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返璞归真 全新视角
  • 管理
    作者:朗月 发表时间:2014-09-09 13:11:12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文艺创作如何打破模式一直是文艺工作者探讨的话题,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仍然没有打破。而电视连续剧《亮剑》则是一部优秀的代表作,使得李云龙这个主人公有血有肉,整个剧情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来。作者对这部连续剧很是赞赏,用《返璞归真 全新视角》做标题进行了分析,观点明确,分析到位,文笔通达,值得一读。荐赏分享,问好作者!

        倘若按照以往的传统思维定势和拍摄要求,此剧编导的构想和演员表现一定是离经叛道,势必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从演出效果来看,它从初上银屏直至赢得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在央视和地方卫视台热播,后成为被国家两部委推荐的新时期百部优秀影视作品之一;也就是说,这部《亮剑》获得了成功,而这部剧的成功,依笔者看来绝非偶然,它是众心仰慕的英雄已经步下神坛的标志,英雄一经走进了寻常百姓之间,显得那样明亮鲜活,亲切自然。

        首先,应该这样说,《亮剑》是新时期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佼佼之作,适逢奋进的时代,拥有崭新的生活,我们的军旅作者承载着“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而当前我们社会正处于多元化的转型时期,各类资讯媒体也在最大限度的迅捷传播着信息,而受众的教育程度和欣赏角度又有了较大变化,固有的“高大全”模式,规范性的夸张表现、千篇一律的作品结构很难再唤起观众的热情,纯严肃的文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亮剑》一剧应运而生,并初试锋芒;

        其二,《亮剑》在打破创作思维定势方面又有新的探索。改革开放后,文艺界迎来“第二个春天”的空前繁荣,涌现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小花》、《雷场相思树》等一批打动观众的影视剧,新世纪里又有《突出重围》、《士兵突击》、《激情燃烧的岁月》等闯入我们的收看视野,这里面 ,单从角色的塑造方面就凿破了“坚冰”,过去,英雄形象是那样完美,没有一点瑕疵,我们永远觉得他们是那样令人仰视;而以上新时期作品的英雄们成为了离百姓最近的人,他们优缺点并存,敢爱敢恨,也食人间烟火,和大众水乳交融,血肉相连;曾几何时,梁三喜、靳开来、童川、江曼、赵永生、许三多、石光荣等影视人物令我们欢欣,使我们感动;而《亮剑》更以特立独行的手法塑造了经典作品和角色,从艺术表现追求上较以前又有所提升,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亮剑》选材于抗日战争至建国初期十七年的历史,大家知道这段时期我党领导了波澜壮阔的全民族自卫救国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奠基时的抗美援朝以及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以前的影视作品此类题材比比皆是,所以,难免落入俗套;《亮剑》则独辟蹊径,从八路军一二九师某个独立团为切入点,以点带面;突出这个团和其他的新一、新二团默契配合,叙述其艰苦卓绝的火热战斗历程和生活故事。从而成为贯穿全剧的一条主线;同时,本着还原历史,尊重事实的严谨态度,新设了晋绥军三五八团这一线索,以此展开,一方面讲述了国民党正面抗战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以三五八团作为和八路军独立团明争暗斗的潜在对手,揭示了国共两党最后走向不可调和的矛盾斗争史;

        其三,值得一提的是,李云龙的塑造是《亮剑》的另一特色,他一出场就颠覆了往昔正面的形象,从言谈到举止,找不到从前影视剧里八路军团长的凛然气概;而且,屡次抗命,违纪降级;擅自指挥,调动部队;扣押孔捷团长,为妻、友报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但同时,他作战粗中有细,智勇双全,不按常规,依照战场变化,击坂垣师团、克山崎大队,迭挫强敌,战功卓著;因此,在全团深孚众望,有口皆碑,连学府出身的政委赵刚都从和他最初的水火不容到最后的肝胆相照,这不难看出其人格魅力所在;当然,随着建国后我军步入正规化、现代化轨道,李云龙从对军事院校的消极抵触到全面接受学历教育,期间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正如军院刘院长说的那样:“我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武装斗争,无论从武器装备、战术协同到后勤保障,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国防需要,朝鲜战争就是证明,落后就要挨打,不学习、不发展,行吗?”这掷地有声的话语穿越了时空,直到今天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纵观我军发展的历史,从无到有,由弱转强,走过了曲折的发展之路,同时拥有了灿若星辰、光耀千秋的一大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军事将领,他们大部分出身寒门,来自工农,是旧社会的阶级压迫把他们“逼上梁山”,抱着打破不平等的坚定信念,踏上争取自由解放的漫漫征途,“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其主要的作战原则;这从李云龙的身上便可以寻找到影子,所以,极其富有代表性和强烈的传奇色彩,也显露出了《亮剑》主创人员的颇具匠心;

        显而易见,电视剧《亮剑》的主题还是要彰显一种主流精神,就是“高手过招,力争主动,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的战斗意志;“我们这支队伍,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事实上,无论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后的朝鲜战争、中苏珍宝岛、中印边界之战,包括中越自卫反击战,“亮剑”精神已成为我们人民军队的军魂所在、力量的源泉和胜利保证。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耕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有思想的愤青”王朔 下一篇:悠悠笔,殷殷情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夏天的回忆阅1915次
    夏夜美感阅1961次
    下课阅7725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1559次浏览

    热门作品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4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