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寻访“抬杠街”
管理
作者:石荣臻 发表时间:2015-03-21 16:28:35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抬杠本来是人们为一件事各持己见争吵的一种行为,但山东省莱芜市南下冶村,抬杠却成了人们相互辯诘的智力游戏;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长期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抬杠在某种过程上固定为一种村落记忆。表达出一种思想情感与地域认同观念,并最终形塑成了一种人们认可的村落性格,也成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文化记忆。作者的文章为读者推荐了一种悠久地方特色文化,值得一读。欣赏!期待着更多好作品! |
钢城区颜庄镇南下冶村有一条“抬杠街”,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缘于编撰钢城区域文化通览之“民间文化”,涉及到“抬杠”,一个炎热的午后,我走进了南下冶村,寻访“抬杠街”。 行走在宽敞整洁的大街上,粉刷一新的“文化墙”,使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街头一树荫下,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打牌、聊天。我凑上前向正在闲聊的老人搭讪,“大爷,这街是‘抬杠街’吗?”一位老人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你来抬杠?”一句话问得我有点茫然,我不好意思地说:“不,我不会抬杠。”“不会抬杠,你来抬杠街干什么?”老人一副不依不饶的气势,弄得我十分尴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哈哈哈,跟你开玩笑,莫当真!”见老人释怀大笑,我才道明来意。 老人非常热情,详细向我介绍了“抬杠街”的来历和有关抬杠的一些趣事。 脚下这条街,以前就是村里最古老、最宽敞、最繁华的街,街的北端有一个十字路口,地势平坦开阔,类似于现在的“文化广场”,是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过去,村里没有现在的电影、电视之类的娱乐设施,村民的娱乐活动除了推骨牌和下土棋,就是拉呱和唠嗑。一些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嫌拉呱、唠嗑不过瘾,就聚在一起抬闲杠,你来我往,激烈辩论。有时一个人对一个人,有时一个人舌战几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吐沫星子满天飞,把对手辩得无话可说才罢休。抬杠的场面,气氛热烈,抬起杠来,经常会顾不上吃饭,甚至还会影响了下地干活。时间长了,“抬杠街”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一个外地的锯匠,也喜欢抬杠,听说南下冶“抬杠街”后,专程赶来抬杠。锯匠挑着一副工具担子进了村,“锔锅——锔盆——锔大缸”一进村,锯匠就吆喝上了。由于正值秋忙季节,村民们忙碌着收种,没有人出来应声。锯匠吆喝了几声,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街头玩耍,就上前逗小孩玩。小孩问锯匠:“你能锔什么啊?”锯匠自豪地说:“我什么都能锔!”小孩想了想说:“俺家的‘牛索头’断了,你给锔锔吧?”锯匠一听就懵了,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说:“牛索头是木头的,我不锔。” 小孩反问道:“你不是什么都能锔吗?”“我是说铁的和瓷的什么都能锔。”“那你把俺娘崴断鼻的绣花针给锔住吧。”小孩说着,就要往家里跑,锯匠见状赶紧说:“忒小了,我可锔不了!”小孩停住说:“是忒小了,大的你能锔吗?”“是的!” 锯匠又来了信心。小孩接着说:“俺爷爷耕地把犁铧折断了,你给锯起来……”话还没说完,锯匠就目瞪口呆了,心想一个小毛孩子都会抬杠,甭说大人了,挑起工具担子头也没回就灰溜溜地跑了。从此以后,南下冶“抬杠街”就更响名了。 抬杠,在南下冶村人的心目中就是“说着玩,看谁的智力好”。不是一种无理取闹,而是一种“说话的习惯”,也就是俗话说的“挑理”。无论什么场合,只要有合适的话题,什么内容都可以抬杠,不分男女老少什么人也可以参与。比如甲说东,乙便说西;甲说白,乙便说黑。甲有甲的理由,乙有乙的根据。抬杠关键是要会找“杠眼”,并且能言善辩。有时既要正说,又要反说;既要讲真理,又要讲歪理。正辩、反辩、巧辩、诡辩,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使对方无言可对就算赢了。 南下冶人生性和气幽默,自古就爱抬杠,过去“抬杠街”一年四季抬杠的人都要夜里十点多才散伙。社会发展了,抬杠也有了不少讲究,比如抬杠的场所、对象、内容、用语等都有了一定的分寸,也就是说抬杠更趋于文明、和谐了。 “抬杠街”里走一遭,长见识真不少,收获最大的就是征集到了很多精彩的抬杠段子。闲来细细品味,精彩的抬杠段子也有规律可循。大体有类比型、谐音型、移花接木型和正理反说型几种类型。 类比型,就是用类似的事理反驳对方。比如,甲说:“母鸡剪了翅膀就会不下蛋了。”乙便反驳说:“我不信,怎么没听说剪短了头发的媳妇就不生孩子了?” 谐音型,就是运用谐音变换主题反驳对方。比如,甲说:“买东西要小心,可别买了假货。”乙便反驳说:“那要看什么货,要是甲(假)鱼,你该买还得买。” 移花接木型,就是通过故意转换主题驳倒对方。比如,某人肤色很白,在谈论此人为何肤色白时,甲说:“他整天坐屋里风不吹、雨不淋、日不晒,能不白吗?”乙便反驳说:“我不信,那煤炭不知在地底下埋了多少朝、多少代了,怎么挖出来看看还是乌黑呢?” 正理反说型,就是用与主题相去甚远或完全相反的话题反驳对方。比如,甲说:“吃菜要喝汤,营养都在汤里。”乙便反驳说:“我才不信,我光见你吃咸鸡蛋,怎么没见你喝腌鸡蛋的汤?” “抬杠街”流传下来的精彩抬杠段子,最大特点就是一个“辩”字,当然这种“辩”并非因双方间存在矛盾而发生,而是在比较平和的氛围下,针对一个比较随意的话题,在“辩”中“挑理”。从这一点上说,“抬杠街”里的抬杠是一种淳朴的民间文化,值得发扬和推广。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投资 | 下一篇:厚道和厚黑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21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30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18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45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59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68次
沉醉的季节(散文 修..阅157次
乡村的天空阅181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