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从网络文友的交往想起(杂文随笔)
  • 管理
    作者:潇男 发表时间:2014-08-15 15:24:46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以文会友成了时下盛行的交友方式,从“文人相轻”转化为“文人相亲”。作家刘墉在他的《离合悲欢总是缘》里,这样来解释文友:“跟三毛不算深交,却称得上知心的文友。确实难得见面,碰上也少长聊,倒是籍着一枝笔,互通消息。消息中更重要的是情怀,情怀最动人的是同情,这同情非怜悯,倒有些同病的体贴与会心。往往是在彼此的作品中,发现自已的影子,或对方道出了自己不吐不快的东西,便欣然击掌,向那人叫一声好。”可以说,文友是精神的一种交融,《从网络文友的交往想起》就开门见山,从文友这个范畴铺陈开来。文章通篇立意鲜明,结构严谨,论述性强,堪称传递正能量的上乘之作。作者根据文友接触时间长短、了解程度深浅、相知相慕高低,把文友概括为“知音”、“知心”、“知己”三个等级,从“伯牙鼓琴子期知音”谈到李白杜甫相知相惜“宿命”的相遇,更用自己亲历的例子,鲜亮而有力地论证了文友相交的论点,小编在感动之余,不免概叹: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而网络文学作为“以文会友”的平台,作者又把“知音”、“知心”这样的“亲密”状态划分为五大类,更引用两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详实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友之间的交往和情谊应是光明磊落的、纯洁无暇的,是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锦上添花的,旨在引导广大文友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无论何时何地,为人处世就讲一个心安理得!作者笔力浑厚,论述详尽,读来受益匪浅。荐读分享,问候作者!

    所谓“文友”,顾名思义,就是因文学而结识的“朋友”。有诗语云:“古人常恨知己少,只缘难觅赋骚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囿于政治、地域、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局限,人们要找到真正灵犀相通、意趣相投的“知音”,谈何容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网络覆天盖地,网络文学蓬勃兴起。“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句古语更兑现到极致。它使文人“如鱼得水”,大有“用武之地”。  

    网络文学创作园地,是文学的“江湖”,是知识的“海洋”,是友谊的“金桥”。它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以“以文会友”为目的,为祖国的锦绣山河而添彩,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讴歌。它既没有“金钱地位”之诱惑,亦没有“沽名钓誉”之垂涎,唯一目的就是锤炼文学,陶怡情操。

    网络文学创作园地,应该是和传统文学靠拢,是“弘扬纯文学”的一块“圣地”,也是文人“修身养性”的“殿堂”。笔者以为:进入网络的人大体有三种:

    一是喜欢文学写作的作者,他们的目的是来发表自己的作品,汲取文学营养,提高写作技巧,取得编辑和读者的认可。其中不少优秀作者经过锻炼,本身又任了编辑。

    二是有一定文学造诣的名人、作家,他们把网络作为“亮剑”的更大平台,使自己的纯文学作品带进网络,更加接地气和面向网络群众。另外,作协也有有关作家入网扩大文学效应、培养文学新人的要求。

    三是爱好文学的广大读者,他们把阅读优秀作品作为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粮,乐在其中。作者、编辑、读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他们统称为“文友”。

     网络平台为文友架起友谊的“金桥”,大家以文结缘,以网站为家,互为“良师益友”,是一个“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共同体。网络作者根据接触时间长短、了解程度深浅、相知相慕高低,笔者认为又可分为“知音”、“知心”、“知己”三个等级。

    如何对待“文友”之间的友谊,古代文人为我们作出了光辉榜样。《列子·汤问》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而且善听者深得堂奥,能从琴声中知其表达的志趣与内涵,这就十分难得了。由解琴、解音而推衍为解人、解心,这就是“知音”一词的双关含义。同时,“高山流水”也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李白与杜甫的友谊,却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是唐代两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两个伟大的文学家,洛阳相会使他们产生了亲如兄弟般的友谊,二人互相寄赠的诗篇,至今仍广为流传。

    李、杜互相写的赠寄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他还写下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诗,盼望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杜甫时常挂念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他被贬逐以后的安全:“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些诗句对李白遭诬受害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对杜甫非常敬重。他曾写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由于杜甫不在身边同游,“齐歌”引不起李白的感情,“鲁酒”也提不起酒兴,思友之情就象永不停息的汶河水。可见李白、杜甫友谊之深,他们是“知己”的典范。

    当今,在文学的“海洋里”,在网络的“江湖中”,“知音”、“知己”亦屡见不鲜。在茫茫人海里,在漫漫生涯中,以文为媒,我也遇到了自己的“知音”和“知己”。  古人的友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由此我又想到了我和自己的连襟鲁明,同是大学中文系毕业,同样追求文学真谛,成为吟歌赋诗的知音。下面几首对诗,就是两人网上鸿雁来往的部分印记:

    潇男:人生知音不难觅,不在天涯在家里。昔有伯牙钟子期,今有连襟两兄弟。

    鲁明:读君大作泪沾巾,何必天涯觅知音。真亲真情真兄弟,兄弟亲情似海深。

    潇男:京沪千里并非遥,知音不宣心相照。珠联璧合奏佳句,和诗赋词共风骚。

    亲情无限世罕见,友情无极价更高。人道旭日美如画,我说夕阳更妖娆。 

    鲁明:高山流水识至交,京沪千里路不遥。夕阳无限霞光照,亲情友情世间少。

    我和中国作家沁香一瓣,不仅在文学上是一对“知己朋友”,还在人生征途上成为“莫逆之交”。在文学创作上互相切磋,网络徜徉中同进同出,生活学习上相互关心,旅游采风时形影不离。不仅两人共撰诗文、同秀长篇,还共同编著文学作品集。我的一首诗歌道出了两人的共同心声:

    茫茫世界人济济,你我有缘做兄弟。情趣相投心相映,君子之交重情义。 

    志同道合人生路,悲欢离合同忧喜。岁迈春夏和秋冬,莫逆之交立天地。

    钢笔画家李耀东,不仅是我的校友,更是知心的文友。李耀东不仅钢笔画一花独放,而且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都写得漂亮。在岗时,我们两人“珠联璧合”地组织过多次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上海很多文人雅士都到过我们单位。他的钢笔画是全国“一绝”,其长8.5米、宽0.5米的画卷《中华神韵》,内含中华名胜古迹318处,被评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华诞之际,我俩联袂出版了《闪光的轨迹》诗画集,向党的生日献礼。他同时也是沁香文学上的好朋友,正当我们三人策划合出一本《旅游诗画集》时,五十九岁的李耀东突然离世,使我们悲痛万分。为了表达我们的追思,我们分别在报纸上发表了纪念文章。他生前出版过三部画集,准备退休后再出文集。哪知天不饶人,突然“驾鹤西行”。为了实现他的遗愿,在他逝世周年之际,我和沁香一起为他整理编辑遗文,协助家属出版了他的个人文集,圆了他生前的梦。家人感激不尽,单位群众赞不绝口,都夸我们是“生死之交好朋友”。直到他忌日七周年之际,我还为他写了一首缅怀诗《天下谁人不识君》在网上发表,诗文是:

    中华出人杰/钢城育精英/谁人不识君/奇才李耀东/一口青岛腔/满面带春风/对人一团火/豪爽重友情/朋友遍天下/最爱是群众/政工称一流/文化是先锋/多才又多艺/手巧心又灵/琴棋书画诗/吹拉弹唱颂/样样都在行/艺术一脉通 /自幼爱美术/苦练素描功/卅年磨一剑/一举露峥嵘/钢笔山水画/炉火炼纯青/别具匠心格/独创李氏风/妙笔生锦绣,玉墨吐精灵/千姿寓一色/淡抹显神功/中华称一绝/专家皆称颂/建国五十年/爱国心潮涌/《中华神韵》卷/八米五有零/上下五千年/神州南北中/中华民族萃/三百多名胜/一揽在长卷/百世留芳名/画史开先河/硬笔列前名/载入基尼斯/世界之最称/堂堂山东汉/八面抖威风/建设创奇迹/艺术登高峰/举杯齐庆贺/棒哉李耀东/人难免祸福/天有阴和晴/晴天传霹雳/李君驾鹤行/亲人悲欲绝/朋友箭穿胸/人去精神在/艺术万古青/君离七周年/缅怀诗情涌/祈愿天堂好/讴歌祭英灵

    沁香一瓣的一个知心文友叫袁大令,是周庄的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们一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胜似弟兄,每年你来我往不断。哪知袁大令老师突患癌症离世,沁香悲痛至极。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写周庄,写袁大令。在袁大令逝世五周年之际,还邀我一起到周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友到袁大令老师墓上去祭奠。还把缅怀袁大令的祭文编辑成册,作为给老友的缅怀。    以上例子充分说明,“文人相轻”已成为历史,当今“文人相亲”成为现实。他们生时相敬相爱,死别后永不忘怀,不但“茶不凉”,还常常加温,这才是真正的友情。

    目前,网络文学如日中天,文友队伍日益庞大,大批文学爱好者聚集一堂,“以文会友”的平台,美文泉涌奔流,佳诗芬芳韵香,互相心仪,互相欣赏,潜移墨化中就生出不少“知音”、“知心”的文学朋友。纵观网络文坛,这种“亲密”文友,大概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也是大多数。找文学知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水平和提高文学修养,向“高人”学习写作技巧,从佳作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摆脱网络文学的单一性,朝纯文学方向发展,使自己的水平再上一层楼。这其中不乏向自己的“偶像”虔诚拜师的,有的虽然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但在他(她)的心目中已经锁定为老师。这些学生,尊敬师长,虚心好学,以老师为楷模,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这种良师益友间的真情应该大力提倡。

    第二种,也有个别“沽名钓誉”的。在网上遇到心仪的文学“偶像”,就倾尽全力追逐,企图“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旦在偶像帮助下文字水平有点进步,或在网站有了几个“加精”后,尾巴就翘到天上,昏昏其然,在没有掌握纯文学写作特点时,他们尾巴就翘起,并不知文学的道路艰辛苦远。更有甚者,还有“人没走茶就凉的”。起初,为了得到“高人”的调教,把心仪的偶像“奉若神仙”,用文字倾诉赞美有之,当在“老师”的点拨和具体帮助下自己有了长进,人和作品露了几许“峥嵘”,就把“老师”抛之九霄云外,更谈不上什么“感恩之心”。

    第三种,极个别人在文友中孕育了一种“模糊的友谊”。随着和自己心仪“偶像”交往的加深,就出现了“啼笑皆非”的事情。一方尽心尽力帮助,另一方则产生一种“说不清的感情”。从称“先生”到叫“老师”,进而昵称“亲亲哥”,一旦“偶像”再接触其他异性,就“大吃其醋”,认为对方是“花心”和“大逆不道”。此种人不谙友情之“真谛”,不明白友情是“博爱”而不是“专一”,更不是“专利”和“私有财产”。

    第四种,所谓的“红颜知己”。古往今来,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或者成功人士或者芸芸众生的帅哥酷男都梦寐以求一位红颜知己相伴,抑或就不乏红颜知己相伴。俗话说,千金易得知音难觅,能有一位红颜知己该是人生中多么惬意的事啊!但这是一门有风险的学问。  

    何谓“红颜知己”呢?经查其解释是:所谓红颜知已是一种在精神上高于妻子的“爱情”形式,一种不能生活在一起的思想“情人”,一种灵魂交流胜于肉体交流的精神伴侣。他们的“爱慕”是“伯拉图式”的。当然,红颜知己与你的精神境界一致,思想相投,灵魂交流,会给你带来一种思想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升华。但须知,所谓婚姻外的红颜知己也是很危险的关系,稍微再向前一步,就会失足出轨。我们对待红颜知己就像对待股市一样,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所谓:“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然而,在目前的网络文坛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红颜知己”现象。他们把文学园地当做倾吐“心迹”的平台,像少数民族男女“对情歌”那样,搞什么一对一或“三角、四角”对唱,互表“爱慕之心”,共诉“钟情之意”,幻想联翩,情意绵绵,成了“大众情人”的代言人。这种“走钢丝”的做法百害而无一利。要知道。自古以来爱情是“自私”的、“专一”的,爱情诗是自己与爱人之间敞开心扉、交流感情的“金桥”,这种特有的情感不能与其他任何人表述,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文友之间的感情是纯洁的、无私的、有“底线”的,必须认真把握好“度”。

    第五种,在网上寻找“生活伴侣”。这种人有的是初出茅庐的文友,有的是未婚的大龄青年,幻想通过网络交友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或“心中女神”。我们说这种想法不太合乎实际,因为网络是虚拟的,网友的名字也是虚构的,就是个人空间的人头像也有“真假美猴王”。我亲自听说的两个故事发人深思。

    有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走进网络文坛之后遇到一个“美女”编辑,这“美女”不但自己诗文写的漂亮,那人头像更是美若天仙。小伙子每次发文都由她编辑,按语中充满温馨的评论和鼓励,使他又感激又崇拜。由于小伙子的文笔不错,不久也成为这个文苑的一名编辑。这样和“美女”之间更是“近水楼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相思的爱情种子在他心里发芽。一年后,当他请总编姐姐为他“牵线搭桥”时,让总编大吃一惊,尽管她感到可笑,还是柔情地给他说:“小弟弟,不要轻信网上的头像照片,很多都是‘移花接木的’,你心仪的这位‘美女’编辑,已是有了孙子的‘奶奶’!”晴天霹雳的打击,让小伙子大病一场,在医院足足躺了两个多月,差点丢了性命。

    还有一个故事更是让人“啼笑皆非”。江南某省一位大龄女青年文友,想在网上找一个“白马王子”,突然遇到一个心仪的诗人男士。是他的一篇西湖游记散文诗让她倾心的。接着,她主动向这位男士展开了攻势,先是发飞笺表示青睐之意,后又要了男士的QQ信箱和手机号码,于是电讯“鸿雁”来往不断。她从聊天中得知对方是一位“造型师”,曾给不少明星做过发型。她又从对方QQ空间看到,这是一位梳着背头长发、身体魁梧、风流倜谠的艺术家男士,这让她很快陷入爱河,其魂牵梦萦达到“走火入魔”的的程度。不久,她就主动邀请男士见面,地点就选在“人间天堂”杭州的西湖。

    这天,风和日丽,湖水涟漪,两人在约定的西湖“断桥”见面时,“如胶似漆”地相拥在一起,引得游人纷纷回头观望。正当这对情人相挎沿堤漫步时,突然一阵狂风刮来,吹掉了男士的假发头套,王子露出了其“庐山真面目”,却原来是个像电灯泡一样光亮的秃子。女子羞辱难忍,掩面调头而遁,回家后趴在床上大哭一场。

    纵观古今,文海如烟,文人济济,友好关系由来已久。历代文人,皆是高雅之士,他们文化上有造诣,品德上有修养。他们“君子之交坦荡荡,高风亮节情高尚”,涌现了不少有口皆碑的楷模。当今的网络文坛,是弘扬纯文学的艺术殿堂,不受任何利益的驱使,没有任何烦恼惆怅,大家以切磋艺术为目的,以文会友为乐趣,所以,文友之间的交往和情谊亦应是光明磊落的、纯洁无暇的,是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锦上添花的。目前出现的一些个别状况,就像一条清澈潺潺的河流,前进中遇到泛起点泥沙,也是正常的。

    为文学,我们交友要学会心安理得……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端木青云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老年人也要自立 下一篇:感谢有你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56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74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