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汉字是表意又表声的语辞。从甲骨文再往前,就是图影时期,或者是结绳、刻符、串贝等的记认时期。总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完整的表达即可。拿《桃花》这一小节来说,这样的表达,当然是完整的。如果去掉“灵魂”二字,意思是不是就发生了分歧了呢,情境是否有转移了呢?细读下来,并不觉得。诗歌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修辞。抛砖引玉,偏见难免。希望诗人理解,并细酌自己“诗魂”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泛泛的赞誉之辞,就不表了。毕竟诗人也是老朋友了。祝福。希望更进一步,有些许苛刻也难免。多多支持火种。
诗歌里的春天
比季节里的春天醒得早
穿上桃花、梨花的衣
提着白玉兰、紫玉兰的裙
从词语的T台上走来
春雨
冬眠时间久了
用细细密密的银针
扎醒事物的所有部位
非得化上几个疗程
油菜花
从父母住进南山的坟墓
自留地的油菜花
每年都开得金光灿灿
会不会父母在土地里耕耘
桃花
落在宣纸上的桃花
铁了心的灵魂
要跟一穷二白的书生
过上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