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五龙洞小记
  • 管理
    作者:梅一梵 发表时间:2014-09-16 12:50:00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作者的游记较详尽地介绍了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些景况和大致风貌,可以起到让读者了解欣赏这些景区的引导作用。五月,温暖,一个火红的季节,风里带着花香沁人心脾,在此之际,游览五龙洞,感受地域的美丽风光,体味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以及停留在这里的沧桑和底蕴,收获了愉悦的心情。作者对于景点的叙述清晰自然流畅,不枝不蔓,文字朴质,描写详细,字里行间足以见得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欣赏!期待着更多好作品!

        早在几年前,就听说老家略阳县,新开发了旅游景区五龙洞。

        后来慢慢知晓,五龙洞是陕西省汉中市近几年来最新开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

        此景区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略阳县城北部。山以“雄、奇、幽、秀”为特色,水以“澈冽,凉净,甘甜”为清灵。更重要的是,有古栈道、唐宋古寨遗址,以及成群分布的天然溶洞群堪称一绝。五龙洞虽然隐蔽在青山之中,但相对宽敞平坦的川坝甚多。据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民间纸业利用此地的青竹秀木,碾浆造纸。时至如今,还有一石碾盘存留在路边,以静默的方式述说亘古的历史。同时,此处还连接了陕南与陇南的茶马古道,延续了陕南氐羌民俗遗风。这么说起来,我们都属于羌族的后裔呢。

        第一次去五龙洞,正值五月。

        由汉中出发到略阳县城,历经一个半小时行程。再由略阳县城到五龙洞,行程一小时。一路上绿荫滴翠,槐花簇白;不见清溪流,只闻水声来。走走停停间,也曾向遇见的农人问路,也曾沿路下车,徜徉在山中的清幽里,忘乎所以。

        越往前走越是发现:这是一个未经现代化污染的羌族净地;这是一笼郁郁葱葱,影影绰绰的白云深处;这是一湾清溪绕村落,袅袅炊烟像谁家的宋词逸风;这是你来我去,此行山中愿,忘忧忧更幽的闲适,恬淡。

        初夏的山中,花溪明净,凉净风恬。似乎有薄薄的青雾笼罩在画册上,迟迟不肯晕染开来。在幽静的林间小径,在露珠滚动的樱草尖上,或是从忽然一啾的鸟鸣中,你才恍然惊觉。你是山中客,现在此山行,每一缕粘着花香的风,都会与你擦肩。每一处高耸的青峦,都汇聚了远方的清旷,许你清风半面,片心无云。而此情此景,你只需闭上眼睛,无需看;只需静在此处,无需移步。静成诗人眼中的一句词,只与美丽。静成花树上的一朵粉,只与蜜蜂打着滚儿采撷。静成鲜活的一枚嫩叶,让刚刚开眼的雏鸟噙着,任圆润的清露轻薄。而释怀忘忧,无你无我,便是留在此间最淡薄的深情。

        沿途经过蜿蜒绵长的山路,说是山路,我总是感叹它的平坦,阔净。而沿途的景色,也是葱茏透碧,清亮明媚。是我见过的最清幽,最舒适的景区路途。两旁的格桑花开的正艳,我可以随意把它们揽在怀中,化为其中的一凝绿。想开几朵开几朵,想开啥色开啥色,开与不开都由着我。途中很少遇见一个人,一辆车,一户人家。连鸟鸣都不是叽叽喳喳的喧闹。偶而的一声翠啾,就沾着青山的灵气与水韵。轻轻一蹬小脚,便落在红尘中。只等你微醉,入心。

        走进景区大门,映入眼前的是隐蔽在幽林四周的小竹屋,小茅舍。外观精巧别致,简洁朴素。大多都是搭建在离地面一段距离,靠近树腰的部位。颇有羌族风情的田园格调。现在已是五月初夏,城里的桃花早早都凋谢了,枝头已是迫不及待地挂上毛茸茸的青果。可眼前绿池边的一树桃花还在盛开。散落的粉红逸浮在水面,袅袅幽幽,不得寄托。我忽然想起春天里写下的几句小字:这一处的春花谢了,深处的春天刚刚到来。我就这样,依次往幽深里去。遇见的每一处,每一天,春色都正好接上茬。走累了,就索性坐在桃花流水的青石上,与时光握手言和。

        此时,看着桃花幽水的凄艳,又应景而生的带出下两句:

        你不来,我怎能先你而去,留下你,篱落为泥。

        你不来,我怎敢先你老去,怕你认不的我,空作菩提。

        恍然间抬头一看,便是索桥溪流,青石苔癣,长亭迂回短亭短。

        这也是我最喜欢此处的理由之一。一入景区,看见的就是最惊艳且经典到极致的景色。不用你长途跋涉,攀山越岭的费心去寻找。这些山的秀,水的灵;草的嫩,花的青;这些游游的鱼,一寸两寸三寸;水中的石,圆润,苔馨。当你坐在石上,就会被石上的苔癣囚住。你只等它们伸出嫩芽,把你当作石,与你依附。你静坐与此,脚戏涧水,定有鱼儿在脚丫子四周探来游去,把你当作新的顽石;你静坐与此,任红尘万里踏风过,幽人夜夜叹萧笛。你只需静,静在净中。世上的事,都与你何干。你就是人间草木,凡花一墨。四季开落间,春盈,夏满,秋分,雪落都与你无关。仿佛一生只来这一次,一世只为这一行。欣然间,只与花亲,只与溪欢。愿未来天荒地老,任过去沧海桑田。

        云深不知处,空山留松子。青山含黛,红枫未燃。兴许光阴会在此时戛然而止,把你挽留与此,枯坐一小亭。任自己长成花瓣上的一颗露水,长成檐瓦下的一墙青苔。而后打个盹儿就巧遇一仙人,与之问答,说词。期间,自有风稀花千树,竹影扫空阶;自是蝉虫低语,禅茶一味。而我恰巧在此地逗留,惜缘不忍多恋。怕只怕仙中一天,人间百年。转身时,已是百转千回,红尘路断。

        曾经看见书册上有这样几行字:《汉中府志》云:(五龙洞)洞门高穹,洞内宽敞,深邃透露天光。洞后水势横流,莫知首尾,或曰龙潭。 

    并且从文中得知,五龙洞神秘莫测,清旷幽深。流泉与石钟乳珠联璧合。洞上下,洞内外皆有洞,且洞洞重叠相通。开阔之处可容纳百人,狭窄之处只能由一人侧行,或匍伏前移。至今还没有人能抵达尽头。并且五龙洞风景区由“五龙谷景区”,“白龙沟景区”,“青龙沟景区”,“呼延亭景区”等等一系列曲径通幽的奇峰秀水共同组成。我看到的景色,仅仅属于“五龙谷景区”的一小部分。

        每每阅读到历史资料,我都认为,我是人间客,不问历史,不问来去。我只在此地路过,留下心底最满满的情怀尚可。我生在俗世,羞于说忘怀,羞于说慈悲。而大山用宽厚豁达的包容,给予了我一颗清透,明洁的心。才使我们以谦和的态度,感恩铭记每一段历史。我在此山畅游,所见的景物是真,感触是真,传说也是真。而我们每个人,无形中都会走进史册,成为传说中的一份子,才得以让这些故事具备了大山的灵气,凝聚了人家烟火的温情,与每一段传说相互融合。

        行走于五龙洞,说是去了两次,每一次都不得如愿。

        第一次停留了两小时,就急匆匆沿路返回。第二次又遇大雨瓢泼,雨停住了才急急赶往山里。如此这样,每次都是走到极少一部分。才使得我如此恋恋风尘,与犹未尽。我没有遇见身着盛装的羌族姑娘,背着竹篓采茶。也不曾欣赏到立壁千仞,山涧飞瀑天上来的飘逸多姿;也未曾走到五龙洞内部,领略群龙在首的肃静,或是雄起。也没有爬到苍山之巅,体验高山人为峰的清旷,高远。也没能像一棵历经沧桑的古树那样,以傲然之势矗立在山顶,俯视陕、甘、川三省交界的宏伟,看群山在天地浩荡的版图上,纵横交错的逶迤延绵;看一团团,一野野,被落日的余晖醺成酡红的异域之美。更无法体验,我站在比远方更远的风口,像一枚沉寂百年的驼铃,等大风吹响的气节。

        行至此时,我是一剪闲云来,一袭空袖去。

        或许,我已经化做一枚静贞的秋叶,清瘦在凉薄中,等季节捎来轮回的讯息。或是,躺在通往山顶的石阶上,静候一段尘缘。等你路过,等我再来。

        2014-9-12 15:2


     
    赞4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深秋老时光 下一篇:夏天里的浅吟低唱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下课阅2678次
    门楣与台阶阅4828次
    夏日大东北阅4870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6509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悼念堂哥2019-04-0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9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0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3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