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央视台午间新闻三十分,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北京市开始在幼儿园普及唐诗的学习。望着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边朗读一边做着各种憨态可掬的动作,我不禁欣慰地笑了。是啊,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许多优秀的诗词流传千古,已成为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虽然孩子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诗的涵义,但民族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已破土而出,而现在,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民族文化根基,步入中学后,如何进一步引导他们在理解、欣赏古诗词方面更上一层楼?古诗词中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闪烁其间,我们又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这些诗词中的精华,使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有益的启迪?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在此我想作一番粗略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一、推陈出新 别开生面
诗词中的名句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往往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并非人云亦云之辈,而是想前人未曾想,道古人未曾道。他们以全新的感触,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内涵丰富的崭新天地,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我们在欣赏时,要积极引导学生领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如以爱情的悲欢离合为题材的诗词,大多哀婉忧伤,但秦观的《鹊桥仙》却出语不凡。这首词是根据魏晋以来就广为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写的,要推陈出新,很不容易。牛郎织女一年只有短短的一次相聚,在多少人看来,这样的相会怎么不令人伤感不已!但作者却以“银汉迢迢”的美景为烘托,大胆肯定了忠贞不渝的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结尾更是声情高亢、掷地有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古人讲究“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古人有所谓“意与境偕”的说法,诗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意境的创造,他们为我们留下的绝不仅仅是一幅幅的风景画,风俗图,而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情绪,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而许多传诵已久的名句,正反映出诗人于自然相通的超悟。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看似再平淡不过的乡村景色,却字字真切,词词生动,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作者正是通过展现这一幅幅看似平常,却另有天地的画卷,抒发了他辞官归隐、回归自然的欢快之情。
三、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
诗歌的艺术魅力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诗贵在含蓄,它不是以直接向读者灌输多少内容见长,而是以间接地启发读者深广久远的思考取胜。正所谓“一语百情”、“片言明百意”。在流传下来的不少名句中,往往展现了诗哲们意蕴之外的审美意义。如李商隐的《锦瑟》,不实写一事,而是连用四个典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些都暗示着作者自己的往事和心情,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人生体验去理解它、解释它。
四、蕴涵哲理 给人启迪
古诗词中的许多名句,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给人以不尽的启迪。其中不少我们至今仍津津乐道,并经常引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蕴涵哲理的名句,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充分发挥诗词所蕴涵的丰富的育人功能,这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都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树春”,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旧事物。发展。至今人们仍喜爱用这两句来比喻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进步的、新生的事物必将代替没落的、腐朽的旧事物。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寓意深刻,作者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要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总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优秀诗篇,许多已流传千古,而这些诗篇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它们经历了千百来时间的考验,仍显示着巨大而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充分的理由把这些文化的精髓继续发扬光大下去。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有责任积极引导学生去细细咀嚼、体会、感悟这些优秀诗篇中的精华,让学生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有益的启迪!
注: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教学心得,抛砖引玉,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