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作家协会 (颍上作协)
地方文坛

周萍:夏日寻古永兴集

录入者:周萍 |  发表日期2025-05-06 17:56:54  |  浏览:47次
导读:

断壁残垣呻吟着沧海桑田,雕梁画栋荡漾着往日繁华的涟漪。纵穿三进的李家祠堂,满目坍塌的高墙,堆拢的砖石、梁木。杂草丛生的荒芜庭院里高达丈许的松柏挺拔青翠,繁密枝叶间的斑驳光影跳跃着流年惊梦。


600多年前鱼跃龙门的太子太傅李增走出泛黄的史册,“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给了“千仓湾”“李”的名号。130年前,规模宏大的李氏祠堂动工,敦厚的青砖尺寸比寻常砖头大很多,且每块砖上都刻有楷书“祠堂”二字。高10米的大殿,合抱粗的柏树站柱历经百年岿然不动,铺陈台阶的青石上,祥云和奔马的图案栩栩如生。残留的恢弘、精致的细节让人叹惋,阜阳市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评价其为现存世较少的珍贵晚清建筑遗物。该祠堂入选《中华祠堂圣典》一书,位居280座祠堂的第15位。


这里有与时俱进的发动机与齿轮配合运转的李家机房,美丽轻巧的洋布随着沙颍河的波涛送往远方。这里有沉重叹息的“过街牌坊”,无尚的圣恩和女子的眼泪碰撞成泣血的文化,丹凤朝阳和二龙戏珠的石雕传唱着辉煌也咿呀着渐行渐远的骊歌。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506180035.png


这里有“一步跨两县”“鸡叫狗咬听三县”的离奇巧合,永兴集街面的一条石缝是颍上和阜阳的分界线,西面不远处又是凤台的地盘,引出不少跨界越权处理尴尬的趣谈。兵荒马乱时节,老百姓逃兵役更是便捷,一步过县,本县的官家就够不着拘管了。


永兴古集依水兴市,由“小兴”到“大兴”再到“永兴”得益于母亲般的沙颍河的滋养。从腰楼到姚湾的沿河大堤相传为赤壁之战时曹操麾下运送粮草的大将张辽所建,大堤下的水旱码头的修建,更是让永兴集成为沙颍河航运一带一路的商埠明珠。水运的兴盛成就了沿河大堤外三十米处北大街的繁华,来往商贾的贸易和驻留,茶楼酒肆的节次鳞比,关帝庙和钟楼的文化传承,72班子灯拜庙的盛举无不谱写着永兴集的神话和传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颍河的澄澈明净带给人们祥和安康,沙颍河的日夜奔流带给人们丰饶富足。永兴集的古文化、沙颍河的传奇铸就了一颗赤子之心。82岁的导游席栋才,身体矫健,思维敏捷,中气十足,一个特爽朗有精气神的老人。炎炎高温,老人汗流浃背地带着我们一行游览,李家祠堂、过街牌坊、关帝庙、钟楼等古迹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尤其在双人合抱也围不拢的大榆树下蹦跳着给我们展示“一步跨两县”古代征兵趣事,让我们开心之余,也为他的精神矍铄、身体语言的高感染力而赞不绝口。席老先生是新集镇古迹民俗协会主席,他曾带新集乡民间艺术团参赛展演并荣获全国金奖。


地藏庙一众神端坐高台,慈眉善目普渡众生,席老先生告诉我们在地藏庙要虔诚不能撒谎赌咒,并面向围观的村民举例佐证:村子里陈家阿毛偷盗了东西,在众人声讨下,抱着侥幸的心理到庙里跪下发誓自证清白。结果行礼毕才出庙门,就跌倒在台阶下,头破血流。“头上三尺神明骗不得”老先生言之凿凿,亲眼所见,人事俱全,不禁让人肃然。


微信图片_20250506180314.jpg


登钟楼,看柳树婆娑环绕的沙颍河碧水生寒、烟波浩荡,由北向西缓缓拐弯而下。两岸玉米高粱争相拔节窜高,浅绿、深绿交相镶嵌。对岸青纱帐一带薄雾若隐若现,忽浓忽淡,如仙如幻。一行人啧啧称赞,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听到他人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席老先生情绪高昂起来,褶皱的脸庞带着几分孩童的天真执拗,说起自己的奇遇:


“钟楼下的颍河住着’青混子精”,我一生见过三次’青混子精’尾巴露出水面,三次颍河就发大水......真的,我不骗你们”


望着我们这些无神论者质疑的目光,老先生急了,高举右手:

“我发誓,我说的都是真的,就那河湾处,我看到了’青混子精’兴风作浪翘起的巨大尾巴!不信?你看多年来永兴集上下游的河堤都曾被洪水冲垮决堤过,而我们这里的河堤从未毁过,全靠“他”保佑着呢......”


老先生声音刻意放低,一时竟不敢用手指河面了,示意般的努努嘴。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506180155.png

神秘氛围十足啊!我们顿生好奇之心,纷纷紧盯河湾的碧潭绿湍,仿佛颍河流淌的波涛多了灵动,一时明白过来,理解这未经系统科学教育的老人的矛盾世界观,彼此会意地向老先生附和点头。聊奇志怪的传说,给乡野荒村添上几分仙气,予淳朴村民几分教化和底气,沉淀了人们对家乡千年文明的膜拜和虔诚。


在千仓湾的古韵里品岁月,品流光,品无常,一如那李家祠堂里脚步回响的青石阙歌,沉重地叩响我们的心扉。颍上县新集镇永兴集的物埠繁华在颍河湾里洇润盛开到如烟消散是水运衰败陆运兴盛的时代选择,作为这块乡土的后人,我们有责任用笔记下她的文明、她的繁华,书写人们为这片热土而奋斗的丰碑。



注:本作品后经修改后发表于《颍上春秋》2024年卷第六期,本栏留做存荐。

赞(5) 赞赏与支持
火种公益文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杨培行||徽州印象:皖南自驾旅行纪实       阅读次数:47  更新时间:2025-05-06 17:56:54  【关闭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