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诗与歌咏
管理
作者:平时 发表时间:2024-01-05 20:11:49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对于诗歌的发展和历史,本文作者进行了详尽的解说。这是一章具有深刻意义的史料性质很强的作品。 |
古老的诗词与歌赋,其历史源流从乐府民歌演变而来,最后产生音节和具有一定格律的五言与七言以及杂言。在其形成过程中,歌是其结构的主要特点,其创作背景大约与作者所处的场景有关;并在其使用与传承中逐步逐步地增加其内容与内涵,并在不同的时代,因创作者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理解与看法。最终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结构严谨,以及平仄有致的古体诗与近体诗。
文学创作中,诗歌创作的春天应该得益于新中国的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因为扫除文盲运动,看书看报的人逐渐增多,文化作品有了欣赏者,文学作品从此走进了大众视野,再也不仅仅只是文化圈子里供小范围品尝的那样具有神秘感。 诗与歌咏的界限:诗与歌的界限究竟在哪里,生活中有的诗被唱成了歌,叫做歌咏。有的诗打上了诗歌的牌子,无论如何也唱不成歌。比如古诗中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之所以会成为千古绝唱,大约与这首诗里既有浓浓的送别成分,也有着歌咏的基调,还有着让人看一遍就想唱出来的意境,使其成为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送别诗。与其他送别诗不同的是这首诗的场景与别绪,基本上都以诗语的形式存在,没有过多地渲染情感的成分;就如同听到王维在催促朋友时候不早了,你赶紧喝了这一杯酒,恐怕西出阳关以后,再找不到我这样的朋友了。这首诗写成之后,通过古代诗人们的咏和对唱,(谱了曲子歌咏)从而被社会接受,并编入乐府,成了送行洒别的必备节目。同时,这首诗歌不仅在诗人之中传诵,也在乐坊歌舞以及官府饮宴中传唱,从唐王朝一直唱到两宋。后来明朝歌者将其重谱新曲,使之成为现在人们可以欣赏到的《阳关三叠》之“十大古琴曲”之一。 可见,诗歌的前身,原本就为入歌而作。好诗谱好曲,依然具有诗意,其寓意与意象可以给实生活以指引,唱的是心声,听的也可以是人生艰辛,也可能是人生长情。随着社会进步,文化普及率的提高,写诗歌与欣赏诗歌的人逐渐增多,也就是说受众群体的壮大,是促进诗歌发展真正的动力。不论创作者文化程度高低,只要你悟性好,阅读的范围广泛,一般人也能写出来上乘之作。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认知范围,一直被一些创作者弄混淆了。其实古体诗一般指的是唐以前的诗歌;唐朝以后的格律诗,就是近体诗。这两种诗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古体诗并不需要严格的格式与韵律。近体诗,则需要按照唐以后的格律成诗。 前者古体诗:句式结构具有的随意性,包括四言诗,五言诗,以及后来的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诗,当然一句四个字前后对称,五言是前两个字名词组,后三个字为动词组,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七言与杂言莫不如此。诗歌句子的结构,依旧遵循言必先名词,次及动词,又次及助词的语法延用。 后者近体诗,就是人们现在仿写的格律诗。因为后代人需要遵循古代人的格律诗规范,一向就被称之为仿写。唐代以后,人们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创作出来一些定型的五言与七言诗歌,被称之为近体诗。所以近体诗通常就只有五言与七言两类诗歌体裁。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诗歌体裁。人们所熟悉的楚辞,乐府诗;以及“歌与歌行”,“引”,“曲”,“吟”(注①)等古诗题材的诗歌同属古体诗。 两种诗歌体裁的区别: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工整,可以自由押韵,意思是能押韵则押韵,句子结构不能押韵的则不押韵。从音韵节奏上来看,古体诗的音韵节奏上押韵都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从表现手法上看,古体诗除了多使用比兴外,还一般会采用排比铺陈,以达到叙事曲折淋漓的效果。并且常于用对话的形式和细节来描写或刻划人物,塑造形象。从叙事手法上来看,“歌”和“行”多数篇幅比较长,且多以叙事为主体;“吟”和“引”多数为篇幅短的抒情文字。从情感方面来看,“歌”有点像现代散文随笔一样的放达,且篇幅语言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行”多重记事,而“吟”多为慷慨激昂,或蕴含着义愤填膺的成分。
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与古体诗相对,又被称之为今体诗。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1、押韵: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2、平仄:汉语字调的平声和仄声,来源于歌咏与乐曲的对应,有过一边弹琴一边歌咏的人都知道某一个发音如果不合乐,不然就不合乐器的律,就会跑调,“乱弹琴”一词由此而来。3、对仗:要求有严格的对偶。格律诗的形式与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的平仄,唐朝时其实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的格律规范。还是因为格律诗最早是服务于歌乐,乐器不同,平仄与押韵的方式可以变通。我们把李白的《赠汪伦》与张继的《枫桥夜泊》放进现代人设置的网络平仄与押韵的检测器里面,竟然发现古老的名诗竟然还过不了现代人的关。可见近体诗经过一代代人的刻意模仿,已经变成诗歌的教条主义。综观文化历史,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其严谨结构与字数,以及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句数都有一定的限制。曾记得我们读书时写格律诗,首先就是背诵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等合乎某种格律诗的要求。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其实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格律诗要求,因为需要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所以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与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以及四行诗,还有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等,也都有着服从于一部分掌握文化权秉的人们的喜好,所以类似的讲究与韵律的过程,即使西方诗歌也有一部分格律要求;只是并没有我们现在流行的近体诗中所要求的格律那么严格。 诗歌的历史沿革:我们现在延用的韵律,并不源自于唐朝,而是来源于南朝齐永明(483-493)年间出现的一种讲求平仄,音韵的新诗体。以至于从那时候起所有的诗歌创作者都要注意音调和谐,这样的原因就是歌乐的盛行,与达官贵人醉生梦死,普通人花天酒地所致;于是“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也是这种新诗体格律的开端。这一些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464年左右-499年)。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也成为了格律诗的定型期。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大约留下了近五万首独具风格的诗,最名诗人大约就只有五至六十位。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年-676年);杨炯(650年-693年);卢照邻(637年-689年);以及骆宾王(646年-684年)。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四杰”之后,陈子昂(661年-702年)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延续“汉魏风骨”。他所创作的《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明清时期的近体诗,逐渐地让位于小说戏曲为代表的通俗文学。但因明清两朝的时间跨度较大,也先后涌现出许多诗歌流派,诗词歌赋的数量也很多,比较有名的诗歌大约就有600多首。明清比较能被人记得住的比如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郑板桥,袁枚,纳兰性德,曹雪芹,顾炎武,纪晓岚,黄景仁,龚自珍等等。当然明清诗人还有很多,因篇幅限制,就不一样罗列了。只是明清时代已不再重视古体诗与近体诗,所以能与唐宋近体诗写作的鼎盛时期相媲美的杰出作品和著名诗人就属于凤毛麟角了。
近体诗其形成脉络:近体诗是在南朝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四声八病”(注④)和“永明声律论”(注⑤)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并逐渐地将其整理修改,就出现了更为简便“粘对律”(注⑥)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注⑦)。
历史上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全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即一联的对句要与出句相对,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要相粘,并把这个规律贯穿全篇。后来经沈全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把这种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调。
注①,乐府;“歌”“歌行”“引”“曲”“吟”。乐府,一般指汉乐府以后,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其实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例如:“昼作不辍手,猛烛继望舒。”其实“歌”“歌行”“引”“曲”“吟”都是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行”,“吟”、“引”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音节和格律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注②,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一般指建安至魏初,即公元196-220年。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所言:"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慷慨而多气也。 注③,现代汉语与文言文最主要的区别是你翻译一个句子,文言文短,而现代汉语长。而最本质的区别是里面的活用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另外还有文言句式都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大相径庭。文言文中虚词(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这些在在用文言文撰写时很常见,每一个字都可以单独使用,而现代汉语除非必要,一般尽量不用,或者用得较少,即使用也是组词语使用。比如“何”字,现代汉语一般会组成“为何”,“何必”,“缘何”,或者有人组成“若何”做助词。文言文:1、凭什么。例子:子何恃而往?意思是:您凭借着什么去呢?2、怎么样。例子:如太行、王屋何?意思是: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3、哪里。例子: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意思是: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而实质却像破絮呢? 注④,是齐梁时期发现并运用于诗歌创作的声律要求。四声:魏晋以来,中国声韵学受印度梵音学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齐代,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沈约、谢脁、王融等"竟陵八友"日相联句赠答,探讨诗艺。周颙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始创《四声切韵》。四声是声律论提出的前提和基础。 注⑤,“永明体”,就是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新诗体。 注⑥,粘,就是相同的意思。格律诗的粘,也就是平声粘平声、仄声粘仄声。诗律中有这样的要求:绝句的第三句和第二句,律诗的第三句和第二句、第五句和第四句、第七句和第六句,在除句末外的节奏落脚点上,字音的平仄要基本相同。对,就是相对、不同的意思。格律诗的对,也就是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诗律要求绝句的第二句和第一句、第四句和第三句,律诗第二句和第一句、第四句和第三句、第六句和第五句、第八句和第七句,在除句末外的节奏落脚点上,字音的平仄要基本相对。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花 | 下一篇:文化传承的前世今生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乡之念阅22次
袅袅炊烟,乡村记忆的..阅11次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43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9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56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63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77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78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