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辩东蒙公氏始祖不是公蕃
  • 管理
    作者:东岳雨石 发表时间:2018-05-02 07:21:12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这篇文章,有点历史研究的味道。所以作为一个文学公益网站,我们无法置评这篇文章。但对老师对历史真实的执作的精神,我们表示钦佩。谢谢老师赐文!

     写这篇文章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要探讨真实,理越辩越明;事越分析越透澈。请执见一世祖是公蕃的家人也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来一起探讨分析。

      

      首先把一世祖来上东门的时间段锁在北宋宣和年间。《公家臣墓志铭》于慎行(明)“其先盖鲁公为公衍之后,世居琅琊,全宋宣和中徙青之蒙阴家焉。”因为这时间是在公家臣祖墓碑上的,此时间我们认为是真实的,我认为上碑传世的事,绝对不会疏忽妄言。

      

      公鼐祖诗集《问次斋稿·子训》同样记载:“宣和改卜,东蒙新兆,宋宣和中自临沂来改卜,在古堂阜之阳。堂阜之滨。”东蒙公氏一族由沂州府西南六十里处沂沟村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至公元1126年)卜居蒙阴堂埠。

      

      北宋“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一个年号,这个年号只使用了不到七年整,自1119年至1126年,在1126年这一年的十二月份宋徽宗把皇帝的位子让给了儿子钦宗赵桓。在中国各朝各代皇帝都是驾崩(死)后太子才能继承大统之位,在世活着时;身体健壮而把皇帝位子禅让的在历史上不多;也有,都是特殊情况被迫的。为什么宋徽宗把皇帝位子让给儿子钦宗赵桓呢?因为他也是被迫无奈。在让位时是被金兵围困城下,惊吓之余,仓促让位,所以1126年沒有过完足整月份就变成靖康元年;《宋史·钦宗》载:“宣和七年十二月戊午,除开封牧。庚申,徽宗诏皇太子嗣位,自称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服。泣涕固辞,因得疾。又固辞,不许。辛酉,即皇帝位,御垂拱殿见群臣。”这一年两个年号:“宣和年、靖康年”并立。这1126年称宣和年也行;称靖康年也行。

      

      《金史·本纪卷三》太宗,载:“金天会三年,十月甲辰,诏诸将伐宋。”

      

      史料记载:“1125年农历十一月,平州完颜宗望军队对燕京发动攻击,常胜军张令徽、刘舜仁兵出城跟金军对战而败。”

      

      《宋史·黄友传》载:“金人败盟,郭药师以常胜军叛,燕土响应。”

      

      东蒙公氏始祖自沂州府来蒙阴野店上东门,我们要把他来上东门的时间按碑文记载锁在宣和年间的年号使用期的七年内。(1119年至1126年)在这七年内一世祖他是哪一年来的上东门呢?

      

      始祖避兵来蒙阴上东门,这种说法,在传说故事中占的比率较大,看来始祖是在躲避战争来的上东门;当时的年龄应是青少年;因为传说的几个故事版本,始祖来上东门时年龄都是少年,约有十四岁至二十岁之间。

      

      躲避战争,是1127年金宋之战。北宋宣和在1126年十二月变为靖康元年,同年十二月汴梁失守,北宋亡。

      

      蒙阴县野店上东门,在春秋时期为鲁国的东疆域国门,出此门以外就是齐国。在北宋时期隶属山东青州辖制行政管治区。

      

      《金史·本纪卷三》载:“金天会五年(1127)十二丙寅,右副元帅宗辅伐宋,徇地淄、青。”;“金天会六年正月丙戌朔,高丽、夏遣使来贺。宗弻破宋郑孟军于青州。”

      

      《公家臣墓志铭》于慎行(明)“其先盖鲁公为公衍之后,世居琅琊,全宋宣和中徙青之蒙阴家焉。”

      

      1128年正月青州失陷,自此划入金国版图。

      

      始祖来的时间就掐在了1126年和1127年这一时期。此时间段是以“避兵”作为依据,金国对宋用兵就在此时间段攻陷青州。

      

      假设给始祖起个名子叫公蕃,公蕃来到上东门是避金兵,从三百里以外的南边沂州府西南义沟村而来。他独身来到上东门,是寄人篱下;一个青少年在兵荒马乱时期,包家是凭什么看重他,把女儿嫁给一个孤身来此的外乡人?

      

      这个公蕃为什么不敢在谱碑上写刻上公蕃二字,怕的什么?看来始祖不敢留名,二世祖也不敢留名其中必有玄机。想来若是始祖公蕃是文才之秀,蒙阴旧县志曾有记载为宋时“真儒”那他能上县志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名士。

      

      此处宋时“真儒”也就是一个真正遵循儒家思想品行的文士,就像程颐、程颢、朱熹那样的儒家理学家那样的文人。在学业上有一定的造诣,其年龄也得在三十五岁以上,才能被社会所认可,绝不会是一个少年毛孩子。即使是公蕃在上东门时年龄二三十岁,耕读其时,也不会留下宋时“真儒”之名,因为不长时间北宋就亡了,上东门成了金国领土,他还能称宋之“真儒”吗?公蕃此人只能说是北宋时期人,年代远在宣和年间以前。

      

      宋时,也就是北宋未亡,在靖康之前的时期,青州未曾失陷金国,蒙阴县野店上东门还在宋朝版图内,还是大宋朝辖区。此时的公氏始祖只有十几岁的少年,怎么会名留后世成了“真儒”,客观分析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从公家臣墓志铭碑文;还是从公鼐《问次斋稿·训子》都明明记载着宋宣和年间,迁徙蒙阴。

      

      真正的公蕃不但敢留名,还著书传世,有《定园集》,看来他不怕什么,根本就没有什么顾忌。这样一个很爱留名后世的人为何却不在碑谱留名呢?在此值得后人质疑,若没有“靖康”之变,公蕃充当东蒙公氏始祖还不好分辨,只因有了“靖康”之变,是北宋和南宋的分界线,才把公蕃从东蒙公氏一族分割开来,由此我的结论是公蕃他不是东蒙公氏的始祖。

      

      在书籍上的人物文献资料,在年代和朝代记载时都是标记清楚的,在宋朝的人物资料都是记载南宋或者北宋;若是只有宋代标记,没有标记南和北字,此人物是指北宋,因为南宋变后,人物标记皆是标记南宋二字在前。公蕃应是北宋时期人物,他的时期比宣和时期要远,和东蒙公氏家族没有一丝瓜葛;因为公鼐祖在考查本姓来源时,并没有提到公蕃这位文才隽秀,而且他还有《定园集》传世。按说公鼐祖不会不知道公蕃吧?既是知道而未提到公蕃,那就是同为公姓,并不是公鼐祖的源祖。例如:三国时期,四川益州有刘璋,后来刘备也去了四川益州;假设四川益州刘璋的后人到了现在也搞不清是刘备的子孙或者是刘璋的子孙了,年代久远了失考,有人提出观点(但是,没有实据)说四川的刘姓他们都是刘备的子孙,这种说法也太笼统了吧?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不会的,这得需要实证。家族脉源需要的是实证,不是小说可以牵强附会,任意夸张,虚构编造。

      

      若是南宋时期的公蕃,那就绝对更不是东蒙公氏的始祖了,因为自1128年正月后青州失陷,蒙阴县野店上东门这一区域已经归并了金国版图辖区,在历史上是不把此区域称宋了,而是称为金。此时东蒙公氏始祖也早已在“靖康”1126年就扎根金国辖区蒙阴野店上东门了。

      

      碑文有两个字“全宋”或者是“金宋”里边含有重大意义。若是全宋的话,那就是靖康年号之前从沂州府迁来;若是金宋那就是靖康以后从沂州府迁来。

      

      全宋时期“靖康”之前“宣和”年间,若是在1126年之前迁来,则和传说故事避兵不符合。

      

      金宋时期是指“宣和、靖康”时期,北宋亡后,青州在宋军和金军争战之期内,1127年避兵迁来。

      

      公家臣祖的碑文“全宋”二字,是“全宋”呢还是“金宋”?这个还要考证碑文。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古月执忆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离婚之后还有必要争吵吗 下一篇:弓和箭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