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生命之戏—《红楼梦》
管理
作者:王松忠 发表时间:2014-07-06 18:52:05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关于《红楼梦》的评价,世人似乎有一种狂热,用现今科学技术发达的手段它她搬上电视屏幕,无疑对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发展是一件好事,然而有了87版的电视连续剧,偏又要拍第二版,结果砸了锅。为什么?作者用理想主义的观点对两版电视剧做了评价。理想主义通俗点讲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它一定是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的,但并不排斥物质。原本人类的追求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追求,一种是物质追求。精神追求通过精神产品来满足,物质追求通过物质产品来满足。但是如今的社会,往往没有给人们树立起一种精神的追求,而是变相的、曲线的通过物质追求来满足精神方面的追求。作者在文中通过陈晓旭饰演林黛玉这个人物比较深透地对理想主义做了解读,怀念之余对当前演艺界的某些追名逐利现象含蓄地做了批判。欣赏荐读,问好作者! |
2010年,新版《红楼梦》在长达半年的拍摄之后终于在全国各大卫视放映。然而新版《红楼梦》非但没有赢来良好的口碑,却引来社会各界的舆论。有人对新版《红楼梦》做了这样的评价:场景像《西游记》,乐像《聊斋》,镜头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也有红学家纷纷指责,恶评如潮,批评背后,引人深思。 有人说:“新版《红楼梦》是一部用钱堆出来的戏,一部酷爱炒作的戏,一部缺乏理想主义的戏。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年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应该被赋予丰富多彩、韵味无穷的情趣。可是总有一些只知道牟利的文化商业者背离文化主题,迎合低俗的趣味,恶搞我们的民族文化。2012年春晚小品《荆轲刺秦》就对文化恶搞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恶搞,是对我们博大民族文化的亵渎。我无意说新版《红楼梦》的弊,在这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年代,我们无法改变现状,可是纵使人微言亦轻,但我还是要呼喊,我只是觉得:生命之戏,应该严肃。 2009年,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饰演者陈晓旭去世。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有点悲痛和惋惜,像初次看《红楼梦》时为黛玉的死而产生的那种伤感,时时泛滥。我并非庸人自扰,我是为陈小旭而感动,为理想主义而感动。 1987年,《红楼梦》在全国试播,一时受到了许多《红楼梦》爱好者的好评,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饰演者以极高的评价,称其为“黛玉的化身”。在大多数的人眼中,陈晓旭把曹雪芹笔下的多愁善感,缠绵悱恻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活生生的演绎出来,给观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很多人都愿意将她和林黛玉合二为一。可是又有谁知道,在一夜成名的时刻,年仅22岁的陈晓旭却没有顺势成为大红大紫的天皇巨星,反倒如贾宝玉一般,看尽繁华,翩然而去,淡去荧屏,在九十年代皈依佛门,研习佛法,后又在长春剃度出家,进了尼姑庵,取名妙真,像妙玉一样当起了尼姑,却于2009年在深圳病逝,香消玉殒,给世人留下一片惋惜。有人说:“她把戏当生命,用生命演戏。” 1984年,18岁的陈晓旭经过层层挑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林黛玉的饰演者。从1984年到1987年陈小旭和其他《红楼梦》饰演者一直在为《红楼梦》的拍摄工作而努力,尤其是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我们都知道曹雪芹对自己笔下喜爱的林黛玉有过这样的描述:两弯似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见,要将林黛玉这么一个多愁善感的角色的扮演好是多么有难度啊,但是陈晓旭凭借着自己的理想主义做到了,当别的女孩子都去休息的时候,她依旧捧着厚厚的《红楼梦》原著,背着台词,揣摩着人物心理,一坐就是半天。她悄悄演绎着平凡,默默释放倔强,无言的证明生命的顽强。 陈晓旭在1987年的回忆录长文《梦里三年》中说:我拥有无数个美丽的梦是从这里开始的……,三年的磨练使我们成熟而自信,但愿沧桑的人世不要磨灭了我们从前的一份纯真。我多么留恋四月的圆明园!留恋那盛开的桃花!那一条蜿蜒的小路!那些为选择一个理想角色并为此付出实践而苦恼的女孩子。然陈晓旭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真的“入戏”了,爱上自己的角色以致无法自拔。陈晓旭曾回忆说:“林黛玉已成为我演绎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后,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间,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是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我想《红楼梦》让我看到一个了非常精彩的大千世界,然后呢,它又向我把这个门关上了,我不能在演艺事业上有更多的发展,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由此可见她在黛玉身上不知下过多少工夫,倾注过多少情感。 陈晓旭一生完成两部戏,即《红楼梦》与《家春秋》,但她的名气却大过很多演了一辈子戏的演员。她在戏中所倾注的理想主义是当今拍戏功利化所不能比的,小到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倾注了多少汗水与苦痛。 尼采说:“爱一切用血写的文字。”我们说,爱一切用生命演的戏。趱行于现代化的都市,沐浴着灯红酒绿,我们是否会想起那个用生命用真情演戏的女子?那个充斥着理想主义的时代?恐怕是寥寥无几吧。在这个享乐主义盛行和娱乐炒作盛行的时代,我们渐渐偏离了自己文化标准,于是我们失去了单纯,变得刁钻圆滑,麻木不仁。 九零后的我很怀念陈晓旭,怀念那个充斥理想主义的年代,陈晓旭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依然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终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命之戏,应当严肃,呜呼,逝者如斯,“红楼”时代不在,用生命演戏已成陈迹,唯独留下的是戏子的告白: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一颗戏子的心 所以 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留着自己的眼泪
(西元二零一三年九月于江西农业大学经管院金融122班/王松忠 18146708784)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十指紧扣的温柔,是来生,你对我的承诺 | 下一篇:活出气象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7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3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32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9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66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72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66次
乡村的天空阅187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