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
阅读批评的堕落
管理
作者:子岱 发表时间:2013-10-16 13:09:43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一篇有着精细分析的阅读感,涌动着作者对文学爱好的思潮。可以说人们看小说,大多数是看故事,但是作者看文章却是有着自己的方式。文章本来是给人看的,看了就可以评头品足。而作者是在用心阅读,对自己所阅读过的小说的评价有着很独到的见解。人们常说,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是写思想,积极向上。七八十年代的作品是写日子,看看日子好不好过。九十年代到两千年以后写文章,就是写穿越写鬼魅写情爱与颓废。文化是为社会服务的,我们都不知道现在这些文字还能不能吸引人了。问好作者!祝你创作愉快!欣赏分享! |
读完了余华的小说《第七天》,想到一时间媒体对它的甚嚣尘上的炒作,我想到的是文学批评界存在的一种堕落。 对余华的这本《第七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感觉他的这次写作与以往有些不同,不同在哪里呢?仔细想了想觉得他写的要么是有些勉强,要么是出于一种情绪的驱动,如果不是另有原因,那么我一直跟进阅读着的余华的创作好像有些面临着江郞才尽之虞。他还能写出《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那样的作品来吗?我不免有些担忧。由余华的这个写作我还进一步想到整个文学创作界,想到纯文学的式微与它再度兴盛起来的希望的渺茫。 对余华的《第七天》有一个传播很广的评语,叫“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对这样一个结论的得出我感到莫名其妙。我当年看《活着》时的激动与震撼至今记忆深刻,我甚至觉得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同样算得上震撼人心,但我一点也没有发现眼前的这本《第七天》与《活着》有什么可比性。《活着》里有站得起来的人物,《第七天》里没有。《活着》里的绝望是人物命运的结果,考问的是人性深处的一些东西。而《第七天》里的绝望是社会事件里的,是问题出在社会治理的层面上。《活着》有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第七天》只是新闻事件的的谓“串烧”,事件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说《第七天》很绝望或许有些道理,但这绝望与艺术无关。 《第七天》荒诞吗?认为它写得荒诞的,我想能拿出来的依据大概是对杨飞死而无葬生之地的七天时间里在阴间漫游内容的叙述吧?杨飞死后的七天时间里他的魂魄到处游荡,这个情节的安排和小说取名为“第七天”,我想都是源自中国民间丧殡里的“做七”的习俗。“做七”就是人死后每隔七天要办一个祭祀活动,连做七次,就是七七四十九天。认为人死后他的魂灵在这段时间里是一个与阳间渐行渐远的过程,四十九天后他便投胎转世去了。做七的第一个七天为“头七”,在这七天里死者的魂灵到处游荡,与人世间情意难舍,到了第七天的时候他还会回家一次。这时家人要置办一些吃食供奉着等他归来,他会回家来吃上一顿,据说如果躲在一个隐秘的门角落里还会看到他的影子。在民间的传说里,这算得上是一个常识,余华的叙述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加进了一些骷髅和游魂的想象,说荒诞当然可以,但说荒诞到了让人叫绝的地步实在太过夸张。 我们还可以来说说小说的开头。有人认为《第七天》的开头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的一比,甚至更胜一筹。《第七天》开头是这样写的: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从小说的内容来看,这个开头里的“走出了出租屋”的当是杨飞的魂灵。(先说一下,如果不是印刷错误,那我对这里“孑孓”这个词的使用有些不解。孑孓是蚊子的幼虫,俗称“跟头虫”,作者是想说杨飞的魂灵像跟头虫一样地行走吗?)这个开头显然地是把故事叙述的开始放在了杨飞的死亡之后,他在阳间的生活经历将用倒叙的方式写出。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使得后面内容的叙述更加紧凑起来,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再来看看《百年孤独》的开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在这里,马尔克斯采用的也是倒叙的方法,只是他把倒叙的起点放在了“多年以后”的将来。余华把倒叙的起点放在现在,就是杨飞死了之后,马尔克斯把这个起点放在了以后,比较而言后者的倒叙更有时间夸度,也更有沧桑感。重要的马尔克斯在后面还写了“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么一句,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秘密,那就是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会想起些什么?这里揭示了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有这一句这个开头就变得厚重起来了。而余华那里没有,它只是一种文本上的倒叙的方式,是一种写作技巧的展现。我不知道那些说《第七天》的开头胜过《百年孤独》的人有没有实实在在地把它们放在一起分析比较过? 我同意有人说的《第七天》结构上的“三个维度空间”的组合方式。我想可以把这三个维度空间的内容做这样的表述:平等和谐、人间温暖和社会乱象。和谐平等的是阴间的“死无葬生之地”的魂灵们,社会乱象存在于小说里被称为“那边”的现实社会里。阴间的和谐平等内容的叙述写得有些匆忙,人物形象和内容都显得太过单薄。社会乱象是用所谓“新闻串烧”的形式来表现的,这些乱象都是现实生活里真实地发生过的,我说是“乱象”其实是有所保守的,它们让我们看到的干脆就是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堕落,对此作者批判的意图是明显的,也是很有力度的。但作为艺术创作,它缺乏的是形象的塑造。虚构的小说毕竟不是纪实类或者非虚构类的作品,在小说里罗列经简单加工后的真实的生活事件虽然有探索的勇气,但终究是不合虚构形式的艺术的创作要求的。最能打动人的是杨飞与杨金彪之间的父子情深的叙写,对杨金彪形象的刻画,虽然着笔不多,却是十分成功。以我看来,如果没有他们父子这一维度空间的叙写,《第七天》差不多就很难找到艺术闪光点了。 每一个人读小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欣赏趣味与评判标准,欣赏趣味与评判标准当然有高下之分,但一定要是有一说一,言为心声,为贤者讳、为尊者讳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是为了达到某种商业的或其它的利益目的而罔顾事实,不顾艺术规律地说违心之辞,做过毁或过誉的评判,在我看来都是阅读批评的堕落。十分遗憾,这种堕落的阅读批评在当今文学批评界随处可见。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邂逅《老人与海》 | 下一篇:寻找父亲——读吕新长篇小说《掩面》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