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爱情呼唤的生命
管理
作者:耕石 发表时间:2014-02-16 22:43:31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伊丽莎白.勃朗宁,被称为勃朗宁夫人或白朗宁夫人,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人尊敬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的诗歌创作的主题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抒发生活之情;二是争取妇女解放,反对奴隶制,暴露社会的弊端,表现进步的理想。她的诗具有炽热充沛的感情和扣人心弦之力量,语句精炼,才气横溢,其主要作品有<天使及其它诗歌>,<诗集>,《葡萄牙十四行诗》,<大会前的诗歌》<奥罗拉•利>,<逃跑的奴隶>等等。作者在文中展示了勃朗宁夫人的诗作《葡萄牙十四行诗》,并对诗人的坎坷的爱情婚姻,以及勃朗宁夫人因为爱情的力量战胜生命的不幸。从而把读者带到了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女诗人勃朗宁夫人的那个时代,拓展读者的文化视野,窥视到了一部分外国的人文世界。欣赏!期待更多佳作!荐读! |
《我是怎样的爱你》(作者/勃朗宁夫人) 我是怎样地爱你,诉不尽万语千言: 我爱你的程度,是那样地高深和广远。 恰似我的灵魂、曾飞到了九天与黄泉, 去探索人生的奥妙,和神灵的恩典。 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我爱你不息, 像我每日必需的摄生食物,不能间断。 我纯洁地爱你,不为奉承吹捧迷惑, 我勇敢地爱你,如同为正义而奋争! 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 爱你,以眼泪、笑声及全部的生命。 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圣贤, 要是没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激情。 假如上帝愿意,请为我作主和见证: 在我死后,我必将爱你更深,更深! 当我们读这首十四行诗时,不无为作者的深情所打动,但更为感人的是诗背后的故事,令人叹为观止!她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古往今来,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莫过于《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的作者勃朗宁夫人了。 伊丽莎白-巴特勒-勃朗宁(Elizabeth Browning)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1806年3月6日出生于英格兰北部一个小郡——达翰姆的贵族家庭,十五岁时不幸骑马跌损了脊椎,从此下肢瘫痪达24年。但是她不为命运所屈服,1838年出版了《撒拉佛和其它诗篇》[撒拉佛——六翼天使(九级天使中地位最高者),又称:炽爱天使]。1843年,由于当时英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女性,伊丽莎白由国家诗人的提名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支持。结果很不幸,她输给了同一时代的另一位伟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39岁那年,结识了小她6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她那充满着哀怨的生命从此打开了新的一章。 她本来是一个残废的病人:生命,只剩下一长串没有欢乐的日子;青春,正在生与死的边缘上黯然消逝。如今,在迟暮的岁月里赶上了早年的爱情,然而,她只能流着泪,用无情的沉默来回答一声声爱情的呼唤。但是,爱情战胜了死亡,从死亡的阴影里救出了一个已经放弃了生命的人。就象神话中的英雄在悬崖边救出了被供奉给海怪的公主,替公主打开了裹在她周身的铁链;她那不知疲倦的情人也帮着她摆脱了她的惊慌、她的疑虑、她的哀怨,扶着她一步步来到了阳光底下。她动荡不安的感情逐渐变得稳定下来,对于人生开始有了信心,产生了眷恋。未来的幸福不再是一团强烈的幻光,叫她不敢逼视,不敢伸出手去碰一下了,她敢于拿爱情来报答爱情了。 然而,伊丽莎白的父亲却不同意这门婚事。于是这对情侣决定出逃,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浪漫的婚姻:伊丽莎白与罗伯特准备各自出发逃往意大利,并在比萨会合去继续他们的生活,他们成功了。三年后,即1849年,他们已在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定居。一日,伊丽莎白送给她的丈夫一件珍贵的礼物——她为丈夫写的十四行诗,里面有开始时的怀疑,与家庭抗争的恐惧,与爱人相处的甜蜜,及最终爱的胜利的喜悦。同年,他们唯一的男孩出生了。这份爱情使她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在病室中被禁锢了24年之后,她终于可以凭自己的双脚重新走到了阳光下。 勃朗宁夫妇一起度过了15年幸福的生活,在这15年中,从不曾有一天的分离。1861年6月29日的晚上,她正和罗伯特商量消夏的计划,他们会心地谈心说笑,用最温存的话语表示她的爱情,后来她感到累了,就偎依在罗伯特的胸前睡着了。她这样安详地睡了几分钟,头突然垂了下来,罗伯特还以为她是一时昏晕,但是她去了,再不回来了,终年55岁,就这样永别了她的罗伯特。临终之前,她并没多大的病痛,甚至没有预感,只是觉得疲倦。她在他的怀抱中瞑了目,她的容貌,仍像少女一般,微笑,快乐。 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全部融入诗集,也就是说这部感人的诗集就是他们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其美丽动人甚至超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令人爱不释手。勃朗宁夫人最初开始写这十四行组诗大概是在她答应了罗伯特求婚以后的那一段时期,直到他们婚后住到了比萨,罗伯特才读到这本诗集。他不敢把这文学上的无价之宝留给自己一个人享受,1850年勃朗宁夫人出版了一卷诗集,于是罗伯特把这组十四行诗也收进在内,共四十四首。因勃朗宁夫人不愿意把个人情诗发表,还取了一个总名,叫做 《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用以掩饰作者身分,同时也可使读者接受这些诗是由葡萄牙语翻译过来的暗示。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简单的梦想 | 下一篇:《山楂树之恋》的成败和宜昌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