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原创文学_火种美文站
当前位置>> 火种诗歌网>>谈诗论道>>内容
诗与非诗
  • 审核管理
    类别:谈诗论道 作者:子在川上曰 发表日期:2017-01-03 13:33:08
    编者按:文中提出的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并非“诗与非诗”,而是告诉人们,任何的独立判断都是基于某种不盲从、不跟随的判别标准所作出的划分。换言之,一个人但凡想要进行独立判断,必先建立一套专属于自我的判别标准。而这套判别标准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读者所认同,则决定了这套判别标准的深刻性。从大体上来说,我支持作者的观点,但是单纯的说概念过于空泛,好在作者还举了一个实例。而一个例子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例证多角度多维度有的放矢的来澄清问题。但我有一点要补充。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好多我们认为有缺陷的东西,它可能有更深层的缺陷以及更深层的优点。反之也是一样。我们认为好的东西,也同样有更深层的缺陷和更深层的优点。我们此时此刻的认定,在拨云见日之后,更像是一时的感想。在每一次认知升级之后,同一件作品在你眼里往往会有新的体悟。所以我不建议人们对某个类别作出过于明确的是非划分。因为这种是非划分在面对一些浅显明晰的案例时适用且合用,但在面对一些更为复杂与复合的问题时,就会变得莫衷一是。纯黑与纯白的东西放在那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并没有辨别与申明的必要。我们真正要辨别与申明的,是灰度。是那些黑白杂糅混合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时,我们还要辨别出它们调和而成的这种灰的程度。这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而这种辨别,是不可能用明晰的是非划分来作出切割的。

      我经常见到网络上有人在争论,你这样的诗不能算是诗,是非诗。因为它的表达形式是口语,而诗歌应当是大雅的。因为它没有韵律或者韵脚,而诗歌应当是可以传唱和吟诵的。因为它所表达出来的不是唯美,是丑恶和丑陋,而诗歌应当是美丽和美好的。因为它读来只是让人感到疼痛和伤感,不能引人积极向上,而诗歌应当是不能涉及到任何负面东西的正能量。因为它没有分行。因为它使用了标点符号。因为......等等各种理由,并且互相之间争吵不休。

      我一直认为,我们通过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感受、感知和归纳,把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拔高到一个精神的层面,或者哲学的高度,让我们读出不同的体验或者感悟,这样的诗歌才是真正的诗歌。反之,就是非诗歌。甭管你用什么语言用什么表现形式,甭管有没有韵律和韵脚,甭管你用不用标点符号,或者分不分行。

      在一首我们最常见的描写花儿的诗歌里,如果我们读到的只是一味地感叹它的美丽和高贵,它的价值无法估算。那么,无论诗中罗列的意象多么唯美动人,它也是非诗。除非这首诗歌能够让我们通过这些美丽的表象,看到自然界或者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么,它才是真正的诗歌。

      从去年开始,某不著名不走红的诗人开始著名,走红了。他所有的诗歌都只是反复地歌颂着某一个政治人物。其实,我也承认他歌颂的对象是个优秀人物,是个伟人。只是他的歌颂、赞美和咏叹,怎么看,都只是停留在一些空洞的漂亮话,停留在一些肉麻到了极点的赞美上。我们既读不到生活的味道,也读不出一点点让我们玩味、品味、思考和反思的东西。所以,不管他写得多么的漂亮和冠冕堂皇,不管他写的对象是谁,有多么地伟大,他写得也只是非诗。但是,如果他能够通过对伟人的一系列政治行为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的思想深处,闪耀出来的人性和光辉。或者,让我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开始了反思和思考。那么,他写的就是真正的诗歌了。

      为什么那些口语诗人随手写下的那些日常口语俚语,却也被我们称为诗歌呢?我的答案就是:那些分行的口语能够把我们最普通的日常生活,拔高到一种生活的哲学高度。我们读后,能够疼痛或者愤怒,不再麻木。我们读后,能够静下来来反思,反省。这样说吧,无论你用多么文雅,多么唯美的词语写出来的诗歌,如果我们从中读不出一些超出表象的东西,不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和反省,都是非诗。

      另外,看一首诗是诗还是非诗,还得看诗人写这首诗的手段和目的。如果你的诗歌只是你用来炫耀和装饰的盆景或花瓶,那么,无论你写得多么华丽至极,也不是诗歌。如果你的诗歌只是你用来讨好某个人,以此来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无论你在诗歌中,让自己的才华如何横溢出来,它也是非诗。譬如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老师的那首诗:“西南万里赤日炎,禾稻枯焦古井燃。星空顿洒总理泪,疑是茅台落九天。”他的这首诗前面所有对灾难的触目惊心的描写,都只是为了后面铺垫出温总理悲天悯人的眼泪。读了这首诗,你读不出对或者天灾,或者人祸所造成的灾难的任何反思和反省,只有对前来视察的温总理挥洒的眼泪的感激涕零。反复地读,你甚至还会读出一种感谢灾难,竟然让我们看到了温总理悲天悯人的光辉眼泪的荒唐感觉。所以,他的这首诗,还停留在既世俗又低俗的物质世界,没有把诗歌提升到一个真正的精神层面。这只是一首纯粹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的政治献诗,一首真正的非诗。

      同一个诗人,由于写诗的心境和环境不同,他的有些诗歌是诗,有的诗歌是非诗。比如我们的老前辈郭沫若先生前期的诗歌都是诗歌,他后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诗歌,由于只是为了政治避祸而写的,就是非诗了。还比如,我读过的很多口语诗人的诗歌,他们也不是每一首口语诗都是诗,同样,里面也夹有大量的非诗。

      至于标点符号和分行,那只是诗人为了各自表达的需要,所采取的一些辅助工具而已,不能作为评判诗歌与非诗的标准。在我十五岁那年,第一次读到亨利·米修的《我在遥远的国度里给你写信》,当时我读的是周国平老师的译本,他在那个译本里就全部使用了标点符号,而且跟散文一样没有分行。但是,我读了,也一直认为,那就是真正的好诗。




    用户打赏列表
    关闭
       
    阅读(4787)  分享     收藏(0)    投稿     评论(0)    编辑:塞宾的左手
    全部评论(0)
    关注
    作者:子在川上曰   拥有713篇作品
        标题     作者
    十九首阅149次
    诗四首阅114次
    25首阅146次
    迎秋阅115次
    远和近阅63次
    十五首阅193次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获得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火种公益文学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火种公益文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3 huozwx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