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牡丹诗
  • 管理
    作者:榆社王跃东 发表时间:2016-07-19 11:18:54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当年的牡丹之歌,响彻大江南北,脍炙人口。今日品读作者的这篇”牡丹诗“,更是朗朗上口,余味醇香,不舍掩卷!阅文之时,感知作者不但是一位喜爱牡丹花之人,更是一位拥有博学才华的学者。通篇文章,作者用自己细腻感性动情的文字,为我们详细介绍从古至今人们喜爱歌颂牡丹之花的美好心情。自古以来,牡丹之花被很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写诗歌所赞美歌颂。牡丹之花是我们国家的国花,它象征着太平、富贵、荣华、昌盛!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阅文的同时,仿若身临其境漫步牡丹花海之中,牡丹花香萦绕满怀!感谢作者精心创作!推荐共享佳作!

    我是伴随着《牡丹之歌》成长的。那嘹亮雄浑而又美丽的歌声,不知倾倒了多少儿郎,更不知倾倒了多少窈窕淑女。那年我才11岁,正是幻想的年龄,充满了对牡丹的爱慕。

    我也曾到牡丹之都洛阳赏花。携着妻儿穿行于芬芳馥郁的花廊,簇拥着、领略着争艳斗丽的风彩,似在如诗如画的卷轴上浪漫行走,如痴如醉,不忍离去。那茫茫花海,姿态优美,缤纷绚丽,玉笑珠香,冠绝群芳。难怪乎国人把牡丹看作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看牡丹,见那硕大的花冠,仿佛看见丰腴的唐代少妇;看牡丹,看那艳而不俗的艳态,仿佛看见少妇高贵优雅的神情;看牡丹,看那各样的异彩,不仅使人想到牡丹仙子顾盼的回眸和飘逸的裙裾,却不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丑态。

    转来看去,自是流连,看不完的花,赏不尽的美,闻不够的香。花开无声,花落无息,鲜艳的花瓣或昂头或落入泥土,都只会在悄悄中幻化为一缕清香,围绕在玷污她的人的身旁。牡丹至花落都不肯枯萎,任凭萧萧的风雨将她引以为豪的花冠打落,或任凭炙热的炎炎酷光掠夺她的娇娆。那藏在中间的花蕊也会在春风中写出一首首用香馥谱成的歌,一瓣瓣的落红又孕育着下一个希望的花期。在这遐思中,仿佛踏入了仙景。各色的牡丹花海,厚厚的花瓣如珊瑚形状,让人浮想联翩。名为姚黄的牡丹,淡淡的鹅黄似娇还羞,令人爱恋不已。兰田玉、脂红、黑撒金、苹实艳等牡丹花汲天地之灵气而异彩纷呈,一团团一簇簇,让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而万紫千红红烂漫,真是壮观的人间美景。牡丹的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枫树叶,像大掌。几场春雨过后,来到这里会看见颗颗晶莹的露珠静静地躺在叶子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被柳风一吹,露珠从叶子上滑落下来,像小孩子在玩滑滑梯似的。或因灼光的强射,羞的低下了柔哞。尤其是那些绿牡丹,绿的格外娇,粉中透玉,像正在呀呀学语的绿衣孩儿,天真烂漫,颇有童趣。牡丹花虽有着各色争奇斗艳,但绿色的花却是非常的罕见,我是第一次看到,也是第一次听说。绿本是生命的本色,是最为普通的叶色。绿牡丹能以绿为花,是劳动者的结晶,是大众的花。畅游于园中,美丽与馨香,沁人心脾,使人仿佛置身于花的汪洋之中,而陶醉于花的芬芳,像在一个美丽的人间天堂上流连忘返……

    牡丹花硕大而香,有“国色天香”之称。正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绝艳丰彩。从清代末年至今,就被当作我国的国花。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誉满全球,也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颇为丰富,留传千古。?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的悠久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记入《神农本草经》。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中,已经出现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已进入了艺术领域。隋炀帝在洛阳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而广植牡丹,这是第一次被引进皇家园林。唐朝的牡丹开始繁盛起来,兴盛于长安。唐代特别看重牡丹,牡丹成了国运昌隆的标志,种植、观赏成为一种社会习尚。在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欣赏牡丹已十分普遍。据《杜阳杂记》载:“高宗宴群臣赏双头牡丹”。《酉阳杂俎》载:“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剧谈录》载:“慈恩寺浴堂院有花两丛,每开五六百花,繁艳芬馥,绝少伦比”。可见一斑。当时,刺激牡丹发展的原由,不仅被众多的人们所喜爱,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更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唐国史补》载:“人种以求利,本有值数万者”,正是“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宋代,牡丹文化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出现了一批专著。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等。欧阳修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成我国第一部栽培、观赏牡丹的书。难怪乎,他成了四月牡丹的司职男花神。而司职四月牡丹的女花神,叫丽娟,是西汉武帝所幸宫人。她玉肌柔软,吹气如兰,尝于芝兰殿旁歌《回风》之曲,庭中树花为之翻落,是谓“曲庭飞花。”而丽娟,后多被泛指美女。《洞冥记》载:“帝所幸宫人,名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 清孙枝蔚《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之诗:“封矦志愿何时毕,多用黄金取丽娟 。”便是对丽娟的歌咏。

    我赞美牡丹,色、姿、香、韵俱绝,花硕色艳,娇姿绰约,韵压群芳。而牡丹系列异彩纷呈,佳色迥异,有五百余种品种,愈来愈兴旺。著名品种有姚黄、魏紫、赵粉、二乔、梨花雪、金轮黄、冰凌罩红石、瑶池春、掌花案、首案红、葛巾紫、蓝田玉、乌龙卧墨池、豆绿等等。清程先贞咏“春烟笼宝墨,入夜看来难。恐奏清平调,杨妃砚滴干”,足见那时已有色与暗夜无异的黑牡丹。而江苏盐城便仓产的枯枝牡丹,竟然“奇在一放十二瓣,如果是闰年,就一定是十三瓣,而且枝干枯黄……一离开便仓,花即变种”,是多么超绝。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众人皆赞的花语。牡丹花型宽厚,是百花之王,有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的内涵;有生命、期待、浓浓的爱和赤心的付出;有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及守信的承诺。而这些,岂能是几句佳章妙辞所能尽情表达的。

    这也让我联想到了许许多多关于牡丹的逸闻奇闻的趣事和神话传说。当追溯的时候,记得在一个隆冬大雪飘飘的日子里,武曌下诏命百花同时竞放,以助酒兴。曰:“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谁都知道,各种花不仅开花的季节不同,就是绽放的时刻也不一致。紫罗兰在春天盛开,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在深秋争艳,梅花在严冬斗俏;蔷薇、芍药开在早上,夜来香、昙花开在夜间。所以,要使百花服从人的意志,在同一时刻一齐开放,是不可能的。但是百花慑于权势,竟违时开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武后大怒,便把牡丹贬至洛阳。牡丹一到了洛阳,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艳,锦绣成堆。这更气坏了武后,下令焚烧,不料,牡丹经火一烧,更是红若烟云、亭亭玉立,十分壮观。这是牡丹特有的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品格。而羞花贵妃甚爱牡丹,如醉如痴,以致于明皇作为宠爱之物把牡丹赐给了她的家族。还有蒲松龄笔下的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等等。尤其是毛主席,生前非常喜爱牡丹,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所有这些,都是牡丹的英姿赢来的,凝聚了多少情感?

    不仅如此,许许多多著名诗人、名家都留下了墨宝来讴歌。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千古绝唱描述了当时牡丹的盛况。此外还有“玉佩罥女萝,金印耀牡丹。”(岑参),“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王建),“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元稹),“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刘禹锡),“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姚合),“由来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风看牡丹。”(张祜),“牡丹愁为牡丹饥,自惜多情欲瘦羸。”(薛能),“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王毂),“每到黄昏醉归去,纻衣惹得牡丹香。”(翁承赞),“欲别未攀杨柳赠,相留拟待牡丹开。”(徐夤)。等等。而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不少牡丹诗赋,诸如唐舒元舆的《牡丹赋》、李德裕的《牡丹赋》等。宋人对牡丹推崇备至,不仅吟咏如海,如“最忆当年,沉香亭北,无限春风恨。”(辛弃疾),“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韩君问我洛阳花,争新较旧无穷已。”(梅尧臣),“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欧阳修),“洛阳春色擅中州,檀晕鞓红总胜流。”、“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看洛阳花。”(陆游),“家有洛阳一千朵,三年归梦绕栏干。”(杨万里)等外,还有大量专著,从而超过了盛唐。且游赏牡丹演变成乡风民俗,成为全民参与的活动,而成为诗文、绘画、瓷器、织绣、雕塑、宗教等领域的主要素材,由此而形成的牡丹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侧面。此外,元姚遂有《序牡丹》,明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有《曹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比比皆是,无可胜数而屡见不鲜。

    牡丹,是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产物。从古至今,牡丹发展在太平盛世。而今,牡丹适逢盛世,沐浴春晖,盛况空前。人们常常是在赏牡丹花会时,涌现万人空巷, 摩肩接踵,笑语欢歌的情景。万紫千红的荣光,如醉如痴的人流,汇成了欢乐的海洋。正所谓“国运昌时花运昌”,就是这一深刻的哲理。

    从古至今,炎黄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善良的民族,是爱好和平、追求所有美好向往的民族。传统的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被视为吉祥物,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的美好夙愿。作为后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继承传统而进行讴歌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捍卫她的荣光?前人已经指明了正确的航向,我们只有沿着这条路,勇敢地去行走、急走,甚至抱紧拳头飞快地跑起来…


     
    赞0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诗心如兰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桃花诗 下一篇:那惊艳的时光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走进四月阅248次
    走进春天阅35次
    人间烟火阅386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261次浏览

    热门作品

    2风过人微晚2021-11-01
    3悼念堂哥2019-04-05
    5如风摆渡2021-11-01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5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2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1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