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歌声遥想
管理
作者:蒋韶华 发表时间:2014-01-04 22:17:17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歌曲与摄影都是艺术的载体,是时代的文化体现,生活在不同阶段的人们,对歌曲与照片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概念。作品在给人们带来了艺术魅力、感官享受的同时,思想也会得到净化,更达到心灵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契合。如作者所说:“有时候,一首歌曲对人心的号召和感化,是无法用语言替代的。”记忆里的那些过往,少年的足迹,青春的回忆,还有那些流年里温暖的时光…… |
周末逛街,路过城央的憩园广场,看到广场周边挂满大幅的照片,照片前围满了人,走近前去细看,原来是一位摄影家举办的露天影展。 看了影展的介绍,方知作者是一位从事摄影四十载,已过花甲之年的摄影师。他早年在学校担任助教,以后又辗转从事过多种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爱好上了摄影。由此在生活工作中汲取了大量素材,积累了整整四十年的家乡见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记录方式的许多珍贵照片,如今结集展出。 百余幅黑白照片,尽是记录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影像,跨越了近四十年历史。若干照片中,或学校文艺演出,或家乡风土人情,或单位活动剪影,或婚庆聚会留念,刻画了家乡四十年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变迁。让人们不禁感怀作者几十年执着于镜头下的记录魅力,真实朴素,生动感人。 我许久伫立照片前,尽兴地徜徉在那诸多臻美朴实的黑白影像之间,仔细观赏那一帧帧不带任何修饰的照片。刹那间,照片中的人物突然鲜活起来,仿佛把我带进了照片里的岁月年华。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虽然中国大地刚刚经历完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但是劳动大众的朴素无华、善良本性依然是社会的主流。我也是在那个年代,于1977年的夏天走进了校园,开始了学生生活。 影展中有一幅这样的照片,1977年的“六一”儿童节游园。一群花季般的少年系着红领巾,一袭白衬衣蓝裤子的装束,脚上瞪着一双白色力士球鞋,仰头看着舞台上一个男孩在弹奏扬琴。表演者神色认真,孩子们的眼神清澈,整幅照片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氛围。照片里,孩子们是那样的欢愉。虽然装束朴素,但脸上洋溢的本是发自内心的快活。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经典传唱的歌曲,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虽然尚没有当今社会文艺繁荣的这般鼎盛多样,但是也有着深深镌刻了年代烙印的各种名曲,并且自那时候起就一直萦绕心间,不曾忘却,至今一张口便是那些经典老歌的旋律。对如今曲目繁多现代歌曲,荡然不曾留意,也自然不会去唱。 有时候我也偶尔随朋友去ktv自娱自乐,期间也大多去点唱一些老歌,唱的虽不专业,但也有一番亲切安暖心间。而比之年轻的朋友们,摇头晃脑,声嘶力竭地唱着那些现代歌曲,我们已经显然落伍。但无论怎样,那个年代给了我们太深的烙印,想抹平记忆,决然是不太可能的。这样大概就是时代特征赋予时代主角人群的特殊记忆吧。 记得那时候我们上口的歌曲,虽没有今天这般时尚潮流,但也是旋律经典,荡涤心灵。许多传唱了几代人的经典曲目依旧是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主旋律。那《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清幽甜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感伤哀婉,《春天在哪里》的活泼跳跃,《一条大河》的荡气回肠,都是每天萦绕耳际的熟悉歌曲。 那个年代,很多歌曲的传唱已经超越某个年龄阶段、职业范畴的界限,成为全民皆为之放歌的大众曲目。而我们学生唱的最多的“流行”歌曲,也不过是《丢手绢》、《快乐的节日》、《读书郎》、《卖报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社会主义好》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歌曲。 而在那时候,需要像过节那样穿着盛装演出的歌曲,也都是《黄河大合唱》、《雷锋组歌》等大型歌曲。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的那段岁月,生活依旧清苦,业余文化也极其匮乏。那时候我们读书的教室还是低矮的平房,学校也是征用民间的院落,没有操场,更没有阶梯教室。体育课都是老师把我们拢在屋子里讲故事,音乐课也大都是在一架脚踏式风琴的伴奏下,重复地唱那些又红又专的革命歌曲。 于是,过儿童节在那个时候,对于我们这些难得见见世面的孩子而言绝对是件大事。学校要组织各种活动,一般是组织各班去公园里搞一场联欢,各班出节目,大合唱是必然要准备的。而清一色的白衬衣蓝裤子是那个时候标准的演出服。 我只记得那时候,满世界只有三种颜色——白黑灰,但也只有在“六一”这样的节日里才能穿上藏在衣柜里雪白的白衬衣,洗的有点发白的蓝裤子。甚或有的孩子因为家贫,还得去借别人的白衬衣,家家孩子都过“六一”,没有闲着的白衬衣,也只能借大人的或女子的穿,搪塞过这一天。借来的衣服大多都不合身,不是肥肥大大,就是别别扭扭,但依然心里美滋滋的,毕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却了。 红领巾前一晚就要洗干净,那时的红领巾是粗布织染的,但总要板板整整叠成三折,在领子下很仔细地打上结扣,从不随便一系了之。若有破损的地方,都要央求妈妈给缝补一下。 六一的前夜一般都很难熬,为明天的登台表演紧张并快乐着。不是在默唱就是在冥想,认真程度就像是如今的大奖赛选手如临大赛一般。 登台演出时嗓音好坏不提,跑调走音不说,上台必定会扯着嗓子唱,绝不压低声音,唯恐自己是“东郭先生”背上滥竽充数的罪名,因为班主任正在台下一点笑容也没有地看着我们,谁敢不卖力。 因此,眼前出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很容易穿越时光,回到那段美好淳朴的岁月。遥想起我们那个时候,给我们带来欢乐的诸多经典老歌。 音乐艺术的发展,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如今市面上流行的各种音乐,我甚至不知道词曲作者是谁,更有很多歌曲似乎听着新鲜,但细细打听,却原来是已经相对久远的老歌了。我一直跟不上现代音乐发展的脚步,索性也不去刻意追逐,只是在电视或网络上去偶尔找寻一下过去的感觉。权当是慰藉一下自己体内少之又少的音乐细胞。 但儿时学过的那些歌曲,无论如何都不曾忘却。即使许久不曾耳闻,长时间也不曾唱起,但只要能听到这些旋律,就能马上随之哼唱,并且词曲都能配伍和谐。曾经很多次这样的经历,也奇怪自己为什么还对几十年前的那些老歌记忆那么清楚。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那些歌曲已经嵌入我的灵魂深处,每每遇到提醒,就会自然地引发记忆的感怀,去迎合心中的那份亲切。 一首歌的魅力,不是旋律的本身,而是它所处于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价值。 记得八十年初,每逢三月份都是全民文明礼貌月。也是我们学生学雷锋做好事的火热岁月。我们都会在放学之后,扛起笤帚去军烈属家里扫地,担水,还要给军烈属爷爷奶奶认真地表演节目,唱上几首歌曲,算是一项很庄严的政治任务。正如这样的形式,引发了社会上能量足够正大的风气,孩子做好事,大人守国法,全社会都那样单纯忠诚地守卫道义。这样的风气也给幼年的我们埋下了正道人生、担当道义的种子。 有时候,一首歌曲对人心的号召和感化,是无法用语言替代的。那时候我们的吟唱,不单纯是一种为娱乐服务的表演,而更多时候,每一首激昂奋进的歌曲都是我们去碰撞心灵,升华情感的表现。没有缠缠不休的情意绵绵,也没有死去活来的你爱我恨,无论是歌词还是歌曲都是那样的奋进向上,充满激情。 一直以来,我对现代歌曲的免疫,总是不能接受那些靡靡不绝的柔声细语,也很难走进歌曲所表达的那些特殊意境,总觉得我离它很远,甚或不敢走进。以致于我成了现代歌曲的落伍者。 而现在荧屏之上,网络之中,街头巷里,都到处充斥着这样令人心慌的旋律,有的甚至声嘶力竭,振耳发馈,实在无法静心聆听。而那些天籁之音般的优美乐曲,那些助长了几代人的经典歌曲却无法占据主流音乐,或许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病垢。 所以,今天的这次观展,给了我颇多美好的记忆,觉得有必要把这份心情记录下来,不是要炫耀我们以前的生活如何,毕竟那个年代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与当今社会相差很多。而是想以此尊重一下自身的这份感知,再次驱动起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时常懈怠的心情,莫忘本分,就像张口就来的那些老歌,是回忆过去,更是陶冶心灵。 感谢那位摄影家用他的照片给我带来的这些收益。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泼墨如画,一尺流年 | 下一篇:因为有你,我很快乐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7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2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28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9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64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71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62次
乡村的天空阅186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