成困惑的是这个蔬菜名称究竟该怎么写,没有哪个权威文化机构的工具书规定过,于是大家在书写的时候就无可适从了。其实,这个苋菜的古音读音”就是[hàn [cài ]]“,就来源于说文解字表述:“莧菜也。菜上萈字乃複寫隷字刪之僅存者也。尋説文之例,云䒨菜,葵菜,䔃菜,菜,薇菜,蓶菜,菦菜,䖆菜,莧菜以釋篆文”。当然现代汉语的解释,“苋菜,别称青香苋、红苋菜、千菜谷、汉(汗)菜、红菜、”可见,我们对于作者笔下的“汗菜古”这个名称也只能默认,要不谁都不好为一种蔬菜的东南西北方言的叫法定性。最后编者想说的是,在作者将其写成“汗菜”或者”汉菜“时候,读者心中依然会呈现出“苋菜”这两个字符。当然,文中作者对于“汗菜古”的描写,既有口感的描述,也有制作工艺的繁琐,很值得一读。推荐阅读!

    提起“汗菜古”,家乡人往往回想到五六十年代,仅次于青菜咸菜的一道咸菜,它有其独特的“臭香味”,倍受人们的青睐。如果你现在吃上一口“汗菜古”,就会觉得回味无穷,别有一番风味。“阳春白雪”惯了,来个“下里巴人”吧!换换口味。

    汗菜古是家乡人的叫法,其实它是由苋菜茎腌渍好后的叫法。

    家乡青蒲,位于泰东河畔,地处东台、兴化、姜堰三市交汇之处。古有“犬吠三县”之说,属里下河锅底洼地区,水网密布,是种苋菜及多种蔬菜及瓜果的风水宝地,“带露摘瓜果,弯腰种豆秧”,就是家乡人从古至今种蔬菜的写照。

    苋菜,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卵形,菱状形或披针形,颜色为绿色或红色、紫色、黄色,或部分绿色夹杂着其它颜色。家乡的苋菜叶呈卵形,颜色是绿色夹杂着紫红色,绿中透红,象是画家的笔法。苋菜喜温暖气候,耐热力强,不耐寒冷,冬天是种不了苋菜的。只能是春天播种,最佳种植时间为4-5月份,多套种在瓜类,茄果类及豆类下,或与其它绿色蔬菜混播,也可分期播种,陆续采收。嫩苗植株高15厘米左右,可及时采收,可间拔,也可一次性采收。可作为蔬菜吃,如凉拌,将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将大蒜头捣成泥状,加点盐、香油、味精等调料,放入盘中拌合即可食用,味道清凉爽口。可炒着吃,将洗净的苋菜爽干,不要用刀切断,剥几颗大蒜头瓣、爆炒,溢出的汤呈紫红色,象血一样,浓浓的,看了就非常养眼,且味道味甘带蒜香,很合胃口。

    苋菜,性凉,味微甘,入肺,八肠经,能补气、清热、明目、利大小肠,且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五六十年代,家乡人在“自由地”(集体化时期的产物),栽种苋菜,主要作为成熟后腌渍“汗菜古”,嫩苗炒着吃是舍不得的,那时生产队成片种植,拔嫩苗上市,或分给社员(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称社员),才能吃上。到7-8月份,成熟后的苋菜茎高80-150厘米左右,这时茎粗壮,根部直径在1-2厘米左右,可收集种子,茎可以腌渍汗菜古。

    腌渍汗菜古,将苋菜茎上枝叶除去,用水洗净,放在阳光下晒一下,控干,过4-5天后,用薄刀(菜刀)切成寸把长的一小段一小段,家乡人戏语叫“毛鱼(鳗鱼)段”,放在长桶里,长桶就是家乡人夏天洗澡的木质长桶,椭圆形桶,长1米,宽0.6米左右。铺开,上面洒上盐,盐与苋菜茎的比例为(5-6)∶100左右,根据各人的口味,可淡可咸,然后用双手拌合一下,放置一夜,第二天可再拌和一下,放置一夜,第三天再次拌和,这样盐充分溶解,家乡人的说法这样才“入骨”。这时苋菜茎溢出的盐水,叫“卤水”,装入“牛头缸”里,“牛头缸”是家乡人的叫法,可能有牛头那么大吧!当然缸的大小视苋菜茎的多少而定。然后用大砖或石块压好,家乡人叫“压缸石”,再把卤水倒进缸里,主要是防止汗菜古上浮,易生“醭(昌)花”,家乡人的说法叫“生枝枝花”,这样会变酸且摆放时间不长。放在阴凉处贮藏20天左右,腌渍至黄绿色,清香,味咸且乳酸味即可食用。家乡人把这一过程叫湿“汗菜古”。同一根苋茎根部粗、老且硬,头部细且软、嫩,腌渍时将老、嫩,分开腌,否则等到根部能吃时,头部嫩的早已变成卤汤了,家乡人叫“烂棒子”。

    吃时,将缸里的压缸石挪开,捞上一碗,然后将压缸石再压好。如一小缸汗菜古吃完了,卤汤不要倒掉,留在缸里,下次腌汗菜古的话,就可以直接将切好的汗菜古倒进缸里,加点盐,用压缸石压好,这样省去在长桶里的拌和过程。有的人家开始腌汗菜古,还向左邻右舍找卤汤,这样腌渍起来很容易“入骨”,且腌渍时间缩短。

    五六十年代,由于新中国刚从旧社会脱胎而来,人们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吃粥配咸菜,也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钱财,餐桌上的咸菜除了青菜咸就是汗菜古了。捞上一碗汗菜古滴点油,凳在饭锅里,因为那个年代都是大铁锅,容量大,蒸熟后放点蒜花,即可食用,臭臭的香味,有点像豆腐乳的臭香味,人们还利用汗菜古卤汤的臭香味和面粉调成糊状,加点青黄豆米、辣椒,滴点油,放在锅里熬熟当咸吃,家乡人叫“马糊儿”,很可口。对老百姓来说,也算是“美味佳肴”了。奶奶凳汗菜古,用灯心草或小麦竿草,放在“棉”油壶里端(蘸)一下,滴在汗菜古上,蒸熟后不准放蒜花,说好吃还没得这下(些)吃呢?意为好吃就没有这么多吃,家乡人的说法叫“不渐吃”。记得儿时天天吃汗菜古,觉得多生眼屎,看东西有的模糊,但目前还找不到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要相信,可能吃任何食品都要有个“度”,否则会“矫枉过正”,是这个道理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吃粥配咸菜,五花八门,品种多样,现在走进青蒲庄很难闻到汗菜古的臭臭香味。


     
    赞0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黄叶尽落待梅香 下一篇:拥抱冬天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28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359次
    三月的春阅35次
    春天游记阅327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28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4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