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镜鉴·春泥
管理
作者:朗月 发表时间:2014-09-02 09:26:42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文章由两篇小文组成,(一)镜鉴,(二)春泥。(一)文中针对当前法律界的冤假错案进行了严厉地批判,尤以死刑案为最,幸有高院严格把关才得以幸免,未能甄别的尚有多少?因此希望杨乃武(和小白菜)、窦娥(冤)等典型人物故事不要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重演。(二)文是重点,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针砭时弊,主题明确,观点鲜明,文笔犀利,论据充分,批判有力,分析到位,尤其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和指明了方向,是一篇很规范的杂文。但是不知为什么,作者如此喜欢用分号(;),是顺手携带,还是写作习惯?使文章看去有损规范,希望作者在今后的行文中严加注意。荐读分享,问好作者! |
(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渉历八年苦旅,忧思等身的念斌终于脱离囹圄,重见天日;人们惊诧、喟叹;同情甚至愤懑;在社会主义法制的今日,竟会凸显此种怪现象,说明什么呢? 念斌的事例并非什么个案,我们不免回忆起当年轰动一时的杜培武事件就是佐证,杜身为公安干警,竟然成为惨杀妻子的凶犯被绳之以法进而锒铛入狱,那也是被当地“公检法”三家办成所谓“如山铁案”的;当然,其真正的幕后就是刑讯逼供、草率了结的暗箱操作;可怜杜培武的亲友因此经年累月,奔走呼号,沉冤几载;杜本人和亲属们都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重压力,最后,竟然等到真凶抓获,人犯坦白供出了了实情;方才证明杜培武是十足的冤枉;奈何,奈何?悲剧业已上演,舆论为之哗然; 牵动人心的念斌案何至于此,其要害就是:当地主管单位只强调单方面的“破案率”,片面维护司法机关的所谓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办案生硬、不细致,这堪为制造冤假错案的一针“催化剂”;在他们那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主要办案原则哪里去了?“切莫冤枉一个好人”的基本职业操守哪里去了?一件大案,人命关天啊!“杀人并非割韭菜”,这样浅显的道理,不知我们一些铁面的执法“大人”们懂也不懂? 这里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值得庆幸的,即最高法院尚“握有”最终死刑的“复核权”;可当高法首次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否定福建高院的“念斌案”死刑裁定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福建高、中两级法院依然不做细致排查、不缜密剖析案情,反而固执己见,依然报请极刑,好似必欲置“念斌”死地而誓不罢休;为此,最高法院无奈再次行使了复核权予以驳回,这道“免死金牌”使得无辜者幸免被冤杀;同时,也不免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亲力亲为,既然福建省院两度向最高法院提请死刑,高法均认为不当,就应派员督导此案,判定原委,不可使冤情绵绵无期,拖至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毕竟这里涉及一个司法程序的问题;只是慨然“念斌”案子扑朔迷离,几经沉浮,长达八年的岁月; 休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警察也不是神仙”之言语,加以搪塞,须知,你们的“过”堪为现代“冤情录”中的又一“翻版”;这正如案子终结后,一位资深的法律界人士称“假如没有高法两次将福建省院的死刑申请驳回,念斌早已被冤杀。”;手执法柄的你们可以潇洒飘逸过着神仙的日子,而念斌却理应堕入“黄泉炼狱”这才是正理吗?而你们正义何在?良知何在? “人为镜,可以正衣冠;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唯望我们的司法实践走向更加公正、更加规范乃至日臻完善,切莫让杨乃武、窦娥之类的奇案沉冤重新穿越历史走回至我们的现实中,倘如此,则国家幸甚、黎民幸甚! 大凡是爱花护花的人均熟酣精心育养之道,从培土施肥乃至勤勉浇灌,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且贯彻始终;也正是如此,才赢得那一片片芳华饱满,一朵朵艳蕊可人;而我们呢,常常将孩子们比喻为祖国的“花朵”,恐怕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包括全社会对此早已达成共识,一句话,孩子是明天、是希望,更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可是,推花及人,直面现实,我们又是一个怎样的境况呢? 镜头一:今年5月间,巴蜀某地6名初中男生为一点琐事而顿起波澜,进而大打出手,挥刀相向,直接酿成2死3伤的校园惨剧;忍看横卧于血泊里稚气未脱的幼小身躯;面对学生家长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的画面,我们的心也在为之颤动; 镜头二:湘南某地2名中学女生,为排遣心中压力,结伴至郊外野炊,竟然饮酒来麻醉自身,后双双误入相邻河中,顷刻殒命;为此,我们不免为之困惑,其后又倍感惋惜和神伤;我们不禁要发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她)们本该是家中的俏后生和乖乖女;本该是俊朗蓬勃、阳光向上、充溢着旺盛活力的莘莘学子;本应当无忧无虑、挥洒畅快,正处于生命中最弥足珍贵最令人回味的金色年华;奈何?娇嫩鲜花昂首怒放时过早凋谢、春之乐章弹奏序幕时戛然休止?难道不应该痛定思痛并认真思索吗? 是的,我们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可由于此方针乃建国后制定,且全面运用于六七十年代,盖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就是那一段时期突出强调了以“政治思想”为内核的德育观;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立即纠正了这种失之偏颇的做法;且在“德、智、体”的基础上添加了“美、劳”的内涵,即“德、智、体、美、劳”作为我们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南;但由于以后伴随形势的发展,相当长一段时期虽然仍从提法上将“德育”置于首要地位,可从实际观之;德育实质是在逐步的被推向边缘化;请看:从小学、中学直至高校阶段,政治和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的比重愈来愈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一个转型多元化的商品经济时代,社会上崇尚物质、膜拜金钱的思潮的冲击,曾几何时,一些家庭启蒙是在不间断的为孩子灌输“满分”意识,就很成问题;人所共知父母是一个人“生活道路”的“第一位老师”,这种负面作用谁能轻易改弦更张?当孩子一旦踏入校门,便随即深陷“文山题海”之中,在这里,“成绩”想当然作为师生唯一的一项“硬指标”,其余基本免谈、“诺诺而退”;当“只有最终考上重点学府,今后人生方可步入坦途”的话语始终在孩子耳畔喋喋不休的时候,家庭和学校于是最终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和默契,也就顺理成章最终催生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德育中的“时事”和“品德”作为知识点在考试中有所体现,也只能是充当“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而顾影自怜、形影相吊了; 何为德育?其重要内涵当然是思想道德等层面,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学生而言,则是为什么去读书?读书的目的和方向是什么?事实上,正是由于此方面的苍白无力,使得学校在“教书”方面颇有心得,在“育人”方面则走入“盲区”;试问,这样环境熏陶下来的学生只会成为分数的“奴隶”,而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只能由社会上、网络上一些消极的东西来填充;长此以往,出现看似寻衅斗殴、迷茫坠河之类的“怪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贵存良知,道德堪引领”;是否仍会被所谓跨世纪的“新新人类”讥讽为“虚无缥缈”和“一纸空谈”;可当此触目惊心血淋淋的现实映入眼帘后,你还指责吗?你还麻木吗?你还心安理得吗?鲁迅先生早年果决的弃医从文,目的就是来拯救国人日渐迷惘的“灵魂”,先生说:因为一个人如何健硕,怎样茁壮,也只能是乐呵呵面对羞辱当一个漠然的“看客”;唯此医身不如修心;而我们的孩子们,我们的下一代,当此“道德信仰被淡化”的时期,他们会被一些不良风气浸润吗?会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多少呢?面对自己的同龄同窗都可以致人死命;面对无处倾诉的彷徨,便可以自毁一生,这还不能让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乃至全社会振聋发聩,有所警醒吗?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正在对教育考试环节进行一系列改革并对“应试教育”启动了“破冰之旅”;这的确是“利国惠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唯望此项“系统工程”能够顺利展开并最终落实到位;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我们的远景充满美好,只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妍如繁花。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水调歌头》与苏轼命运——品诗词、说故事之六 | 下一篇:《燕子楼》与白居易催花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3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0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23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8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62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70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58次
乡村的天空阅183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