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喜欢拼用古人留下的辞藻,使作品显得非常古样。但往往一眼就能区别,原因在于语态和意象的拼接没有原生貌的流顺。
对于语态的流顺,需要很高的语言理解能力和一定的使用技巧。这里使用技巧可以不是很高,但语言理解能力却一定要很高,否则根本无法判断语言的流顺程度。
对于古意象的理解,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有了落差。不久前一个唐朝地宫中物品和清单的发现,令人知道原来考古界对很多唐朝物品名称的解读是错误的。两个意象的组合会诞生多少个背景副意象?三个四个的组合呢?一些著名的古诗词作品会因为历代的唠叨而保留了部分背景副意象;一些古今相同意象的背景副意象应该也会有些不同。没有了这些背景副意象,也就失去了联想。
语态和意象之间也是有关联的,意象有变化,语态就要跟着改变。而锤炼这些古意象,古人自然有优势。或者说,原创者有优势。
曾经看过某名士的部分作品,意象的古化纯粹得令人震惊,但言语接合的碎片化也令人看着极度郁闷。当然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从古作整体改编而来,于是疑惑顿解。由于意象的前后转移,而使语态产生碎裂,甚至意象本身也产生了问题,可惜其人不知。
如果多注意的话,会发现有些文字一般、内容有些空洞的作品,语言的流顺度却远高于绝大多数拟古作品。如此看,他们的语言掌控能力还是有高低的。或许说,讲自己的话比学别人的样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