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巷子里的叫卖声
管理
作者:李子津 发表时间:2015-11-17 18:58:32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如今巷子里的叫卖声不但没有引起作者的反感,还勾起了作者曾经那熟悉和无比亲切的回忆:那一声声嘹亮的喊声,不是磨剪子和换锅底子......而是卖蟑螂药等,物换星移,物非人是,一样的场景是不同时间段里不同成长心理下的两种体验。欣赏作者通过语言为我们再现了这种可贵的画面,也觉得亲切无比! |
周末清晨,巷子里长长的叫卖声吵醒了我的美梦,但从梦中醒来,第一反应不是气愤,而是内心一阵喜悦,像是遇到了久未重逢的故知。这才发觉,当年十里八乡熟悉的叫卖声不知何时已渐渐远去了。 叫卖声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特殊的记忆。 十多年前的农村,经济不发达,交通也不方便。形形色色的小贩便成了当时农村的特有标志。有卖酱油的、卖豆腐的、卖菜的、卖冰棍的、剃头的、磨剪子的、换锅底的、收废品的、收鸭毛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不到的。不分寒冬酷暑,从早晨天蒙蒙亮,到傍晚太阳下山,小贩的叫卖声一直回荡在大街小巷。他们有的推着小车,有的蹬着三轮,有的挑着担子,都是朴实的乡下人,为各自的生计四处奔波。曾经有一个卖豆腐的小贩每天早晨都要骑车经过我家门前,顺便吼上两嗓子“换豆腐喽——”,我就知道该爬起来去上学了,比闹钟还要准时。 小贩多了也是好事,一来方便村民,省去了大老远跑到镇上赶集的麻烦,二来与小贩闲聊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也许是农村人的习惯,不管买不买东西,只要听到叫卖声,人们就会三五成群地围拢过去瞧个热闹。在那个年代,农村的消息是十分闭塞的,从小贩那里,可以听得到人间百态,大家家长里短,你一言我一语,抵得上说书先生的一出好戏。 小贩的叫卖声也是一门艺术。长期地走街串巷练就了一副好嗓子,一声“打酱油打醋——”就足以唤醒沉睡的村庄,那长长的尾音回荡在乡野,许久不息。枯燥的叫卖声被小贩随性谱成各种曲调,从嘴巴里演绎出来,有的浑厚深沉,有的绵延悠长,有的清脆悦耳,歌唱家的天赋表露无遗,乡亲们听来,便觉是一种享受。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没钱也是可以买东西的,一斤小麦换几斤西瓜,一斤黄豆换几块豆腐,最原始的商品交换在贫困的农村依然延续着。小贩来时,条件不好的人家就从家里舀出几瓢粮食,来换取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小贩们也热情,都是十里八乡的近邻,有时候多上几两,也不会去计较。 货郎挑子是孩子们的最爱。货郎挑子,卖针线零食小玩意的人,挑着两个大木箱子,手里拿着拨浪鼓,一边走一边摇。不用喊,只要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大家就都知道是什么人过来了。孩子们拿着从爹妈那讨来的钱箭一般地飞奔过去,挤在小贩的周围,好奇地伸着脑袋往箱子里看,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宝贝。等买到了自己中意的零食、玩具,便兴奋地跑到一旁慢慢享受去了。大人们平时缺个针线、梳子什么的,从货郎那里就能买到,省去了不少跑腿的麻烦。 走村串巷的小贩为平淡的乡村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也成为儿时挥抹不去的记忆。 工作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听到熟悉的叫卖声了。即便是听到,小贩们嘴巴里的吆喝也被高音喇叭所替代,机械式的重复播放,再也听不出当年的韵味。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购物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可以阅遍天下事,购尽千家物,走街串巷叫卖的小贩自然也顺着时代潮流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可每当想起巷子里那清脆的叫卖声,依然觉得亲切,像一壶老酒,回味悠长。 现在衣食无忧的孩子再也见不到当年推车的小贩,听不到货郎的叫卖声,难免有些遗憾。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壶公山遐想 | 下一篇:岁月之人生风华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3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0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23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8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62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70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58次
乡村的天空阅183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