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原创文学_火种美文站
当前位置>> 火种诗歌网>>谈诗论道>>内容
作词偶得(续)
  • 审核管理
    类别:谈诗论道 作者:一色长天 发表日期:2016-05-28 13:03:56
    编者按:兵无定式,水无常形。我倾向于相信每个人都不止拥有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惯常之所以是惯常,必定需要一些非常作为对比。而词,应该具有更强的娱乐性,还是应该承担一定的纪实功能。在我看来,关键在于文字要有魂。花间之词,写到极尽处,有一股柔媚之魂。而入意之词,写到极尽处,则有一股天然浩荡之魂。而有没有魂最大的判别标准,就在于文字是否能让读者眼前一亮,内心一动。使自身认知的边界更向外延伸了一些,以致于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更为丰富的人。关于题目的问题,作者引用的那一段话与我的创作经历颇有相合之处。尤其是我的那些现代诗的命题。我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点出题旨,然后又不与正文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重复。我的现代诗会有一个题记。题记首先是把整篇作品的脉络进行一个提炼,然后题目又是对题记的抽象。于是,如果你只是单纯读作品,你会感觉到作品体量的宏大。而如果你读懂了题记和题目,你则会有一种拿到了一把近在眼前却被众人都忽略的钥匙,进而独自打开宝箱,不但窥其面、而且窥其里的窃喜。关于词境,我们见多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篇章。这其实只是一种下乘的写法。情感从笔墨中直接言明,就如同鱼离开了水。而让鱼能够活下来的方式,便是将其养在水中,为此你需要一个“池子”,这就是词境。词境的作用,便是以布局产生暗示。而暗示往往是纷呈的,所以词的旨归往往也不应局限于一个具象的片段,而是以一个整体的概念,使各种纷呈的暗示所产生的体悟拥有百川归海的可能。关于俗的问题,俗其实是一种文化,所谓风俗民俗。这种俗,我们也称之为接地气。词不是不应该接地气,而是词,在其本身建立在一种通俗而广泛的认知基础上的同时,还需要接引一些理念的高度,使得文字同时做到根深与叶茂。而这种理念上的高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见识或是见地。这和长天兄之前说的学养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吸收,比旁人更多更广泛地吸收,才能占据见识的高地。在更高的维度以及更宽阔的视野上来看待并描述一个问题、一件事,自然容易将读者从自身的已知引向未知,从而达到我之前说的“使自身认知的边界更向外延伸”的效果。而通常来说,真正悟道之人并不会对于学习感到厌倦或满足。不是因为我们通常认为的,觉得“学而不厌”是好学者的一种天然美德。事实上是因为,凡事接触过真理的人就会知道,没有一种滋味比真理时刻围绕在自己身边更让人感到幸福和充满力量。所以真到了那种阶段,学习的目的便是为了再一次地体验与真理贴近时的那种美妙滋味。而一旦再度尝到这种滋味,就会催使人更多地去学习与体悟。

     

                                          (五)

         词的命意一般而言,忌陋忌庸。然词的娱情功能更为明显,“词为艳科”在宋代一直被视为规范,因此沿《花间》一路的秦观被视为“词之正宗”。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学士词”,被讥为“要非本色”。词是情感的宣泄,词旨是词者思想和情绪的反映,宋人在“好色”与“好德”之间纠结,故词风上有了花间、婉约、豪放之别。其实就个体词人而言不可贴上婉约与豪放的标签,黄庭坚也作过“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沁园春)之类的艳词,李清照亦有“九万里风鹏正举”(渔家傲)之豪放词句。故我们因该赞同苏学士“无意不可入”的说法,在时代进步到当今,社会纷繁壮阔,更无需纠结,应随性而言,上下五千,德、艳、俚、正无可不入词意。但在表现手法上,我们还是要尊重词的规律,不可太直白,力求清空隐含、古雅峭拔,以险丽为贵,婉约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出意要有境。

                                          (六)

        “词以无题为上,文即题也。若有题者,实不得不耳,乃文所不能尽述其曲,以小题为照应也。使人未读已有几分暗揣,而词中机趣,隐然折射矣。词固当先有题旨,然究系大义,能者往往作毕而后加题,以为关照,收笔外意内之功。要之,题不犯面,简雅为宜。白石词极清空骚雅,而时有题面相犯,为人所讥,不可不知”。(《 半梦庐词话》)。词之妙,莫于以不言言之,其非不言,而为寄言。所以词题是一大为难之事,白之,透旨;虚之,离旨。所以前人大多不作题,留人想象空间矣。这也需要视情况而定,如词体本很空灵,这就要好好拟题,以便读者理解词旨。

                                          (七)

        “填词以形象景物系于辞语,于是有词境之说。若一味以情语说去,便失词体。然词境之造设,关乎人之天分、学养、识见、工力,亦犹画家笔下之远山近水、草树亭桥,无非画面所需。所异者,一语言一笔墨耳。画家运笔贵构思,词家曷独不然?”“词之制作不外得题、选韵、运思、构拍,但能平仄合律,其事毕矣。然则有高下之分何也?高手造境写景,看似全不关情,而实已寓情于景,使人读之不自知其缘景触情,为之感染,况乎字面琢磨,不著痕迹,读来皆天然好语,环诵不能忘怀,此所谓面与里也。而低者往往一句写景,一句言情,虽曰表里相生,已落下乘矣” (《 半梦庐词话》)。词之妙在于寄托,要借画面、情景来表达情绪,深于比兴意象。不似诗可以直抒胸臆,看似无要紧语,正是极要紧语;看似乱道语,正是极不乱道语;觉事异而情同,事浅而情深;写风月而言中意。故画面感应强,色香味宜无不俱。说白了,就是如作绘画,而不直接语,留观者想象的空间。词的魅力就在于此,不太白,留读词人去悟白。写词是艺术创造,读词同样是艺术联想与创造。

                                           (八)

        “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词外求词之道,一曰多读书,二曰谨避俗。俗者,词之贼也”。“ 填词要天资,要学力。平日之阅历,目前之境界,亦与有关系。无词境,即无词心。矫揉而缰为之,非合作也。境之穷达,天也,无可如何者也。雅俗,人也,可择而处者也。”(《 蕙风词话》)。词怕俗,所谓俗有三层含义:一为意俗,诸如因私利出忿语、因私怨出谩语、因私恃出狂语、因思艳出黄语等;二为境俗,如情景粗陋、画景袭旧、故作姿态、曲意献媚等;三为语俗,描头画角、喋喋不休、粗言陋语等,为皆俗。何以避俗,词者须有襟抱,心要清空,词才妥溜,须得胆识才有奇创。其根本在于学习和自我修养,“志学 ,有志然后有学,学所以成志也。学者诚以三百廿五为志,则温柔敦厚其教也,芬芳悱恻其怀也。人心既正,学术自明,岂复有放而不返者哉。若夫研穷事物以积理,博采文藻以积词,深通汉魏六朝文笔以知离合顺逆之法,入而出之,神而明之。海水洞汨,山林杳冥,援琴而歌,将移我情,其于斯道,庶有洽乎”( 《海绡说词》)。

    (待续)




    用户打赏列表
    关闭
       
    上一首诗: 闲论集合17:文字、内质、去向     下一首诗: 作词偶得
    阅读(5638)  分享     收藏(0)    投稿     评论(0)    编辑:塞宾的左手
    全部评论(0)
    关注
    作者:一色长天   拥有256篇作品
        标题     作者
    春雨阅113次
    醒酒阅108次
    诗十一首阅125次
    小城阅11次
    2024清明阅122次
    清明阅16次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获得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火种公益文学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火种公益文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3 huozwx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