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张崮堆的故事
  • 管理
    作者:天石 发表时间:2015-05-11 10:21:5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单县的名胜古迹、古老的传说数不胜数,张崮堆就是其中之一。张崮堆原叫张家牌坊,其根源是在建国前传下来的许多旧址,都有上百年历史。关于张堌堆,还有一个“张家的堌堆,李家的坟,里面埋着王家的人”的说法。传说只是传说,故事只是故事,那些传说、故事还有那些可尊可敬的人们也变成了历史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流光易逝,时代的快速发展让那古老的故事会更美丽,昔日的张崮堆已变成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公园,成了人们休闲健身的首选之地。通过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以此吐露心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欣赏,期待更多佳作!

      单县城东东沟河东岸是一望无际的沙河,是黄河改道留下的冲积平原,厚厚的黄沙覆盖的土地贫瘠且不耐旱,春季漫天的风沙铺天盖地,干旱的土地几乎寸草不生。为了防风固沙,在这里建设了国营林场,林场的一部分种植了各种林木,另一部分栽上了苹果树、梨树和葡萄树等果树,建立了广阔的果园,很多下乡的知青就生活在林场里。我村就坐落在这片美丽的果园东侧。村的正北面是片葡萄园,东北面是杨树林和簸箕柳林,西面紧邻苹果园。村的东头有一条土马路,南面直通单砀公路,从村里沿路北行穿过苹果园、簸箕柳林和杨树林,路尽头有一处低矮的土丘,是单县有名的扦山,周围的百姓习惯的称之为张崮堆,也把张崮堆周围的林场统称为张崮堆。绕张崮堆一圈有两行茂密的柏树,崮堆上杂乱的长满了酸枣树和灌木丛,几个硕大的坟冢赫然坐落在崮堆半腰。当地流传着张家的崮堆刘家的林,里面埋着王家的人故事,还有人说崮堆的西北方向秘密的埋葬着张居正的坟墓。
      据说张崮堆在很早之前很气派,它的正南面犹如山门,左右两侧有两棵几个人合围粗、数十米高的柏树,柏树的汁液是红色的,当地人称血柏树,很有灵性。正对山门的甬道两侧成对陈列着石羊、石马、石象、石狮等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和雕刻有各种图案的石柱,相传,在山门前还有石桌、石椅、香案和一个石台,如果老百姓过红、白事需要碗碟用具,只要头天在石台前祈祷,说明用量的多少,第二天一大早,在石台上就会准确的摆放所需数量的用具,从无差错,用完后必须把用具原数送回石台,如果有破碎的必须自觉补齐。后来,贪婪的人们不守信用,偷偷的将用具留用一部分,渐渐的碗碟用具越来越少,不久,人们无论怎样祈祷,石台再也没有送来碗碟用具。不知是黄河发大水还是认为的破坏,这些东西早已不见踪影,但两棵血柏树的消失还是有据可查的。
      据年纪不算很大的老年人讲,记不清哪一年了,公社里再次召开会议,研究破旧立新的问题,在一遍又一遍的排查了各村各庄的古董确无幸存的可能后,聪明的公社领导突然想起了两棵血柏树,想起了人们对血柏树神一样的敬畏,这不就是迷信?必须彻底消除。我村的老百姓出于对树的敬重,也觉得砍掉这棵柏树实在太可惜,本想保全柏树,于是就自告奋勇担当起砍伐柏树的责任。当天他们就来到大柏树下商议,准备第二天号召十余壮劳力假装砍树、虚张声势、想蒙混过关。不料这话让张崮堆北村的民江怀时偷听了半截,只听得砍树,未听得后来的假砍树,急忙回村报告了村干部。第二天当我村的百姓松松垮垮准备在张崮堆周围转一圈,在柏树下吸袋烟回去的时候,远远望见张崮堆北村的革命同志已经争先恐后的将树刨了大半拉,原来他们一心争工领赏、捷足先登已经刨起了树,就这样柏树被刨掉了,下落不明。据说,柏树被砍伐时,树干树枝的伤口处处血肉模糊,现场的土壤里渗透了红色的黏液,犹如刚刚撕杀的惨烈战场流下的斑斑血迹。

      在张崮堆还流传着老包捉妖的故事。相传北宋年间,包拯在单县做官,在张崮堆的周围村庄经常发生离奇的事件,有贼人强抢民女,胡作非为,官府捉拿每到张崮堆就了无影踪。官司告到包拯那里,包拯问明原由,了解贼人夜间经常到一家酒点喝酒,每次都大醉相拥而归,而他们每次给的银两第二天都变成了石头瓦块,于是包拯心生一计,将草灰装在竹竿之内,在贼人再来喝醉的时候,好意将竹竿送与贼人当拐杖,然后顺着竹竿留下的草灰痕迹寻找他们的行踪。有一天夜晚,贼人又来酒店喝酒,店主热情招待,不留破绽,贼人深夜喝醉临走时,店主依计而行。第二天,包拯带人查寻贼人拐杖留下的灰点,追寻贼人去处,直追到张崮堆南侧的洞穴里,方知应该是洞穴里的妖精变成贼人为非作歹。于是,包拯命人找来易生烟的豆结、杂草、柏树叶之类的东西点燃,专门生烟并生风向洞穴里吹,不到一个时辰,只见几道电光从洞穴里急驰而去,是妖怪耐不得烟火逃之妖妖。后来包拯又从洞穴里救出美貌的女子若干。自此以后,周围社会太平,再也没有出现怪异事件。
      后来,由于革命事业需要大量的泥土,有人将土丘从南面开始挖了个大坑,在挖坑的时候,发现了两个洞口,大约一人多高。据说,我村有个姓郭的光棍,胆大无比,又无牵无挂,自告奋勇愿下洞穴一探究竟,于是全副武装,左手拿着装五节电池的手电,右手拿着睁明瓦亮、锋利无比的杀猪尖刀,深入洞穴,不到百米时,手电忽然熄灭,无一丝亮光,光棍吓的魂不附体,急转身摸索着退回来,出洞再看杀猪尖刀已锈迹斑斑,毫无原来的光亮和锋利。于是,人们害了怕,有人建议用麦结杂草把洞堵死,可拉了好几马车杂草也没填满洞口。
      这些故事在周大爷嘴里讲的绘声绘色,难怪在张崮堆放羊的娃娃们对周大爷是寸步不离,一天到晚的央求他讲故事。周大爷六十有余,无儿无女,是个老光棍,在生产队的时候,他是队里的饲养员,住在队前南场的牛屋里,与一群牲口朝夕相处,把牲口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相依为命,在许多艰难的日子里,他宁愿自己少吃,也把队里的牲口养的膘肥力壮。尽管牲口养的个个膘肥力壮,但也改变不了生产队一年不如一年的艰难,尽管集体生活热闹而悠闲,但也掩盖不了社员缺吃少穿的现实。终于有一年,生产队的收成实在太差,在麦收后分粮食的时候,村里历史性的每人分到八斤粮食,在全公社都出了名。人都要挨饿,就不要说牲口了。周大爷想尽了办法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一病不起,缺少了周大爷的精心照顾,缺草少料的牲口很快骨瘦如材,终于卖的卖、杀的杀,日比一日的减少,留下来的老弱病残,既不能出力干活,还要继续消耗草料,终于有一天一头刚出生两个月大的黑驴驹被活活饿死。幸亏不久,生产队解散,分田到户,牲口连同牛屋的一砖一瓦也被分到各家各户,剩下的牲口才幸免于难。周大爷什么也不要,死死的拉着一头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老黄牛,没办法队里就把老黄牛和村北果园南侧的一间看果园的草屋暂时交给了他。
      看着陪伴半生相孺以漠的牛屋和牲口消失在人们无奈的眼神中,周大爷心灰意冷。是啊!多少年来,他把牛屋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牲口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农忙时,忙碌的社员的身影和他们的谈笑风生与热情的招呼使他这个光棍感到温暖,感到了依靠;农闲时,悠闲的社员三五成群的在牛屋前的谈天说地和夜晚牲口们轻轻的低吟使他这个光棍感到亲切,消除了孤独。而如今家没了,家人没了,他怎么会不心灰意冷?病愈后,他一个人来到远离村庄队里看护苹果园的小屋里,靠着在苹果园旁边开垦的一块野地和一群山羊生活。
      自从生产队解散后,周大爷性情变的特别古怪,自己一个人生活,大门紧闭,从不和村里人来往,但在沙河里领着一群孩子放羊时,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和蔼可亲,而且特别喜欢与孩子们玩耍、特别喜欢孩子们叫他“大爷爷”,俨然成了孩子头,每天到沙河林场放羊的时候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为了玩耍、放羊两不误,周大爷把羊群汇集到一起统一管理,把孩子们分成几个组,一个组负责管理羊群,也就是在羊游离视线的时候负责把羊群赶回来,一个组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如口渴了负责到附近自来水井灌水解决喝水问题,剩下的人休息,专心听周大爷讲故事、玩耍,各组工作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轮换。就这样,不知周大爷带领着我们在张崮堆度过了多少个夏天。
      在张崮堆放养、玩耍的场景和周大爷的故事如今仍记忆犹新。现在,周大爷已去世多年,他最终也没有离开他孤独的小屋和陪伴他一生的牲畜,一个人孤独的去了另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如今的张崮堆已经成为单县开发区新建城区公园的中心,成了人们日常健身、休闲、娱乐的繁华场所。今非昔比,周大爷做梦也不会想到张崮堆的荒野会变成今天的歌舞场。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张崮堆的故事也许有一天会湮灭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赞4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茹小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竹海赋 下一篇:最是樱花烂漫时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