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原创文学_火种美文站
当前位置>> 古诗>>古词风韵>>内容
五古 即墨天井山
  • 审核管理
    类别:古词风韵 作者:天心洲人 发表日期:2019-08-01 16:53:00
    编者按:注释细致详尽,令人对诗理解更为全面。

    兀井承天水,

    墨溪汭贫家。

    黑虬答庶母,

    “老李没尾巴。”

     

     

    注:“即墨”因古城地临墨水河而得名,现系青岛的一个区。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也有“千年即墨、百年青岛”之说。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

    天井山(也名龙山)位于即墨城东约5公里处,蓝鳌公路南侧。天井山海拔不高,因山顶天然形成一口直径约10米,深约15米的深潭而得名。潭壁陡峭深邃,大旱不涸,其形成之原因今仍为一谜。井的正北面建有龙王殿,殿中供奉就是在齐鲁大地、河北、东北等地区被广为尊崇的黑龙王—“没尾巴老李”。

    “没尾巴老李”的传说,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在齐鲁大地都把“没尾巴老李”作为行云布雨、佑护百姓的“龙王神”,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后来因为山东人“闯关东”,把这一民俗带到东北,又赋予了其更广泛的空间和内容。

    据传很早以前,即墨龙山下有一李姓人家,其妻在墨水河边浣衣而怀孕,生下一小黑龙,因父亲的闪失而被削去尾巴。小黑龙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天井”,后又远飞黑龙江(据传,原名为“白龙江”)战胜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亲切地把这条黑龙称为“没尾巴老李”。后来人们就把这条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龙江”。思念家乡,缅怀父母是即墨人的传统。“老李”因镇守黑龙江公事在身,平常无暇回家探望,却定会在每年六月十三回家给母亲上坟。由于时间紧迫,来回都是电闪雷鸣、急风疾雨……直到今天,每逢这一天下大雨刮大风,人们还会说:“秃尾巴老李回家给老娘上坟来了!”在东北黑龙江,只要有船过渡,首先问问有没有山东人,只要有山东人,风刮的再大,船也平稳过江。因为“老李”是保佑家乡人的。

    现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天井山庙会,也是这天是“黑龙王”的生日,赋予其丰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内涵和美丽的民间传说,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用户打赏列表
    关闭
       
    上一首诗: [满江红]吟羊头崖烈士碑园     下一首诗: 减字木兰花
    阅读(1683)  分享     收藏(0)    投稿     评论(0)    编辑:细影
    全部评论(0)
    关注
    作者:天心洲人   拥有515篇作品
        标题     作者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获得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火种公益文学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火种公益文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3 huozwx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