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母亲的纺车
  • 管理
    作者:九满 发表时间:2024-09-08 15:45:02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诠释出的是农耕文明里“身上衣服口中食”,一桩桩一件件,都离不开母亲的辛勤操劳。古代人心目中母亲的形象,就是一盏小油灯,一架纺线车,或一部脚踩的织布机,就是母亲们的一辈子。最有感受者,是游于故乡外的远行者,最能体味到母亲之伟大。即使是现代纺织工业里的织布机,也起源于母亲们一灯如豆的坚守,否则哪里来了织出来花花绿绿的现在布料的可能。远在欧洲人还在茹毛饮血的年代,中国母亲们织布机上就织出来了丝帛锦绢,绫罗绸缎,已成为市面上的常规产品。因此人们就说是中国母亲们织布机上织出来的丝帛锦绢,绫罗绸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让西方那些只知道屠宰牲畜,用刀叉割肉啃骨头的民族,也慢慢地懂得了斯文为何物。西方人慢慢地开化,这中间就有中国母亲的功劳。织布,首先从纺棉花开始的辛勤劳动,王昆演唱的革命歌曲纺棉花里就有很形象的描述,“棉卷紧紧捏在手,线线不断地往外拉。”歌唱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就难了。纺棉花的动作,一手摇着纺车,一手捏棉卷,身体还要随着棉线的拉长一起一伏,手、眼,双膀得不停地伸缩,让现在一些闲得发慌的锻炼者去这样锻炼锻炼肯定又不愿意。人如果一天到晚总是重复着一样的动作,那就叫做机械疲劳;没有寺庙里和尚坐禅的毅力,还真做不了纺棉花的活计。所以,中国母亲之伟大,具体体现在哪方面,可能你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么亲爱的读者,你仔细地读一读这些文字,你就知道了人们为何说母亲们不容易了。欣赏佳作!推荐阅读!

    那些年的冬天里,吃过晚饭,忙完了琐碎家务,圈实了家畜家禽,母亲就在堂屋里燃起一盏煤油灯,然后将纺车搬到堂屋中央,占据一个大大的位置。她试摇几下,觉得稳妥了,便开始一个晚上的作业。

    二姐、三姐在母亲身边搓棉花捻子。她们把先前弹好的大捆棉花撕成一张张巴掌大小的棉花块,然后用小木棍在棉花块上轻轻裹一下,用搓板搓上几圈,抽掉木棍,一根棉花捻子就搓好了。棉花捻子堆满了圆盘,她们就把圆盘放在纺车前。

    母亲面容安详地坐在纺车前的小凳上,先拿一节笋壳固定在锭子上,再把棉花捻子顶端撵出线尖,缠在笋壳上,然后,右手自如地摇动着纺车的把手,左手力道均匀地拿捏着长筒形的捻子,“嗡嗡——嗡嗡……”黑旧的纺车欢快地唱响古老的歌谣。随着纺车有规律的转动,像变魔术似地从捻子里抽出粗细均匀的白线,似蚕儿吐丝一样。越抽越长,越抽越长,长到手臂再也不能往后伸展,反摇一下纺车,左手也随着锭子的回转慢慢地往回缩,把拉长的棉纱顺势缠绕在笋壳上。笋壳上的棉线一圈圈增加,一点点地加厚,由细变粗,最后变成的线穗儿像个大白萝卜,实在绕不住线了,就把线穗卸下来,摆在竹篾编的笸箩里,再拿一节笋壳,继续纺,继续缠,如此循环往复。

    偶尔,我也会帮姐姐们搓捻子,整理搬运捻子,或蹲在母亲膝边,帮忙递个捻子或拿个笋壳,偶尔,我会往火盆里丢些稻谷或黄豆什么的,瞬间遂有沁人心脾的幽香在屋子里氤氲开来,每每此刻,母亲会稍事休息,我便站起身来捏着小拳头给她捶捶背,捶捶腿。彼时,在如豆的灯光下,我看到母亲慈祥的微笑在火光中跳跃……

    兴趣来时,母亲一边节奏温柔、动作稳重地摇着纺车,一边喃喃自语般地给我们讲故事,母亲的故事大多带有教育意义。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就让我为和五哥争吃一个烤红薯而顿感羞愧,“凿壁偷光”的故事又让我对苦读成才有了一种莫名的向往……而那错落有致、高低结合的纺车声,像给母亲的故事加了声响效果。那些故事就从这些声响效果里,配合着车影人像,呼啸而至。渐渐地,小小的堂屋,在母亲的故事中仿佛被施了魔法, 变得格外古旧,变得格外温馨。

    夜深人静后,四周的声音沉静下来了,从堂屋传来的响声轻柔地拨动着耳鼓,犹如天籁,清幽而旷远,穿越静谧的时空,在夜色里带给我们安稳和平和,恍如母亲给我们一声声的安抚和慰藉,把我们带进空灵美妙的梦里。

    有时候,夜半醒来,我揉揉惺忪的眼睛,抬起头,看到母亲依然在那儿旋转着纺车。或者,拿着一个小小的油瓶,在纺车的转轴处加油。母亲的动作娴熟麻利,面容安和,好像透着一种佛性和禅心。昏黄疲惫的煤油灯照着母亲佝偻的影子。影子忽儿长,忽儿短,皮影子戏般映在土墙上。

    一盏煤油灯,不断袭来的瞌睡,也没有影响母亲纺线的质量和数量。一轴轴的白棉线,见证了她人生中最美的年华。不曾有过偷懒,不曾有过奢求。有时候,我如同陷入一种湿滑且捉摸不定的梦境,突然觉得她,以及她的上辈的女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冬夜中一路走来的。她们的纺车,摇走了无数个苦难的岁月,摇来了子子孙孙的温暖和幸福。她们,伴着纺车的“嗡嗡——嗡嗡……”声,伴着轻微的孤独,伴着一些幽微的思绪,走在一种固有的方式和历程里。

    纺好的线,母亲把它交给村里的织匠织成布。织匠是我们家的后邻,织机就安装在他们家的堂屋里,所以,整个冬春,我们都能听到织机发出的“咔吱——咔吱”的织布声。它没有旋律,纯粹是一种节奏,可母亲似乎很喜欢这种节奏,有些时候,我看到母亲坐在门前的晒谷场上,静静地听着,那样的入神。思绪似乎走出很远。也许她想到了她摇动的纺车,想到了她纺出的那一根根牵连不断的线变成布、变成衣服、变成生活的颜色和款式,想到了线一般牵牵挂挂的人生。

    后来,的确良、迪卡布流行起来,人们去供销社里购买颜值高、不落色、洗涤方便的布料制作衣服、床上用品,粗布衣服便无人问津了,村子里再也没有人纺线和织布了。纺车被母亲挂到了堂屋的阁楼上,从此,许多古典的诗意的饱含多少代人记忆和情感的东西,便悄然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如捻子、锭子……纺车,在浅酌低吟了几百年以后,成了人们心中的一个记忆符号。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平时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故乡的冬夜 下一篇:六月的好阳光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宗族谱序阅65次
    宗族祭文阅49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9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6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8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