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瑞安中学抗战史话
  • 管理
    作者:木鱼 发表时间:2015-03-05 19:41:24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抗日战争,使我们这个一曾经一盘散沙的国家遭受到了几乎的灭顶之灾,于是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就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是真正的可以抵御外侮的根本办法,也使得长期陷入在积贫积弱的我们的国民看到了团结起来的力量。浙江省瑞安中学正是在这样的的背景下同中国人民一道走进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历史洪流中,也起到了她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应有的的作用。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那段历史,为我们的国家民族与人民曾经遭受到的苦难而愤慨,为我们的民族通过抗日战争凝聚起来的民族向心力而自豪。浙江省瑞安中学有着传统的爱国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一些爱国人士就在浙江省瑞安中学力倡教育救国兴办新学。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办学计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浙江省瑞安中学本身就具备着爱国的传统,许多投笔从戎,奋勇杀敌的瑞安人就是明证。几十年过去了,浙江省瑞安中学的灵魂还在,浙江省瑞安中学精神还在,让我们记住那一段历史,记住那些为了中华的繁荣昌盛而作出贡献的人们,历史是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那些峥嵘岁月。欣赏!期待着更多好作品!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追忆瑞中人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岁月。

    ——题记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和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抗日烽火燃遍了中国大地,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时,素有爱国传统的瑞中人,纷纷投身于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洪流中,以青春和热血,以意志和毅力,谱写了瑞中人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瑞安中学即行实施战时教育,制定战时教育大纲,组织战时教育促进会,举办国防知识教育,师生同仇敌忾,投身于抗日救亡的热潮。卢沟桥事变的第40天——1937年的8月16日,刚刚以第一名成绩考入瑞中的初一新生竺忠定,编辑出刊了自己用毛笔手书的《汗血》半月刊。这册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内容的杂志,辟有“短评”“半月讲座”“少年阅报室”“漫画专页”等栏目,刊载有署名竺忠定的《全国各界请求政府往援二十九军论》、署名珍的《怎样复兴中国》等文章和反映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漫画,这些文章及漫画,如匕首、似投枪,充满了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战斗精神。

    1937年9月,外地回乡的大、中学生和一些瑞中师生及瑞安爱国青年筹建了“瑞安战时青年救国服务团”(简称“青救团”),团结组织各界青年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瑞中1929届的蔡孔耀和黄宗甄、1933届的许世铮和许美崇、1934届的金世雄和王锦榕等校友和瑞中美术教员唐唯逸积极地参与了筹建工作和一系列活动,发挥了骨干的作用。黄宗甄、许世铮校友先后在“青救团”担任干事会总干事,美术教员唐唯逸担任过副秘书长兼宣传科长。

    唐唯逸老师擅长木刻版画,不仅自己精心创作,还专门组建了版画组,指导学生以漫画木刻为武器,创作了大量反映战时底层民众的艰难生活及揭露日本侵略军暴行的作品,有力地推动了瑞安抗战木刻运动的开展。学生自发组织宣传队,演讲抗日救亡道理,大唱抗战歌曲,激励师生及民众抗日救亡的决心。其时,宣传抗日的壁报、抗日救亡的歌声遍及校园。师生还开展捐献活动,设立捐献箱,每天都有师生前往捐献钱物,张行素、张翊中等同学从家中要来金戒子、银戒子投到捐献箱,还有不少同学挨家挨户去劝募旧铜废铁和寒衣,全力支援前方的抗战和救助难民。学生宣传队活跃在城乡的街头巷尾,并在河口塘沿路的桥梁石墩上,用沥灰和颜料“土朱”写上“抗战到底”等口号,历经十多年的日晒雨淋仍字迹犹存。

    1937年12月9日,在瑞安青救团的倡议下,瑞安县各爱国团体联合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两周年大游行,瑞中师生踊跃参加,沿路游行,散发传单,张贴抗日标语、漫画,高呼抗日口号,爱国热潮益发汹涌澎湃。

    1938年3月,瑞中学生自治会主编的《瑞中校刊》第二期出刊,刊首登载顾佑民的题词:“文化人之笔与武装者之枪在全民族抗战中同为杀敌致果之利器”,刊中发表了大量师生撰写的抗战文章,如许世铮的《抗战与粮食问题》,陈鸿翔的《从中国的资源谈到日本侵略战》,余国良的《日本的资源》,宋炎的《中日实力的比较》,唐敬中的《科学国防》,项竞的《精神国防》,薛天模的《国防经济》,张树云的《给现阶段中国青年的一封信》和主中的《抗战礼赞》等,瑞中师生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坚韧意志跃然纸上。

    1938年上半年,瑞中师生合作创办了《新声》半月刊,与当时的《新瑞安报》一起发行。《新声》的主要内容有:半月来的时事汇述、半月来的战场分析、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简史、抵制日货的报道等。

    1938年,由音乐教员董玉衡选曲、国文教员陈超作词的瑞中第一支校歌诞生,歌词是:云山霭霭,云水苍苍,东南邹鲁,文物之邦;惟我瑞中,源远流长,先知先觉,永念毋忘;时雨春风,惠我无疆,深思力行,好学毋荒;青年之责,图存救亡,复兴民族,为国争光。这首创制于抗日烽火中的校歌,以“图存救亡、复兴民族、为国争光”作为青年之责,对瑞中学生的爱国良知和抗日热情起到了极大的激励鞭策作用。

    瑞中许多学生参加了瑞安“青救团”所属的妇女会、儿童团和《浙江潮》读书会,为唤起更多民众投入抗战,学生们自发组织歌咏队、晨呼队、识字班、读报组、读书会、讲演会,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剧,歌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颂》等歌曲,从校园到校外,从课堂到社会,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不遗余力。

    1937年冬天,“青救团”举办了第一期救亡干部训练班,教材由姜庆湘从上海抗日救亡协会带来,如《革命的世界观》《政治经济学》《青年抗日救亡》等,学习培训结束后,一些成员自发组成了“一干”读书会,“一干”即第一期抗日救亡干部训练班的简称。一干读书会从1938年初成立至1940初停止活动,共有正式成员18人,其中瑞中校友与学生有姜庆湘、许美崇、金世雄、姜加永、项文格、孙经达、张树云、竺忠定等人,先后刊出了8期内部刊物《橄榄》。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一干”读书会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培育下,成为党的外围组织,对团结教育青年,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大部分读书会成员先后赴外地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或在瑞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斗争。

    在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瑞中学生暑期(春假)工作队是一支有生的力量,学生自治会主席竺忠定和1936级的徐克勤,1937级的许国良、洪卓如、林景彦,1938级的叶萍等一批同学,利用寒暑假走出校门,深入莘塍、塘下、仙降、高楼等农村,演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话剧,宣讲抗日救亡道理,发动群众,捐募抗日经费,为前线战士募集寒衣,查禁漏海资敌物资,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9年暑期,竺忠定带领的瑞中学生暑期工作队和张树云(瑞中1938届初中毕业)负责的温中瑞安籍学生回乡暑期工作队联合创办了双周刊杂志——《学光》,以反映学生暑期活动、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为主要内容,刊物的编辑、刻印均在瑞中校舍卓公祠内完成。《学光》每期20~26页,钢板蜡纸刻字,花纸油印,共刊出四期,第一、三期由瑞中学生主编,第二、四期由温中学生主编,辟有“见面礼”“特稿”“学运报告”“养育堂”“博物馆”“讲报栏”“耒论”“大众作”等栏目,共发表文章30多篇,诗歌7、8篇,钢笔蜡板画、漫画10多幅,木刻5、6幅。第三期《学光》出版于1939年8月13日,正值“八一三”淞沪抗战两周年,特辟为“八一三”纪念专辑,刊有纪念文章7篇。第四期的《学光》出版于1939年8月30日,刊出了《抗战乎?建国乎?》《斗争中中国青年》《战时农村》《热情的心》等诗文,其中诗歌《我们的歌》:“同学们,向前走,高举起抗战的大旗,去吧,勇猛地,不要回转你的头!青年是时代的歌手,青年是时代的狂澜,卫祖国是天职,我们决不能屈服!满腔的热血在沸腾,我们要去斗争。同学们,别退后,紧站在你的岗位上,紧握自己的刀枪,这个时代是我们的,这个时代是我们的。同学们,别退后,建立起你的新生活,武装自己的头脑。这个时代是我们的,这个时代是我们的。”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青年学生誓死抗战的勇气和决心。

    《学光》和《汗血》的文字及书画均出自青年学生之手,文笔虽然并不老练,但在国破家亡的危难之际,对宣传抗日救亡,动员广大民众共赴国难,挽救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独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64年,从竺忠定烈士家中征集到《汗血》和《学光》的第三期和第四期,系竺忠定烈士生前编辑、阅读过的遗物,是非常珍贵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实物史料和革命文物。

    1939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瑞安县县长吕律下令取缔青救团,猖狂搜捕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瑞中当局也勒令解散了学生抗日救亡工作队。尽管抗日救亡工作受到沉重的打击,但进步师生并没有被吓倒,曾任永嘉抗日自卫会宣传队副队长的音乐教员邹伯宗在上音乐课时,选用《游击队之歌》《流亡三部曲》等抗战歌曲进行教唱,还利用课外时间,发动学生组织歌咏队、演剧队、民歌队和指挥训练组等四个兴趣小组,开展歌咏比赛、演出抗日话剧等活动,参加这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约占全校学生数的三分之二。1939年12月,邹伯宗老师将搜集到的几千首抗日歌曲,选录了一百多首编成《抗战歌声》第四集,交给丽水会文图书社印刷出版,向全国出售。邹伯宗老师回忆《抗战歌声》选歌中有这样一个经历:选取的歌曲中有一首叫做“延安颂”,歌词内容包括描绘景物的抒情色彩,歌颂雄伟国土的炽热情怀,叙述千百万青年的同仇敌忾,和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预示着胜利的光辉前景,确实是一首好歌,但延安是革命圣地,歌颂革命圣地的歌曲在国统区是不允许出版推广的,我又爱不忍释,不得己,便设法改头换面,将歌名改为“中华颂”,歌词中“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改为“啊!中华,你这肥沃广大的国土。”另将结束句的歌词“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改为“你的旗帜正在到处飘扬,在世界上灿烂辉煌!”这样一改之后,这首歌在国统区就通行无阻了。

    1940年春假期间,竺忠定秘密组织形势学习会,召集1937级的黄元龙,1938级的郁宗鉴、林恩华,1939级的陈国璋、项景文等同学,每天上午组织自学,传阅新四军报等有关文章,下午在黄元龙家里集中讨论,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抗战的形势。随后,项景文也秘密组织1939级的陈翠兰、林翔、张汝桂、潘芝兰、姚青珠六个人的读书会,阅读《浙江潮》等进步书刊,每星期日聚集座谈,分析形势,揭露国民党政府反共反人民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瑞中当局受迫于国民党县党部的指令,给学生自治会主席竺忠定以勒令退学的处理,接着又开除了进步学生黄元龙、许国良的学籍,瑞中学生运动一时受到了摧残,但进步学生按照党的隐蔽精干策略,或从公开转入地下,进行秘密活动;或利用学生自治会、班会等合法组织,继续刊出壁报,宣讲抗日救国主张;项景文还按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上街散发、张贴中共中央《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因抗日战局不断扩大,为了防备日寇的侵袭,1940年夏,瑞中制订了暂时迁移飞云江上游大峃镇(今属文成县)的计划,并事先将部分仪器、图书、什物搬迁到大峃镇太阴宫。迁校计划公布后,学生家长纷纷来校陈述困难,认为当时县城形势还基本安定,而大峃位于山区,路途僻远,交通不便,初中学生年幼稚弱,家境清贫的学生不胜负担膳费等等,反对迁校。学校将家长呼声报告县府,经批准同意学校暂留城区上课,原先已搬迁的图书仪器重新运回学校。1941年3月,日寇飞机时常骚扰瑞安,为防万一,学校加强对学生开展应变教育,同时还将部分文卷分存于探花楼农林场,部分仪器分存于南岸上埠。

    1941年4月19日,日本侵略军在瑞安登陆,县城第一次沦陷。全城百姓仓皇逃避乡间,瑞中被洗劫一空,图书仪器及校舍门窗板壁全都荡然无存,邑人黄宗洲于上年冬天刚刚捐赠瑞中图书馆的数百卷黄绍第藏书也毁于一旦,连之前移存于校外的文卷及仪器亦遭散佚。

    沦陷之时,王超六校长率领部分师生仓皇出逃,辗转步行至大峃镇,计划利用瑞安战时补习中学在大峃馒头山陈家祠堂的校舍筹备上课。当时,远在偏僻大峃山区的小学毕业生到县城上中学面临重重困难,因此大峃民众在当地创办中学的愿望相当迫切,王超六校长得知后,于1941年5月上旬主持召开校务会议,毅然决定将“瑞安战时补习中学”并入瑞中,正式建立瑞安县立初级中学大峃分部。同年5月15日,瑞中城区本部和大峃分部同时复课,城乡两处分设班级,由学生自行选定就读地点,留在城区的师生明确以“敌来我散,敌退我聚”的方式组织教学。

    经历沦陷磨难的师生,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和校园,群情激愤,抗日救亡运动再度高涨。这时正值五月,项景文会同侯家声老师秘密出版了名为《熔炉》歌刊的油印小报,宣传红五月的斗争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面目。小报散发后,深得广大同学的支持,1939级陈吟茶同学主动捐钱10元(相当于三个月的伙食费),帮助

    解决印刷的费用;1940级胡元宪同学利用其哥哥的关系,将刻好稿件的蜡纸,偷偷拿到瑞安县政府兵役科油印。

    为了声讨日寇在瑞安城乡奸淫掳掠的暴行,唤起更多的民众参与抗日救亡,地下党员项景文同学动员音乐教师侯家声谱写了纪念“四一九”的歌曲——《四月的夜》,也称《四月风》,歌词为:这里是惨淡的江边,这里是茫茫的一片,记得是一个深夜,那是四月的夜,永远忘不了这四月的夜。江里的风啊,吹掉了故乡的美丽,但是,我们在这里生,在这里长,难道甘心让家乡沦亡?愿意做一世的牛羊?不,我们高唱反抗!反抗!把敌人赶出飞云江,把敌人赶出鸭绿江,要重新创造一个美丽的故乡。这首悲愤激昂的歌曲成为抗战期间瑞中新生入学第一节音乐课学唱的歌曲,不仅瑞中师生会唱,瑞城四隅也广为传唱。

    2005年8月,《温州日报》先后刊登《一首抗战歌萦绕心头64年,老人寻找当年词曲作者》和《“一首抗战歌萦绕心头64年”,引出瑞安中学抗战史话》的两篇文章,报道了平阳县一位75岁的老人杨乃杲64年来念念不忘、经常演唱当年他姑妈(瑞中学生)教他的抗战歌曲《四月的夜》,希望寻找这首歌曲的作者,后来在记者的寻访中,引出了一段瑞中的抗战史话。由此可见这首抗战歌曲在当时影响的至深至远。

    “四一九”瑞安沦陷,师生目睹家乡和校园惨遭洗劫,百姓流离失所,同学遭日军飞机轰炸罹难,大家深有切肤之痛和切齿之恨。项启椿、林杰、沈枢弟、曹金桂、潘剑霞、吕齐等学生,迫切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抗日意愿,为挽救民族危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侯家声老师的带领下,这些同学组建了瑞中歌剧队。歌剧队的名称有两层含意:一是将话剧与歌咏合二为一的简称,二是歌剧队还有“苦极队”的方言谐音,寓意为了抗日救亡,最苦也不怕。歌剧队第一次在仲容文化馆演出了抗日独幕话剧《吉夕》,剧情是:某沦陷区的抗日游击队利用当地一个“白皮红心”乡长的结婚机会,设下圈套,诱请日本鬼子赴宴,在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时,军民同心协力、里应外合,把喝得乱烘烘、醉薰薰的日本侵略者一网打尽。《吉夕》演出的舞台布景、道具、服装全由同学自己借来或亲手制作。在侯家声老师精心导演和全体演员的通力合作下,演出博得观众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歌剧队打响第一炮后,队员们信心倍增,李隐权、陈凤英等同学也加入了演出阵容。在唐唯逸老师的导演下,又编排了独幕话剧《晚香玉》,剧情是:上海舞女晚香玉利用其特殊的身份,与日本鬼子周旋,掩护抗日游击队活动,最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晚香玉》的演出再次获得成功之后,歌剧队又编排了《锄奸》《火炕》《小陈还愿》等剧本,或在校园搭台演出,或到仲容文化馆公演,揭露日寇的暴行,激发学生抗日救亡的热忱,增强民众抗日救亡的斗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41年暑期,侯家声老师组建了时代歌咏队,参加的队员有瑞中学生,也有小学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社会青年,大家冒着酷暑,顶着烈日,每天下午集中练唱《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黄水谣》等歌曲,还经常走到街头为民众教唱抗战歌曲。

    1941年8月,为了师生的安全,瑞中在陶山碧山寺创建分部。后因日寇飞机经常在温州、瑞安一带上空扫射、轰炸,而碧山距城区太近,仍然难保师生安全,于是在1942年1月撤销碧山分部,同时在大峃蟾背山先建造了三间单层的教室,再建造了两层的教学楼。校舍扩充后,大峃分部学生全部集中到蟾背山校舍上课,设置秋三、春二、秋二、春一、秋一各1个班级,教师大多来自城区本部。其时,瑞中分设县前卓公祠、西门节孝祠及大峃蟾背山两地三处,共有18个班级,875名学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瑞中大峃分部和附近的群益、个益、承文三所小学的学生,在群益小学操场举行了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会,大峃分部主任赵熙担任主持,音乐教员管孟颂领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抗战歌曲,李森南老师带头呼喊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抗战必胜!”七八百名中小学生声势浩大地上街游行,高呼口号,宣传抗日,最后在大峃区署门前广场上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宣誓、默哀,表示抗日到底的决心。

    在烽火漫天、硝烟遍地的抗日战争时期,面临动乱的时局,时任校长王超六认为:“值民族存亡之秋,海防前哨之区,职责弥重,应付倍艰,蚊翼邱山,时虞陨越,……深懔教育立国之大义,储材树人之天职。”他知难而上,勇挑重担,除竭力保证学生安全完成学业外,还殚精竭虑、不辞辛劳、苦心擘划创建瑞中高中部。因为当时温州地区除省立温中设高中部外,其他温属八县均没有高中,以致瑞安及周边县城的初中毕业生,都无法就近升学。经过王超六校长的努力筹措,1942年7月浙江省教育厅批准瑞中建立高中部,实行“三三”(初中、高中各三年)学制,升级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瑞安县立中学,成为温州地区第一所县级完全中学,招生范围扩大到平阳、乐清、泰顺、永嘉等县。

    1944年9月,日本侵略军占据温州,瑞安风声鹤唳,一日数惊,遭受很大的威胁。为了师生的安全,瑞中先搬迁至原陶山碧山分部,大部分学生按学校要求在碧山分部注册入学,上课不到一个月,战事再度吃紧,碧山很有可能成为日寇南犯必经之路,师生只得仓促解散。10月中旬,学校择定飞云江南岸的垟头常宁寺为临时教学场所。

    常宁寺为瑞安古刹,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5),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寺庙较大,三幢大殿加上偏房轩间有100多间。经过临时突击施工,因陋就简辟出教室和宿舍,除留大雄宝殿做佛事外,其余房舍均改为教学和师生生活场所,连四大金刚的前面和弥勒佛及韦驮的两侧空地也辟为教室,走廊兼作饭厅。高中教室在西侧观音堂内和旁边白马殿中,初中教室在常宁寺内,师生伴随晨钟暮鼓坚持上课近一个学期,正值学期结束准备期末考试时,瑞安第三次沦陷,师生星散,期末考试被迫取消。考虑常宁寺难以成为师生的安全场所,学校决定将本部迁至文成大峃。为了照顾不愿去大峃就读而留城学生的学业,城区本部暂时改为分部,日军去时坚持上课,日军来时师生疏散。

    在艰难困苦的抗战岁月中,瑞中先后避迁山乡僻壤,尽管环境极度艰苦,但师生同仇敌忾,琅琅的读书声和雄壮的抗战歌声始终不辍。1940年入学,在瑞中初中、高中共就读六年的蔡瑞庭校友在《艰辛的岁月,坚毅的奋斗》一文中这样回忆同学们的“苦读”经历:

    当时同学们的学习称得起“苦读”二字,既要熬过战火的熏灼,又要忍受物质极端缺乏的苦楚。我们读初一时课本尚能买到,读初二时便只能向上班读过的借了,到了读高中时借也借不到了。没有书,只能刻蜡纸誊印,学校里刻,老师动手刻,同学们也自告奋勇日夜赶刻。讲义太多,连誊印也来不及,有些课程只好由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我们边听边记。簿册大都是自己用毛边纸订的,汗手稍放久一点就炀了一片。钢笔、铅笔很难买到,铅笔削得象橄榄核那样还套在钢笔套里用。那时营养极差,同学大都面黄肌瘦,上午第三节课时本来已是饥肠辘辘,加上大量笔记,手酸臂痛,到第四节课时大都头晕眼花,有点支持不住了。同学们家里装电灯的不多,煤油也买不到了,大都在灯盏里放一二条灯芯照明。灯光如豆,凑得很近才能看清,常常把眉毛和头发燎去一片又一片,夜读名副其实地成了“燃眉之急”。尤其难堪的是,瘧疾、疥疮盛行,染上脓包疥疮,又痒又痛又脏弄得坐立不安,即使治愈,还是瘢痕累累,宛如挂了一身“纪念章”。许多同学在疾病的折磨下只得休学。面对这些困难,同学们都深知国难当头学习机会来得不易,绝大数都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拼命用功……

    在军民浴血奋战的抗战期间,一些瑞中人毅然投笔从戎,奋勇杀敌,有两位校友血洒沙场,以身殉国。一位是林凯烈士,1916年出生,1933届瑞中初中毕业,1936年考入南京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初为第13期“入伍生”,当年9月转为黄埔军校工二队学员。1938年9月,他主动要求上前线,提前毕业被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100军63师188团,历任排长、连长、团副兼第一营营长等职。他善于指挥,身先士卒,所率部队获得全军模范连队称号。1943年末,林凯率部参加湘南战斗,收复湖南常德县城。1944年9月奉命率188团第一营赴湘西南阻击日军,在湖南宝庆(现邵阳)塔下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一夜间即发生两次白刃战,连续打退日军4次进攻,林凯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当地县政府将其牺牲地“塔下山”改名为“林凯山”,予以纪念。2007年5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林凯为革命烈士。

    还有一位是瑞安历史上的第一个空军飞行员洪彦湜烈士,1910年出生,1930届瑞中初中毕业。1936年进空军航校飞行员训练班。抗战爆发后,他被分配到空军第8大队第19队任上尉射击士,参加过多次空战。1939年2月20日,洪彦湜驾驶战机和日本侵略军飞机在汉江上空激战,在机身受伤之时,他当机立断,抱着决死的信念,以自己的飞机与敌机相撞同归于尽,将自己年轻的生命贡献给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部在南京紫金山建造了航空烈士公墓,空军先烈洪彦湜的名字被镌刻在纪念碑上。

    八年抗战,瑞安县城先后四次沦陷,学校屡遭洗劫,据1945年 10月调查统计,抗战时期瑞中总损失(以当时价值)至少为633276元,其中包括校舍284065 元、校具187025元、教具1800元、文具图书仪器78291元、食米27295元、寄宿师生行李书籍54800元。

    1945年8月10日晚,瑞安《阵中日报》发出东京消息:日本政府通过瑞典、瑞士两个中立国向中、美、英、苏四国发出乞降照会,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师生闻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师生立即张贴标语、集会庆祝、上街游行。9月 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瑞安县举办庆祝抗战胜利火炬游行,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一起动手扎彩灯、做彩旗,在游行队伍中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热烈欢呼抗战胜利!”的口号。高三学生抬着亲手制作的坦克彩灯,在县前头、八角桥、南门等闹市区,用点燃的烟花塞进坦克的炮筒喷射烟火,游行队伍处处欢声笑语,师生尽情地享受抗战胜利的喜悦。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养儿防老与养虎遗患 下一篇:瑞安中学抗战史话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历史档案 百家杂谈 局外观史 影视书评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52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391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67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