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酸甜苦辣文字香 ——读《心雨如酥》
  • 管理
    作者:梦影含心 发表时间:2014-01-21 12:46:1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心雨如酥,情景交融,心语柔和,情与韵细腻,有声有色的细雨点缀心雨,渐沥着绵绵思绪。文章明晰到位,颇有自我见解。文字感情,更多的是对内容的讲述与感悟……

         当手中捧着卓三先生的《心雨如酥》,心中的欢喜就如这书名一般甜润。

         赏博文与读书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喜欢后者。前者受电流,宽带的限制,后者无需顾忌别的,一册书卷在手,任尔东西南北风,只需在文字里静静流连,享受时光的静好。卓三先生的博文令我啧啧赞叹,有些文字不止看了一遍,但是,当读着由沁着墨香的白纸黑字组成的《心雨如酥》,我还是依然喜欢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心雨如酥》就是这样一本有着深厚意蕴的书籍。犹如一位穿着长衫的长者在月下与孩童娓娓交谈,那些叙述着的人和事,古与今,甜与苦都在月下沉淀,沁香……这就是文字飘香的魅力吧。
        一本好书胜过万两黄金!《心雨如酥》最美丽之处在于:
        一.卓三先生笔下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融进了他主观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他的精神气质。他用悠悠情怀温润笔端,把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从含情带笑的景色中带出。他用脉脉心语润泽笔墨,记录着他与有着厚重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的谈话,聆听历史的叹息与忧伤。他能从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中窥得无穷妙境。如此,我便能从他的笔下领略各色风情。
       “我站在阿拉伯那些馆前,油然产生这样的联想:水,空气,阳光是地球生命的上帝,太阳的核裂变一旦结束,地球将万劫不复,大气层一旦消失,地球将万劫不复,水一旦干涸,地球将万劫不复,但是,“三位一体”的“上帝”,为什么最钟爱水,让生命在柔弱的海水里诞生?人体一旦脱水,会是怎样的结局啊!”(《心雨如酥·世界水博园》
        越品味就越能感受到这些字里行间蕴蓄的感情是那样的炽热,深沉,厚重。从卓三先生的思绪里我窥见了他的忧患意识,窥见了他对人间,对世界万物的挚爱。对世界失去了爱的人,是看不见更是写不出这种关切之情,忧虑之绪的精神风貌的。
        “一万年以后,我不知道,那时如果还有小学,中学的,历史教本该怎么写,推翻帝制的孙中山先生,在课本里能有几个字来叙述。我和历史系的同学开玩笑地说,不讲帝号,只讲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朝历代皇帝的名字,看谁说得多。我记得,最多只记得39位!于是我想,茶博园中有尊清朝乾隆皇帝的浮雕像,还有他在朝时写的诗,……多亏茶文化工作者,把它挖掘出来,不然真不知有几个人会去欣赏。”(《心雨如酥·凝固的心停泊在春岸》)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卓先生的文字里藏着深深的忧虑,这种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民族的崛起靠的是智慧的力量。难道就让历史的风云掩埋丰厚的精神财富,让灿烂的古国文明消逝在岁月的烟波里,让曾经繁华的世界隐退在时光的季节里。拳拳之心悠然可见。
        二.卓三先生纸上的文学语言朴素凝练,深婉蕴藉。他用精练的文学语言将情感、意绪在情与景中深入浅出的表达。创造出一种情、理、景相结合并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蓄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无论写人、状物、描景都能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熔于一炉。
        文字入眼,时而优美和谐,时而如诗如画,时而情意绵绵,酸甜味,苦辣味,幽默味一应俱全。我从他疏放的笔致里感觉到了亲切、有情味。艺术感染力的魅力让我不得不折服。
        美国大诗人佛罗斯特说过“一首完美的诗,应该是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又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卓三先生的文字便是这样把情思与诗意结合,用饱含情趣的语言抒写心中感悟,以情深意挚的诗意浓缩世事冷暖。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三.卓三先生心中的文化底蕴浓郁,学养深厚。他的篇章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他将自己的精神境界不仅融入到大自然广袤、渺远、博大的世界中,而且也融入到历史悠久,厚重的文化里,读着这样的篇章不能不去思索和品味人生哲理,思想情味。
        《抱住了吗?》有“抱”字的深刻含义,《走在上海两河交汇的街上》有历史的痛痕,《瘦西湖集句楹联感录》有西湖美景和楹联的美妙,《林间道上》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卓三先生的篇章包含的海量信息,历史知识犹如一席丰盛的知识盛宴,让我大快朵颐。他旁征博引,纵古论今,读着这样知性十足的文字,是不容易产生审美厌倦的。卓三先生的才华与情怀令我赞佩。正如沃尔特·本雅明曾对知识份子有过的一语形象描述:“眼镜架在鼻子上,秋天装在心里。”
        闲暇之余强赋诗,虽语拙词穷也想把对《心雨如酥》的感触嵌入笔墨,拼成一段岁月音符,也算是对先生的敬意与感谢吧,我想,卓三先生是会莞尔一笑的。
        好书不怕千回读!愿卓三先生笔健双丰!

             2012年7月22日完稿

        卓三,实名谢德鍭。福建省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著有《女诗人薛涛和她的诗》(专论)、《长江行》(诗歌)、《薛涛诗今译》、《旅思飘絮》(随笔)、《风中玫瑰》(散文)、《卓三翻译诗》、《江村金钟鸣》(人物传记)、《心雨如酥》(随笔)等。《大武夷览胜》和《大武夷百位历史名人》副主编(执笔)。《当代闽北诗联荟萃》、《武夷竹韵》和《闽北千家诗》副主编。另有散文、小说、文论、英美诗中译等见于海内外报刊.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小旭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月色下的花朵——读伴云来《中秋夜》 下一篇:浅评《苦果难偿》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下课阅2585次
    门楣与台阶阅4736次
    夏日大东北阅4777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6415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悼念堂哥2019-04-0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9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0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3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