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走访古村落(七)——东湾村
管理
作者:榆社王跃东 发表时间:2015-05-02 20:47:04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规范化立在必行,城镇一体化也是一种趋势,作者笔下的东湾村就是其中之一,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生活的更舒适安宁,把美丽乡村建设也纳入了法治化轨道。就如作者所写:“随着东大街的延伸,老人从大局出发,开导乡民,把这块地方迁让出来,没有丁子户,没有刁难民,是多么的不易,值得我们赞扬敬佩。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值得肯定。”这也体现了农民思想的进步,顾全大局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欣赏,期待更多佳作! |
在我的生活圈里,提起东湾村,多数人只知道北寨乡的那个东湾村,却不知道县城身边咫尺之处,有着与板坡村唇齿相依的东湾村。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很想去看看。尤其近年来,看榆社县城的发展趋势,向南因化工厂所处之地,环境堪忧,居民都不愿选在那里;向西为铁路、浊漳河、大山所制约;向北已被大山所阻;向东发展成为最好的选择,且这里山丘平缓,仪川河清澈,环境宜居,所以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中,东大街的延伸,东湾村正处要口,势必征迁。去年,该工程就已展开,东湾村的古址即将清除。于是,我与6位文友,于4月28日下午,抽闲来到了东湾村。 首先,我们来到了东湾村脚下的枣林里。枣林虽然未绿,却透视着久远迹象。要知道,在民居里,裁植枣树是必然的。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有两位老人应约早已等侯在那里。一位是著作自传体《苦乐人生》的退休员工,一位是对家乡倾注了无限热情的退休返乡者,均当过教师,皆为田氏后嗣。听他们讲,东湾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都沉寂在记忆里。起初,均为田姓,来自太谷,有三十多户。除外迁外,今有百余人口,且杂姓而居。我们在其带领下,沿小卵石铺成的古径,向山上走去。 我们边走边看边听。但见山高数丈,围成宽约百米、深约数十米的半湾,形如“凤冠”或“藤龙椅”,把窑洞和土房揽在博大胸怀之中。老人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出了不少人才。曾出了两位副部级高官,之外象富商、科级干部等,有很多。先前,在一院中,曾同时住着十三户,和睦相处,且冬暖夏凉,像是个世外桃源。曾设三官庙,香火供奉不绝。一位老人说,他曾多次撰写文章、测绘古遗,并奔走呼吁,梦想把这块地方加以保护而开发,却始终无果,甚是遗憾,可见其对故土的眷恋及丰沛的感情。每到一处,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石一洞,打粮场,古扇车,都能回忆起当年的许许多多故事,可见他们对这块地方是那么不舍、是那么难忘。而今,随着东大街的延伸,老人从大局出发,开导乡民,把这块地方迁让出来,没有丁子户,没有刁难民,是多么的不易,值得我们赞扬敬佩。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为他们走向幸福的生活而高兴。因征用,有几户还住着老窑或破屋的居民,拿上政府的补偿款,必将过上更好的生活。此时,看见一棵桃树,正在湾里争艳。那粉红色的花儿,就像村民的笑脸,令人欣喜。 我们一一观看了十多处坍塌不堪的古窑洞,又观看了数间破败的房屋,观看了残存的院落、门迹、石阶,听了村民留有影像及过去的一些故事后,从枣树、槐树、杏树、花椒树间穿过,登上了山顶。从山顶向四周环望,一览无余,可观县城新貌。向南望,正与南山上的文峰塔,遥相呼应;向东西望,一条宽阔的大街,正往这里连接;向北望,仪川河正从绿树间涓涓流淌。一片美好的未来蓝图,正悄悄地来到身边,多么向往。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宽阔的街道,往来的人流,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多好。不远处,隆隆的挖掘机、翻斗车正在忙忙碌碌,偶而传来笑逐言开的笑声。我从山顶边缘的酸枣树上,拨下一面粉红旗,不禁舞动起来。山风徐来,风铃声飘然入耳。一看,不知何人,在百余年的枣树上,挂着三个风铃,令我惊喜。我走到风铃边,不禁轻轻地摇摆,铃声响遍了山野,该是祝福之声。 下了山,我们走访了八十六岁的一位老人。老人的家中看起来虽较为寒酸,却正玩着麻将,甚是悠闲。他给我们讲了日本人侵占榆社城的一些故事。他说,日本人和汉奸都住在邻村连家庄,炮塔安在文峰塔上,炮弹打向东湾村。且讲到,在攻打榆社第八中学即今望见的榆社中学时,东湾村山顶上还挖有战壕,只是记不起来是八路还是日本人挖下的。他还给我们唱了一首歌谣:三月十三刮大风,日本人占领了榆社城,炮塔安在南台根,炮弹打到了东湾村,村民掂盆扬碗跑到石栈村,一块石头拌倒了脚后根。诙谐的语言,丝毫不掩饰其恨透了小日本的心情。使我们颇有感慨。 离开东湾村时,村民们讲了他们的心愿。虽然厚重的古村即将湮没尘封而渐渐消失,只盼通过的这条街道,起名为东湾街;所在的居民区,称为东湾区。好让未来,给后人留下一点点记忆。这小小的要求,应当给以满足。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燕子 | 下一篇:痴心不改二十年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乡之念阅42次
袅袅炊烟,乡村记忆的..阅54次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64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47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85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86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89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91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