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经过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岁月的磨合,对于汉语来说,无论是人们的语言习惯还是字词含义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古代的常用字渐渐演变成了生僻字,按理来说这对我们读懂古诗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当我们翻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时,却不难发现我们读起来丝毫不费劲,感觉是那么朗朗上口,自然通畅,满口生香。
就让我在缤纷多彩的唐诗花海中随意撷取几朵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读来流畅自然,气脉相通,音调爽朗,流露出诗人旷达的胸襟与友情的诚挚;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音律和谐,不事雕琢,天然入妙,写出秋日傍晚雨后山中的美景,流露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依恋。这样的例句比比皆是,相信只要你喜欢古典诗词,对此都会有相似的感受。可以这样说,不要说是有很深文学功底的人,即使是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也基本可以不查字典,把一首首古代诗词名篇很顺畅地读下来,并理解它的基本含义。当然,要理解一首诗其深沉的言外之意,各人因文化、阅历等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而令人费解的是,我们竟然读不懂当代人写的一些古体诗词,甚至不理解它的基本含义。我们需要靠字典去查找诗中出现的生僻字,而某些由冷僻字组成的句子,读起来也非常拗口,甚至不知所云。我以为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主要责任不在读者而在作者。
有些爱写古诗词的人,以为别人读不懂的诗词才是高深的,他们以生僻字入诗为能事,甚至凭空臆造某些词,并颇为自得,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曲解。一首诗词的高深并不在于表面字词的玄虚,而在于令人百般咀嚼的言外之意。那些流传千古的古典名篇诗词,读起来都十分流畅顺口,在字意上也十分通达明了,并没有故作高深,令人费解之处。即使出现了个别生僻字,也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导致的语义变化,而非作者当时有意为之。这些看似人人可以读懂的文字背后,却往往具有十分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字面上的懂并不一定意味着真正读懂了一首诗词,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涵养。
学写古诗词的人,如果竞以生僻字入诗为能事,甚至臆造词语,让人读着拗口,不懂它的字面意思,这样写下去要想达到诗词境界的真正高深,只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如果读者连最基本的表面含义也理解不了,读得感觉有些别扭,又怎能有兴趣去进一步理解诗中更深一层的含义?为何放着经历千百年考验、人们喜闻乐见的常用字不用,而偏偏选择被那些渐渐被淘汰的、令人费解的生僻字入诗呢?学写古诗词,弘扬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应力避生冷字,力求畅达、通顺、易懂,要让读者感到面目可亲,这才是走向真正蕴含深邃的第一步。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拙见,意在抛砖引玉,愿与各位诗友一起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