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原创文学_火种美文站
当前位置>> 火种诗歌网>>谈诗论道>>内容
功能主义诗歌理论(之二): 美与作品的关联
  • 审核管理
    类别:谈诗论道 作者:新泽飞翔 发表日期:2020-07-30 21:14:15
    编者按:对于作者这一份类似于提纲的东西,看着确实十分费劲。但是确实传递出几个十分明确的观察。
    简单来说,确实创作的时候会遇到作者说的问题。一件作品对于作者自身的意义,往往高于一般读者。于是作为作者本身,至少我自己是这样的,我会从主观角度像看加密日记似的看一遍以前的作品,能回忆起不少所谓隐私;但同样再以客观角度重新看一遍,看看这些隐私是否能够被读者共情。如果不行,那就改。实在改不了,那就删除,成为不刊之作。因为既然发表,作品就是给广大受众看的。
    其次,作品发表出去,读者理解成什么样,作者是能掌控的吗?看作者能力和意愿。很多时候,作为诗歌,高级的作者会刻意地追求多解释性。这就是作者说的诗歌本体和审美主体。诗歌本体就是诗歌的文本本身,这是唯一的。而审美主体,就是读者的参悟,是多解释性中的其中一种、几种或全部。单纯谈文本,谈的是技术。谈解释,就是谈艺术。把技术结合着艺术来谈,那就是门道。
    美是形而上的东西,产生于实质,却又不可捉摸。既然固体可随处安置,液体需要杯具,气体需要密闭空间;对于不可捉摸的东西,以一种更为宽泛的形式来描摹,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了。就好像手心的流沙,你不能攥,越用力攥紧就越少。所以宽泛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技术不同的人,有的人就能宽泛而准确地把握住要义,有的人说着说着就跑偏了:明明一开始想说A,但顺手写出来的是B,回过头来补充A的时候,又牵连出来了C。这说明什么?对一件事物的洞察太多,以至于千头万绪。
    最后说一下物以稀为贵。这是一个伪命题。黄金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储量有限。以诗人为例,任何一个伟大诗人的最优秀作品集,都不超过其作品总量的5%。你不要横向比较,就纵向自我比较。李白95%的诗歌,相较于他自身最脍炙人口的那5%,都是次品。贾岛70%的作品都是佳作,但是作为一个苦吟派,每首诗都要改动100稿,如果每一稿都算一件作品,他的佳作率也就约等于5%。所以每个人手里就那么多的才华,每克黄金都是作者通过大量的淘金活动产生的。所以,不是因为省着用,美才显得稀少。而是美本来就稀少,就算你用尽全力,也就那么多。所以运用美的最好策略,是将毕生精力,尽可能多的集中在少数几件佳作上,以增添流传下去的可能。所以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拥有过滥用美的资格,于是这是一个伪命题。

        于美,这之前的著名或者不著名的人们都多有谈论;包括一些作品的评论者在内,感觉他们多喜欢以诗美、美感或以审美来谈论作品。于此,笔者关注的是:美是存在于优秀作品本身还是外在于作品的东西,而这无疑涉及到辨别美与作品的关系的考虑。

        于一首诗而言,假如它较为充分地表达了你内心曾经有过的某种情感以及情怀,大多数的情况是会让你感到欢喜的。这原因在于你内心的某种莫名(隐秘)的东西得到了现实的定位或者命名,并因此取得了现实的“合法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这与你有关;就此读者而言,辨认与表达的欲望已得到满足,这是那个作者完成的,也是替你或这位读者完成的一项“工作”。显然,完成是好的,喜悦也是真实的;而在这兴奋之上无疑会产生美感的花朵。这是“美”的所在,但也是外在于作品的东西。

        同样,以一件新产品为例。对它而言,无疑就是增加了一个或几个新功能而已,其本身无所谓美或者不美,那么,所谓的美无疑是来自使用者的一方(包含愿望的达成)。于诗也即所谓的诗美及其审美其实只不过是作品在它的读者身上的一道反光,仅此而已。笔者在此就此话题进行讨论的缘由,就在于这一道“反光”对于判断一首诗的好坏究竟起到多大的决定作用;许多的世界先哲、美学家阔谈的美与审美与一首诗歌究竟有多大的关联?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没有把“诗歌本体”与“审美主体”这两个不同关注领域混为一谈,或者偏重于他们能够谈论的一方。

        同此,不能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一首诗对我们做了什么?说到:挖掘心灵、提取心灵不过是一件艺术品或者作品的功能而已,而功能就将涉及到技术及其应用。对此而言,“美”是什么东西?应用的结果(某种原型心理被激发,在阅读者方面造成的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一种受作用而转化的结果)而已。其实质与艺术性考察、所探讨的作品本体越来越远。而这,是否与某种学术的浮夸与浮泛有关?

        容我在厘清(或者基本厘清)作品与美的关系之后,再谈点题外话。所谓“物以稀为贵”,我以为:美如果像铁一样随处可见、遍地都是;现实的各处都是金子的栅栏、格栅,金子的包边其价值也就可想而知。故此,我想珍视“美”的人不会滥用美,他们会节俭于“美”的使用。美同金子具有现实的稀缺性。


        另(附注):

        我所谓的功能主义诗歌理论不以之前的西方诗歌理论为蓝本;也不是另一种狐假虎威的西方诗歌理论的中国翻版。这里,我不反对学习西方或者他人有用的东西,但显然,光学习还不够;学了那么长的时间(搬了那么多的东西回来),我们总要拿出点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我对我的这个“功能主义诗歌”理论抱有信心、对这个“中国创造”感到自信。

    2020.07.27




    用户打赏列表
    关闭
       
    阅读(2775)  分享     收藏(0)    投稿     评论(0)    编辑:塞宾的左手
    全部评论(0)
    关注
    作者:新泽飞翔   拥有12篇作品
        标题     作者
    春怨阅6次
    春雨阅118次
    醒酒阅109次
    诗十一首阅126次
    小城阅11次
    2024清明阅125次
    春怨阅6次
    醒酒阅109次
    诗十一首阅126次
    2024清明阅125次
    清明阅16次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获得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火种公益文学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火种公益文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3 huozwx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