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庐山游记
  • 管理
    作者:榆社王跃东 发表时间:2013-08-04 09:45:0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诗意的语言,别致的文字,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能感受到作者笔下那淋漓尽致的美景,欣赏问好。

      壬辰6月1日晨,我们团从宾馆出来乘观光游览车到庐山各景点进行游览。此时,天空正下着小雨。

      首先我们来到了因湖形如琴而得名的如琴湖。远望湖中,有曲桥、亭榭、花径。湖坐落于西谷,峰岭围抱,林深蓊蔚,景色幽雅。湖心立岛,曲桥连接,上缀水榭,绿水青山,相映成趣。空气清新沁人,浓浓的绿意,深浅有致,层次分明。水清如镜,把花草、竹木、山楼、亭桥的倒影都溶纳湖中,把绿色也凝结在了湖里,令人心迷,我不禁陶醉在这绿的怀抱和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我们走进了花径,这里有白居易草堂。草堂坐落在花径内一块开阔翠谷绿坪间,背倚茂密竹林,翠竹拂窗,青萝绿墙,白石桥道,环宅水流,门前潺潺碧泉注入荷池。南面古松老杉遮天蔽日,北面翠竹摇弋夹道,堂东西瀑布如练,流泉似琴,草堂就隐于泉瀑飞洒闪耀、松柏修竹推涌的绿云间。诗云:

      七律庐山如琴湖

      如琴湖里荡丝弦,情意绵绵望古轩。

      别问廊桥何处好,层峦倒影舞翩翩。

      吟诗入画当迷醉,妙趣横生沁碧天。

      胜过陶公无数在,此时孰愿步尘缘?

      仰望叠翠山峦,聆听万壑泉声,流云飘逸,山雾轻拂,百鸟和鸣,花香四溢。这一切自然美景尽在视听之中,真是个令人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步入草堂,就像进入画中。诗文书画,笔力劲遒,行云流水,琳琅满目,各具神韵而蓬荜生辉。当年白居易因贬来到江州,诗人怀着“归隐”与“兼济天下”之心,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琵琶行》《大林寺桃花》《庐山草堂记》等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徜徉草堂前,那潺潺流水,似絮语,似轻吟,似庐山的山山水水发出对诗人不尽的怀念之情。我面对诗人的塑像,低头沉思,想寻觅古人的踪迹。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千古绝唱就恍如昨日。于是,我向草堂中陆仓年老书法家购取以我名为诗的字卷,可惜诗不合格律,留下一点遗憾。诗云:

      七律白居易草堂

      白草堂中索梦思,痴心只问寺花诗。

      谁知小雨催莲露,蝶舞翩翩入月池。

      最喜茅庐长柳下,抛财购取我名词。

      有朝一日扬名世,正是人生志满时。

      从花径出来,我们来到了锦绣谷。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便是庐山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而故名。王安石曾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沿谷傍绝壁悬崖石阶山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但见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峻;怪松覆壁,泉洞缀岩,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走来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一块巨石横空而出,宛如悬在半空中的一座“天桥”。其实这里的无桥,曾是庐山大林寺悟道参禅之地。这里双崖对峙,涧中深不可测。相传金龙化桥、蓝光断桥救明太祖的传说,更平添几分神奇。而天桥之奇,尚不在桥本身。桥临绝谷,绝谷之内,多峭壁峥壑,层层刻剥,如堆如砌,蔚为壮观。此时不断有云雾从谷底涌起,恰似银浪翻滚,使人如入蓬莱仙境,顿生飘然欲仙之感。俄顷,一阵山风吹散云雾,锦锈谷、天桥又一一再现,更是风光异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美丽动人的传说,相映生辉,将我们带入了神奇的仙界。不禁诗云:

      七律庐山天桥

      独立天桥慑胆魂,金龙化作梦思中。

      明朝先祖今何在?千古流传百看空。

      道是悬涯从此断,奇峰异垒雾朦朦。

      人人长叹云霄好,白海茫茫遍地峰。

      我们一路尽情地欣赏着一幅幅画卷。但见奇石林立,形态各异,奇峰怒拔,气象万千。游仙石的仙踪渺迹,有的如白发老翁,有的若搏斗的双狮、扬鬃撒足的野马、翱翔长空的雄鹰,还有的像观音对台梳妆。沿小径而行,一座数十米高的孤石峰凌空拔起,伫立眼前。峰巅上有块巨石,酷似老人头,号称人头石。其容憔悴,形象逼真,连眉眼、皱纹清晰可见,维妙维肖。峰下一洞,名锦绣洞。洞中可容十多人,并有天然石桌石凳。洞外有一股清泉,常年不断地流入洞中,进入洞中有身临仙境之感。峰下缘崖西行,闻风而动,似“山穷水尽疑无路”,乱石中一块巨石横卧,形成洞门,这就是锦绣门。门窄且矮,仅容一人俯身而过。出锦绣门,挺胸抬头,顿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快意。门外竹隐深翠,四壁云山,别是一番天地。谷底有一溪,名锦涧。溪上横跨锦涧桥。过桥有一路直达天池山顶。小道蜿蜒盘旋,号称九十九弯。相传明太祖所修御碑亭中的御碑,便是经此道而上山。沿途道旁的峭壁上,石刻遍布,“白云天际”“烟霞深处”“半天”“天池”等数十处。其中要数欧阳修撰王守仁书的《庐山高》题刻,鹊名最大。无论是诗意,还是书法,均堪称一绝。黄庭坚读了《庐山高》后,连声称绝,并欣然题跋:“庐山之美,既备于欧阳文忠公之诗。中朝士大夫读之慨然。”今布满苔痕的巨幅诗刻,古意浓浓,栉风沐雨400余年,成为一种特殊的历史风景。

      随后,我们到了仙人洞。仙人洞位于“佛手岩”下,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这就是仙人洞。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内有石制纯阳殿。殿内立有吕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悦耳,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常流”的对联。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此处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艳。绕洞的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庄重而轻巧。内供太上老君骑牛的雕像。毛泽东写道“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更使这里名扬四海。诗云:

      七律庐山仙人洞

      仙人洞里吊凭栏,纵览云飞翠壁冠。

      一代伟人青史蔓,吕岩在此也思凡。

      蟾蜍石上苍松劲,八路诸神品月酣。

      吾辈今朝来问险,风光依旧梦如澜。

      仙人洞外乱云飞渡,右侧的观妙亭下有一块游仙石凌渊突出,奇险无比,站在这里可以观赏锦绣谷全景。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不仅是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炼,直至成仙。门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圆门旁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石松。石松凌空张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奇景。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这里有许多明太祖的神话传说,还有民国蒋介石、宋美龄、马歇尔曾到此赏月品茶的传奇,更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无不令人向往。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雨下的又小了,这对我们的观赏又是格外的恩赐。

      午餐后,我们外观了《庐山会议旧址》。曾几何时,庐山风云给中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今天我就站在这里,忧思不止,岂无感慨。之后,我们去观三宝树。三宝树是因三株古树而得名,两棵柳杉,一棵银杏。柳杉原名“婆罗”,是从西域引来的,银杏名为“白果”,有“活化石”之称。因为祖辈植树,孙辈才能结果,故名“公孙果”。三棵树凌空高约四十米,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因这三棵树在黄龙寺山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令人叹为观止。据树下巨岩上所刻“婆罗宝树,僧昙诜手杆”十字来看,三棵树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昙诜为大林寺创始人,东林寺高僧慧远的弟子。由三宝树沿林间石阶下行约300米即乌龙潭和黄龙潭,也是西游记拍摄场地,其中的秀美景色,令人神往。值得一提的是芦林大桥,在我们的行程中是没有的,由于走错路,我们得以观赏。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在雨中行走甚是爽快。芦林大桥高约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似发光的璀璨珍珠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而迷醉。毛泽东曾多次于湖中游泳。当年的情景,于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只是在林间,我们发现有形似碑的木柱,柱前有英文,不知何意,算是留下了一个不解的谜团。我不知道已经走了上千个石阶,十分劳累,腿脚好像不是自己的,好在天色将晚,我们回到了宾馆,一天的行程也到此结束。

      翌日,我们来到了含鄱口。这里是观日出、云海和庐山五老峰的最佳点,可惜天空中下着小雨,但依然在云雾中看到了庐山最高的山峰。山峰峻绝而伫立于云海。远望五老峰,像一位巨人仰天长视,惟妙惟肖。这时,“乍雨乍晴云出没,山雨山烟浓复浓”。只见白雾自谷中升起,越来越浓,越来越大,进而变成白絮、云烟向山岗涌来,攸忽间,峰隐湖失,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触,使我感到飘然欲仙,迷醉不返。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而逶迤的含鄱岭,处山峰、谷之枢,汇雾、霭、泉、湖之趣,盛享“遨游乐境”“纵览万千”之誉,像一座屏界屹立在云巅。它势如奔马,宛如游龙,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低舒的葱茏,山的静止,水的流动,云雾的变换,连为一体,精妙而奇绝。含鄱岭上有四处建筑。岭南口有一座四柱三门石坊,坊中镌有“含鄱口”三字,其左右分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伞顶圆亭,红柱绿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当年毛泽东在这里观望江山,更使人神奇而向往。岭中部有一座雕梁画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还有一座半隐的“忘归亭”。这组建筑,高高耸立在岭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显得格外和谐自然,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之境。漫步在岭脊上,北可望五老峰,东可瞰鄱阳湖,南可眺大汉阳峰,西可观林海,这便是游人若鹜之因,难怪自古文人骚客多在此吟咏。我也吟咏:

      七律庐山含鄱口

      含鄱口处望云霄,雾锁峰峦叹过缘。

      细雨朦朦今又是,谁说岭外水含边。

      遥知五老峰如画,恰似神人对上天。

      便问何时无海雾,我还到此眺轩辕。

      参观了含鄱口后,我们来到了三叠泉。三叠泉位于九叠谷,这里山峰陡峻,峡谷幽深,泉水三叠,故称三叠泉,素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我们乘览车在林中行进了一段路后,便开始登阶梯。听导游讲,来回两千多个石阶,且陡立难行,团中有不少人闻而止步。我是“不到长城非好汉”,苦于体弱,便买了个拐杖。沿着陡阶而下,双腿颤栗不止,深怕一个筋斗栽下去。我集中精力,百般小心,向下移动。偶尔停下脚步,擦擦汗水,并观赏风景。但见壁险山陡,直上云霄,而空中还有人骑着车在走钢丝,真是行行见状元。远眺山岭,我忽然想起了苏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再贴切不过了。此时,雨似乎又小了。但我身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了。我收回心神,继续向谷中行进。不知何时,我忽然听到了隆隆的水声,未谋其面即闻其声,好不快哉!我加快了步伐,终于到了三叠泉。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望,但见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羽,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瑰丽夺目,恰似银河飞来。瀑鸣如鼓,吼若轰雷;三垂舞练,落入深谷,蔚为壮观。飞瀑流经300余米峭壁,溪水分三叠倾泻而下,落差一百伍拾余米,乃奇绝而令人叹为观止。每叠瀑布各具特色,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正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在想,倘若诗仙当年看到三叠泉,该不会变成九千尺了吧。但“唐不过李仙,宋不过苏子。此泉来高处,亦复聊尔耳”也,岂不叹哉。诗云:

      七律庐山三叠泉(水帘泉)

      水帘泉景风光美,峡谷幽深瀑布长。

      年老体穷多止步,三千梯立陡心慌。

      更因山峻飞石望,雪鹭齐鸣震九方。

      不到长城非好汉,躬临过后累荒荒。

      三叠泉离谷底还很远,途中还有许多小瀑布、石桥、亭台。溪中巨石千态,引人入胜。我们四五个人,一直走到“聆涛”处,这与我的书《幽轩聆涛》有点异曲同工之妙,我很是开心,于是在此留照。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能问底,只得原路折返。

      从三叠泉归来,我们便乘车向九江进发。虽然在庐山时间很短,有许多景点未去,留下一点遗憾。虽然有一些不法商贩给游客下套而无情操,给庐山留下了瑕疵。但我仍然十分快乐。赏美景吟诗词,作游记获素养,其乐融融。有诗词为证:

      诉衷情庐山

      庐山细雨也朦朦,腾雾漫峦峰。几时天气独好,当问送东风。

      呼日月,望湖中,想飞鹏。谁知心意,仰慕江川,梦在云空。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皇城相府游记 下一篇:游井冈山记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48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386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61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