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淤泥笔记:皖南摄影采风
管理
作者:一恩 发表时间:2016-11-22 22:13:04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摄影、采风、旅游,三者合一,是净化心灵的一个过程。 小编也很喜欢这样随性的放松自己,把自己跟大自然完美地融合,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给心灵带来的震撼,同时按下快门保留美好的瞬间,经年以后,那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感谢一恩老师的分享,问好老师,冬安念暖! |
“采”——摘取、搜集的意思。如采撷、采摘、采伐、采购、采掘、采写。 “采风”?采什么风,骚情! “风”可多了,除了东西南北风,还有风流,风光,风尘,风骚,风情,风尚,风度,风华,风采,风格,风物,风月,风姿,风险,风化,以及风云变幻,风云际会,风流倜傥,风烛残年,风雨交加,风起云涌,风韵犹存,风声鹤唳,风华绝代,风雨同舟,清风明月,春风得意,仙风道骨,血雨腥风等等…,还有呐!说累了。 其实“采风”的原意很简单,就是指搜集民间歌谣。 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所以采集民歌的活动称为采风,中国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由于执政的统治者为巩固自身权益,也需要体察民情,而最适宜于表达人们感情的歌谣,自然是观察民情的好资料,因而统治者十分注重通过采录歌谣来了解民众情绪。 “摄影采风”,就是确立一个摄影的主题,到城市、乡村或大自然中去采集拍摄和主题有关的素材,比如是以风景为主,还是以人文为主?以城市风光为主,还是以乡村风情为主?大家把这种形式和活动称之为摄影采风。 实际上,摄影采风纯属中国摄影界自造的一个词,缘起于早年新闻摄影被官方、半官方所垄断的时期,那时的摄影人无形中会表现出“体察民情”般高贵,渐渐演化成为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高大上”。这个属于一种自我优越,闲情逸致、酒足饭饱后的采风行为,如今看来有些可笑, 如今数码照相机普及,泛滥到“脚踩扑碴”的程度,摄影已经平民化,“采风”和“左牵黄,右擎苍”一样,不过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意张狂一下的业余爱好而已,那些高大上们,要么潜入民间,要么就歇歇吧。 2016年11月18日,我等老头、老太,披挂21世纪大学生的身份(当然要后缀老年大学),挟带摄影提高班的激情,驾驭笑看秋风扫落叶的豪气,也要去皖南采一采“风”啦。 皖南,这个梦境中的地方,都知道那里林深木秀,也知道徽州民居古韵隽永,深秋已至,喧闹的一切仿佛沉寂下来,大山五彩斑斓,小溪婀娜多姿,村村落落掩映在金枫红叶里,那山、那水、那民居,在云缠雾绕下,降落在同一幅画面之中…。 一阵闹铃响,五点多钟,我的梦醒了。 早上六点,放下行李,找好座位,启动,松手刹,抬离合,踩油门,出发啦。 旅游大巴一路南下,过宿州、合肥,从铜陵过长江,路过九华山,走进黄山风景区,一路有云有雾,有风有雨,黛山红叶,古树茶园。黄山周围的许多地名听起来软软的,但是又不像江浙一带那种水灵灵的软,安徽的软多少有些青涩涩的味道,如徽州、休宁、绩溪、祁门和歙县等。 “采风”第一站是休宁县的木梨硔村。由于道路的原因,大巴车要转小面包车,小面包车再转徒步,才能到达山头上的木梨硔村。 百度云:木梨硔村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该村生态绝佳,地形独特,地处山脊,三面悬空,徽风浓郁,被誉为“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近几年来,木梨硔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吸引了一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欣赏风景。从对面的山上可以看到全村风貌,景观非常优美,云海之中的木梨硔犹如仙境一般。为了给摄影者提供方便,在最佳拍摄位置,还设置了观光平台。 爬上1000多米高的木梨硔村,山路弯弯,遍地泥泞,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背着个相机包,一个个累的灰头土脸,汗流浃背。好在年轻时都受过艰苦的磨炼,偶尔的踉跄依旧埋藏不住昔日的矫健身姿。一位老弟更是表现出伟大的创举,夫妻二人一步两挪三喘气,居然硬是把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子搬上山,愚公穿越,令人起敬肃然。 到了山顶,天色已晚,四面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木楼木屋,挤挤插插三、四个人一间,室内当然也不会有洗手间。山头小村穷乡僻壤,没什么娱乐,想花钱也找不到地方,剩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喝酒,四十多人分成四个家庭,一番推杯送盏。一阵子天南海北大侃,桌上只剩下剩饭残羹,大家变得一半是亲戚,一半是朋友。席间,一学友回忆起当年,冲胶卷时用的红灯就是一根使劲吸红的烟头,这令所有早年玩摄影的人都产生了认同感,甚至有些怀念那个物资贫乏但夜不闭户,令人唏嘘不已的年代。 我们的诚心感动了苍天,下半夜,云悄悄的散去,月亮慢慢地升起在寂静的夜空,清澈澈、明晃晃,预示明天是一个大好晴天。 第二天凌晨,五点起床,一行老男老女爬到对面山上的观景台去拍片,到地方一看,三脚架已经塞满,一群南京崽儿占据了所有的拍摄机位,早已没有了插镜头地方。 这儿的景色的确很好,云缠雾绕,秋山村舍时隐时现。可是也有局限,就是在这个位置拍摄,景物和角度几乎固定,靠的是运气和人品,遇到好天气,好光线,就有好作品,遇到阴天下雨,只好改日再来。同一时刻,大师拍,精彩不到哪去,菜鸟拍,也差不了太多。由于这里的名气大,所以不知多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朝拜,网络上的木梨硔照片多的铺天盖地而大同小异。 “采风”第二站,祁门县牯牛降景区。牯牛降的核心区面积逾10万亩,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以雄、奇、险、秀著称,最高峰“牯牛大岗”,海拔1727.6米,与黄山、清凉峰同为皖南三座高峰。 牯牛岭景区比较成熟,景观、栈道等设施修缮的整整齐齐,但是好像游人不多。我们到的时间是星期六上午,按常理应该是人头攒动的日子,可是,我们从来到走二、三个小时内,一共只看到三辆旅游大巴车,我在景区峡谷里走了很长一段路,没见到一个人。在所有景区人满为患、摩肩擦踵的今天,这种情况倒是很罕见。 连续两天的长途奔波,早起晚睡,上山下山,的确有些疲惫,有几位老哥甚至说,以后这样的活动再也不来了,其实这只是暂时的想法,像我们这种年纪,每一次出行都值得十分珍惜,要克服家庭和自身的许多困难,说白了就是有了这次不知还有没有下次,所以能走出去的时候一定不要犹豫才对。 晚上住在黄山市的屯溪区。晚饭后逛了逛屯溪老街,这里很热闹,卖什么的都有,主要是假古玩,文房四宝,土特产品,风味小吃,毛豆腐,臭鳜鱼,味道都不错,可惜吃了几样之后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采风第三站,新安江。游山之后该玩水了。新安江位于安徽歙县,全长约50公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两岸生态环境极佳,呈现森林、茶园、果树、水产等立体生态格局。同时,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秀丽的世外桃源图。泛舟其中,好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 登上游船,一行老玩家纷纷亮出各式武器,长枪短炮般的照相机,嘁哩喀喳地响个不停。现在老年人退休以后,生活无忧,有了闲钱,有了闲空,有了闲情逸致,设备也高档起来,微单只能是入门,什么尼康750、810,佳能5D2、5D3,还有600的长焦,蔡司的变焦,专业程度之高精彩纷呈,眼花缭乱,像我们这样的卡片机(虽然也是佳能的),实在是不好意思从口袋里拿出来。羡慕、嫉妒!心里发痒,口水直流。 许多爱好者摄影会犯两个错误,一是目的性不明,到了景点看什么都好看,相机一端,都在里面了,但是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专注的不够;第二就是表现手法比较盲目,是用全景、中景、近景,是正面光、测光还是逆光,怎样表达弄不清楚,解决的办法只好使劲拍,镜头来回推拉,换个角度多拍几张,结果是劳累而且缺少智慧。 采风第四站,歙县的阳产土楼。阳产村地处大山深处,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依山而建的古村落。土楼群是阳产村最大的特色,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乡土的美感,构成了古朴、独特的画境美。 当下,看古老、看落后形成一道风景,摄影采风成了酒足饭饱之后的猎奇。来阳产土楼旅游的人不少,游客多了,有许多村民就动了心思,借助各家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自己家里搭建一个小小的摄影点,五元、十元一个人,随便拍,碰巧了摄影的角度还真不错。阳产村鳞次栉比的土楼群很像是欧洲的一些小镇,就是少了些色彩,显得拥挤、多了些脏乱,上上下下转了一圈,总的印象还不错。 晚上住在黄山风景区的汤口镇,子时出宾馆到外面转转,街上除了小超市就是宾馆酒店,到处灯红酒绿,灯火辉煌,估计玩累的游客们都休息了,就是没人。偶尔路过一辆轿车,之后就是长长的寂静,似乎能听到风散步的声音,空气柔弱的像新婚少妇。旅游城市似乎就是应该这样,霓虹灯闪耀,给出行的人留下一盏盏归家的航标。 采风的最后一站,黟县的塔川村。到塔川的人多半是冲着她绝美的秋色而来,塔川的秋色在于她的变幻,山脚下方圆上千亩的土地上,生长着几千株乌柏古树,霜降前后,树叶开始层层变化,由青转黄,由黄变红,五彩斑斓,当夕阳的余晖泼洒到村子里时,红红的枝头映衬着层叠错落的徽派建筑,常使游人流连忘返。 可惜我们到塔川的时候老天不开眼,大雨小雨轮番泼下,兴致大受影响。小资闲吟道:霏霏细雨悄悄落,正是景色喷薄时。看雨中小男小女,心相近,唇相贴,手相牵,溪边倩影,廊桥遗梦,弥散着挑逗和诱惑的气息。可惜今天的雨来的不是时候,一群花甲之人,早就过了激情邂逅的年龄,红颜明眸时的“红酥手,黄藤酒”已经流逝为回忆中的故事,他们是来“采风”的。没了红日、白云、蓝天,没了闪光的晨露、婆娑的树影、迷离的花阴,取景框里、显示屏上只能记录着朦胧、阴霾和雾霭,淡淡的反差,淡淡的层次,收获着淡淡的心情还有淡淡的塔川。 这样的心情下,还是赶紧打道回府吧。 这几天,游走在休宁,祁门,屯溪,歙县,围着黄山打转转,始终沐浴着黄山暖风。木梨硔的晨雾,阳产土楼的石阶,新安江上的水纹线,还有汤口镇夜晚灯火,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到“风”了吗,没有,走的是游人的路,拍到的是重复的风景,不过跟风而已。 虽然跟风,嚼的是别人吃剩的甘蔗,但是经过六、七十年的历练,阿Q精神早已附体,我们认定,吃第一个口甘蔗的人,一定会得糖尿病。而我们是在品味黄山毛峰茶,第一泡是灰尘,第二泡、第三泡那才是真正的精华所在。 我们问自己,你高兴了吗?高兴!快乐吗?快乐!!这就够了!辛福感就是此次旅行最终极的目标。 古城大雨,净水泼街,上天就这样迎接我们回家,这在以前可是钦差大臣的待遇。 第一次和影友出行,有点体会而已,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我是听大夫说,多动脑不会老年痴呆,我怕老年痴呆,所以自加的压力,写下此文。 结束了。 2016年11月21日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出发之前 | 下一篇:金孔雀---献给余旭烈士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乡之念阅42次
袅袅炊烟,乡村记忆的..阅52次
乌篷船,江南水乡之魂..阅62次
难忘的同事情(杂文随..阅47次
记忆中的感动(散文)..阅184次
《古巷旗袍女,丁香韵..阅186次
一节反向输出的语文课..阅189次
风雨磨难刻心骨,重逢..阅191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2022-05-31 21:17423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