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推窗但闻百花香 ——读梁晓声先生的《思想的盛宴》
  • 管理
    作者:梦影含心 发表时间:2014-01-07 21:47:5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文学是人类精神食粮,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可以润泽人心,一个写作者应有什么样的文学情怀,梁晓声先生做了最好的诠释。从梁晓声先生《思想的盛宴》里读到了一个作家的风采,他笔下的文学观点和人生感悟耐人寻味。文章从小说的细节入手,对其做了比较清晰的解读和阐述,感悟深刻,行文自然流畅,读来受益匪浅。

        确切的说是一首《心中的太阳》让我知晓了梁晓声这个名字。于是,梁晓声的名字便和粗犷苍凉的歌声一起在我的记忆里留痕。至今回想起《雪城》里主人公姚玉慧、徐淑芳等知青为命运悲苦交织的情节,也禁不住的哼上一句“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哪一个更圆,哪一个更亮……”
        我没有读过梁晓声先生的小说,只因我喜欢诗词与散文胜过喜欢小说。换句话说,我没有毅力去读完小说里的黑与白,是与非。小说里各色主人公的各种命运虽让人反观现实,思索人生,但于我而言,我找不到那种“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况味,寻不见那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闲适,亦觅不到那种“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的自在。这或是我至今都偏爱诗词与散文的原因之一。
        现在想来,这就是为什么梁晓声先生的名字依稀在我的记忆里熟悉又陌生的原因吧。
        虽偏爱诗词与散文,却一直佩服写小说的人,尤其是写出吸引无数读者的小说大师。那横撇竖捺叠加成的人生百态与百味人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足见小说的魅力也更见作者的妙笔精湛。而梁晓声先生已经创作了上千万字的作品。单从如此巨大的创作量已让我佩服梁晓声先生的如缘之笔,更别说他的小说被译成多国语言,我只能佩服加五体投地了。
        然,对梁晓声先生的佩服只是我对他写作成就上的认识。而让我对他心生敬意的是我在某个周末读他写的《思想的盛宴》。
       《思想的盛宴》让我有一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欣喜。文字里有对文学独到的见解,有对人生精辟的论述,有对学子的孜孜教导与真诚关怀。用他的话说“此书只不过是一个从事写作多年的人汇集了自己一点见解和体会的浅白之书。”我却从他的“浅白之书”中读到了一个作家的傲骨与柔情。他关注民瘼,爱惜学子。心中有百姓,笔中含真情。如果一个作家没有深厚的学养,没有对国家对社会的忧患意识,没有一颗寂寞的写作心是不会高屋建瓴创造如此脉络清晰,文笔精妙的文字的。
        一直认为,作家高超的写作能力是他们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结果,其实不然,一个作家学养深厚是必然条件,但是如果只有学识没有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并与之相连的深刻思想,没有一颗大爱的心,那么只囿于文字里的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是微弱的。一个有良知的作家,会将文学视为亲人,甚至高于亲人,用诚挚的性情伴其一生,并在歌咏真善美的同时针砭时弊,月旦社会。正如梁晓声先生所言“没有社会认识价值的文学价值难以抵得上一具雕塑或一幅绘画的美学价值,没有美学价值的文学价值难以被人类承认。”(《思想的盛宴·创作与思考》)
        文学是人学。写作离不开身边的人和事。但仅限于身边的人和事,没有“一览众山小”的眼光与气势,没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创意与创新也是枉然。那样的作品会被岁月的尘埃掩没。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就应把眼光放高些看远些,要有文学的大情怀,才不枉和文字爱一场,才不枉先贤创造的文字。
       “文学的大情怀乃是一种超越自身处境,超越亲情范围的大感情。这需要望得远些,再远些,需要一双关注众生的眼,需要一颗富有同情的心。这不必站在高处像上帝或佛一样来俯视,只要看到了而不漠视,并且能设身处地来换位思考就是了。” (《思想的盛宴·关于情感教育》 )
       文学是人类精神之药,可以润泽人心。一个写作者应有什么样的文学情怀,梁晓声先生的这段话就是最好的诠释。我从梁晓声先生《思想的盛宴》里窥见了一个中国作家的风采。他笔下的文学观点和人生感悟耐人寻泽。他耐心地对学子的文字作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值得我和更多的人反复品味与思考。 
       “写作之人,当耳听八方事,眼观普世人。并且,还要善于也将自己置于众生相中。对于世相,有时写作之人当站得高些;有时写作之人当趋近前去;有时写作之人,当取一种低姿态观察和睽注;更有时,写作之人当与笔下人物发生情感的互动……”(《思想的盛宴·致学子“信评”(4)》)
       这段文字非常精辟,字字珠玑。给我还有读者该如何状眼前物,抒尘世情,表人间味一个启示。
      《思想的盛宴》犹如翩翩粉蝶,吸引我推开窗棂,不仅看到了别样风景,也闻到了百花香。让我觉得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终是浅薄。从《思想的盛宴》可以看到梁晓声先生小说以外的独特人格魅力与文字艺术。
                                                                
    (2012年12月26日夜)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小旭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浅评《苦果难偿》 下一篇:敢问路在何方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故乡的树阅169次
    夏天的回忆阅2180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1822次浏览

    热门作品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5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