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 管理
    作者:窦礼胜 发表时间:2018-09-26 10:41:41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民间文学的文本时刻处在变化中。民间文学的文本有口语文本,文字文本和仪式文本。语言是文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口头语言更是如此,民间文学在传播的过程中,从讲述者——接受者到下一个讲述者——接受者之间会经过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表述;民间文学在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上的变化也是常见的。对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作者做了很好的论述,值得一看。

    摘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使得民间文学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之中。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产生变异性的原因,对待态度,功能认识等很值得研究。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得以不断丰富,影响甚大。

     在我国文学园地中有一支奇葩—民间文学,它源远流长,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在文学领域中大放异彩。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这个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一些民间故事在同一地区,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流传时,就出现了大同小异的现象,这种现象即叫做“变异性”。本文对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作一些论述。

    一:产生变异性的原因、

    1,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主要是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的不同,会使作品有显著的差异,造成作品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是形成民间文学作品变异性特征的客观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一代传一代,使口头文学增添了新的生活色彩,在内容上往往发生重大变化。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环境就成为促使作品内容变化的因素。特别是散文故事,在甲地就不一定和乙地讲的一样。甚至会使得民间文学作品的面目全飞。各民族之间民间文学的接受影响﹐大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为基础﹐对它进行选择﹑取舍和改造﹑加工的。他们尽力使它民族化。这是民族间文化交流影响的自然法则。它与那些强迫接受的文化政策的作用是不同的。汉族的民间文学﹐与各民族民间文学交错著﹑联接著。尽管彼此都有独有的基本部分﹐但大都有接受影响﹐形成彼此民族间的共同色彩的部分﹐特别是那些民族间接触较早或居住交错﹑比邻的民族所产生影响或承受影响的痕迹更为显著。例如汉民族的一些著名故事﹐如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山伯与英台故事等都相当广泛地被吸收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宝库中。汉族民歌中的某些常见的形式如四句头山歌等﹐也为一些兄弟民族所采用。

    2,在于民间文学的存活方式是口传心记,没有固定的文字形式,它所经过的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再创作者,这使作品必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语言是文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口头语言更是如此,民间文学在传播的过程中,从讲述者——接受者到下一个讲述者——接受者之间会经过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表述;民间文学在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上的变化也是常见的。另外由于民间文学很多都是口传心授的,所以传承者的心理机制也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在因素,因为人的遗忘,所以要对文本进行补充,这其中带着传承者的主观性,不同的传承者,或者相同的传承者在不同的外部环境,心理环境状态下会讲述不同的文本。

    二,民间文学变异的所持态度、

     在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变异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然流动。研究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对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民间文学是靠口头创作和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间文学作品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变异实际是民间文学机能的自身调试,也是民间文学的生命力所在。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很正常的,没有变异的民间文学是不存在的。对于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笔者认为,我们的态度仍然是去其糟粕、吸其精华,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同时注意祛除其消极的一些因素。正确看待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宣传、保护民间文学,发扬和继承民间文化优良传统。

    随着原生态民间文学日趋衰落,再生态民间文学蓬勃崛起。书籍、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影视、录音、录像等电子媒介,在取代传统民间文学。这些再生态民间故事以信息传递数量大、速度快、接受者众多等特征,对人们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民间文学决不会消失。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普通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在中﹑苏等国的广大民众中间﹐除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外﹐还不断有新的民间文学﹐即革命传说﹑新笑话﹑新民歌及新谚语等的产生和流传。再从历史的往事看﹐过去那些能使用文字的上层社会的文人学者﹐在他们的书面著述之外﹐也仍然在口头上产生和传播着那些轶事﹑笑话和品评人物的韵语﹐如《世说新语》里的某些故事和唐人笔记里关于某些名人的笑谈﹐都是这种例子。

    三,民间文学变异性的作用、

    过去劳动人民所创作的无量数的口头文学作品﹐起着辅助人民的现实生活﹐哺养他们的精神活动等社会作用。到了现代﹐他们又在社会和本身生活的要求下﹐创造了新的民歌和新的传说﹑笑话﹐它们更广泛﹑更直接地配合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舆论﹐起着帮助改革社会和推进生活的作用﹐在当前﹐那些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一方面仍然以口头的方式在广大民间流传著﹐继续起着各种效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界的重视﹐对它广泛地进行采集(也包括那些新的作品在内)﹐经过选择和整理﹐送还到广大人民中间去﹐使它能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发挥新的作用。

    以上是本人对民间文学的一些认识,不足之处,请老师,学员原谅,并期待改正,如若如此,无尚高兴。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刘金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 谈谈京剧的艺术价值 下一篇:追求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