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曾国藩:慎独成就“三立”
管理
作者:谷半川 发表时间:2014-05-08 00:01:06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曾大肆屠杀平民而被称为曾屠户。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可见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之书。作者在本篇文章中较为详尽的讲述了有关曾国藩做人,为政,处世,齐家,冶国,平天下的经历,带给人们一个勤奋读书,谦和大度的不一样的曾国藩。曾国藩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网罗培育和善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欣赏!期待着佳作连连!荐读! |
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雄才大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平生看重的人似乎不多,但对曾国藩却评价极高——“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另一位现代史上的领袖人物蒋中正更是对曾国藩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为何有这样大的个人魅力? 二 曾国藩的个人魅力在于他是“中华千古第一完人”。自古中国儒家就倡导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可真正能够实现者又有几何!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真正成为了“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三 曾国藩能成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关键在于能慎独。慎独出自《大学》第六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可见“慎独”,指的就是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更是对自我约束的的一个极限挑战。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 据史料记载,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天资“属中等”,略显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慎独“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这样写道:“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家人要洁身自好,这样可以让内心坦荡,心中无愧疚之事,自己也就可以泰然处之,这是自强之道,也是立身之本。 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书信中,介绍了自己修慎独功夫的情景:“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功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要之药。”“余自10月初1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余自10月1日起记日课,念念欲改过自新。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恰好初9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13日与岱云合伙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故,前嫌尽释矣!”曾国藩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慎独对于修身的影响。 四 因为慎独,曾国藩一辈子都在反省自己的功过得失。他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 第一件事是道光十二年,他到湘乡县考秀才,被主考官当众斥责,说他的文章文理不通,秀才没考上。第二年,他再次应县试,仅中背榜(末名)秀才。这对文才甚为自负的曾国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曾国藩对这件事不怨天、不尤人,反而激起发奋读书的信念。他说,自古以来确实有一些丑陋文章侥幸获取功名,但好文章绝不会被埋没。他因此定下了每天做一篇文章、写一首诗、看书不少于20页的学习计划。 第二件事是在咸丰元年,已是翰林的曾国藩向咸丰帝汇报工作,为了对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他还画了一幅图,但这图画得粗陋不堪,引起了满朝大臣的嘲笑。 第三件事是咸丰四年,曾国藩在岳州的靖港兵败。当时,他要跳水自杀殉国,幸亏被他的幕僚章寿麟救起,狼狈逃回后搬到城南高峰寺小住,遭到江西全省官绅的鄙夷和耻笑。 第四件事是咸丰五年在九江兵败,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火烧湘军战船100多艘,曾国藩坐船被俘,后来他硬着头皮逃到江西,又弹劾了江西的巡抚、按察使;第二年当他被围困南昌时,江西省的官绅个个幸灾乐祸。他与江西官员的关系,更是到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容得下他的地步。曾国藩形容自己处境困窘到“一听到春风的怒号,心就要碎了;一看见敌人的战船开过来,就急得绕着房子转圈,没有好办法”。后来他的老乡王运写《湘军志》时说:“曾国藩在江西实在悲苦,现在想来,仍让人忍不住流泪。” 曾国藩在信尾告诫弟弟,自己平生的长进全在受挫受辱的时候。所以我现在虽然侥幸成了大名人,也不敢自诩为有本领,更不敢自以为是。你一定要咬牙立志,积蓄自己的斗志,增长自己的智慧,千万不要从此气馁。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业,离开了“坚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即使老了,曾国藩也在反省自己,他在给曾纪泽的信中曾说:“予生平有三耻……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 五 曾国藩不但自己做到了慎独,还勉励兄弟们努力做到慎独。 曾国藩多次表示:“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在他看来“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在曾国藩的1000多封家信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写给4个弟弟的。在这些家信中,曾国藩或是正颜厉色,或是苦口婆心,或是谆谆教导,都无不是费尽心思地在教导弟弟,希望他们能早日成才,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他对几个弟弟的苦心教导,一直被后人所称赞。曾国藩《与诸弟书》说,“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曾国藩曾给弟弟曾国荃写过一首诗 “左列钟鸣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意思说,左边挂着你的许多高官任命书和奖状,这里钟鸣是指成语“钟鸣鼎列”的借用,意思指官高位重。但是右边也有许多上告你的谤书。说明人生是变幻莫测的,人生有许多风险,上上落落像加减乘除的算数,做人还是要谦虚谨慎。要崇拜历史上的屠羊那样谦虚谦让。屠羊是庄子篇中《让三篇》故事,楚昭王时候有一个卖羊肉的屠户,是一位道家的隐士,帮助楚昭王平定天下,功劳很大。楚昭王封他为臣相,他不居功自傲,再三推辞。这里曾国藩借用历史典故,告诉曾国荃,不要以为你现在对朝廷有功而得宠,如果你得意忘形,有可能祸患就在此中。要学习屠羊,谦虚谨慎,任何事情都要想得明白,不要刻意去追求,任何事情就像浮云,会在太空中飘散,名利也一样都是空的。 就在生命垂危自己,曾国藩还“特立四条以教导兄弟”。“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六 正是因为慎独,曾国藩成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正是因为慎独,曾国藩被奉为了“官场楷模”。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 正是因为慎独,曾国藩发现培育使用了一大批人才。他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正是因为慎独,曾国藩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他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他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正是因为慎独,曾国藩成为了深刻影响数代人的精神偶像。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兼传教之人”(毛泽东)。《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活着就好 | 下一篇:还不清的人情债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4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0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25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8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62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70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60次
乡村的天空阅184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