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琴辞歌忆怀,去时登上旧楼台,西流江海自天来。
无为无忧零落处,逝川东泻向南塞,长江一去不回还。
写作以后的观感: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诗词歌赋在生活中的积极效应除了引以为傲的传承,再就是为传承而文化。文化的过程,就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中的文字文化精髓,为现代文化服务。
我们是读书时期最早写格律诗与词牌以及其它诗词歌赋的那一群人,也有作品被刊载。多少年以后,那些东西都离我们远去了,因为,我们周围的人群视我们按照规范格式写作为无聊。
传统文化中的词牌,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古代人称这些格式为词谱。词谱配乐器,就成为词曲,又称为长短句。这些东西的针对性,就是服务于宴乐。
现代人并不清楚得词牌在古代社会的作用,所有的都只能依葫芦画瓢,依据流传下来的平平仄仄格式填写;但就是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前世今生。因为词牌名称太多,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专用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所以,这些词牌与格律诗,就成为了只能填词才能符合规范文体,在一篇作品里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句子,让写作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除了爱好文学的圈子里有人写一写,欣赏欣赏,普世大众没人会去品尝,因为读起来可以朗朗上口的实属凤毛麟角。
如果你有时间与圈外人谈论文学创作中格律诗与词牌,人们就会觉得这些人是吃饱了撑的,人们因为没人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