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钺征商纣,修德试井田。
携婴平叛逆,吐哺待达贤。
都洛描心血,扶成尽谨恮。
期七识首圣,礼乐定中原。
注: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历代皆有修葺。被尊为儒教祖庭。现为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在灭商时,周公就是武王最得力的帮手,“秉大钺”。二年后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顶住各方压力,登位替成王主持国家大权,代为处理政务。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并制定了治理国家的礼乐典章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以德、礼治国开创了先例。七年后归政成王,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井田”:即周公倡导和实施的一种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但要交一定的贡赋。有一定乌托邦式的理想成分。
“吐哺”:指周公怕怠慢天下贤人,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后人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都洛”指建都洛阳,“都”作动词用。“扶成”指辅佐周成王。
“恮”:[quán]:谨慎。
“ 期”[jī] : 一周年,一整月:~年。~月。 “期七” 指周公辅佐周成王整七年。源自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中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