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我有伟大的母亲(四)
  • 管理
    作者:若愚 发表时间:2013-08-04 09:52:36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本篇提到婚姻、土地改革、养儿育女、以及患病,到合作化等,文章饱含作者对母亲深情的爱,感人于字里行间,事里事外。祝福母亲,问好作者!欣赏推荐!

         母亲和父亲是自幼包办订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社会,根本就没有什么婚姻自主和自由。是因为爷爷奶奶过早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外爷、外奶同情父亲是个孤儿的份上,同意十六岁的母亲和十五岁的父亲于1951年结婚。
      母亲结婚后,家贫如洗,只有爷爷留下的一只半碱土窑窑,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没有多少土地和诸如牛羊牲畜等生产资料及工具,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父母亲当时的家境情况丝毫不为过分。母亲没有因为父亲的家境恓惶而嫌贫爱富,而是恪守三从四德做人的古训原则,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扛起了这个风雨飘摇,一穷二白家庭的半边天。母亲说:一切都是命,自从1951年进了张家门,一直到1982年包产到户31年里,没有一天是幸福的,基本上全都是受苦受难。母亲经历了转社、大跃进、吃食堂、修农田、水土保持、修水利、打坝填沟、修渠道、文化大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大刮十二级红色台风等等生产运动和政治运动。身背太阳,头顶月亮,年年月月,春夏秋冬,没完没了,没黑没明,日挣工分,夜抱磨担。孩子多,拖累大,吃早无晚,夏秋苦苦菜,冬春萝卜干,漠糊搅团加酸菜,遭寒冷,染疾病,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挨饿肚子……没吃、没喝、没烧的。活得很累很累。
      1952年土地改革,父亲被界定为贫农,分得了10亩土地和一头花牛娃。1953年转入互助组,父母亲加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以大跃进的形式过度,合作社更名为人民公社下属的生产队。母亲在合作社、生产队的劳动工分花名册登记簿上的名字叫王粉花。
      母亲共生育了七个孩子,五男两女。我是老大,二弟,妹妹,三弟,第五个是男孩(夭折),第六个是女孩(夭折),最后一个是四弟。母亲生四弟的时侯是1967年,她才31岁。老五、老六都是因为接生条件差,没有专业接生人员,又没有经验丰富的老人来照顾母亲,胡乱将就,消毒不好,因为脐带感染(俗称四六风)而未满月就夭亡了。这给母亲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伤害。母亲说,结婚后,生活清贫恓惶,唯一的是自己的一伙伙孩子带给了她一点欢愉和希望,所以,即使再苦再累她都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
      母亲十八岁那年,195418日农历一九五三年腊月初四,母亲生了第一个孩子,取名虎见,这个孩子便是我。那时候正在筹建高极农业社,父母亲由单干户参加到集体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社员。按劳计酬,按劳分配。父亲劳动一天10个工分,母亲每天8个工分。到后来,因为母亲是个小脚,加上身体有病,不能参加重体力活路,劳动工分降至6分,再后来每天只有4个工分。
      母亲二十岁,1955930农历八月十五生了二弟。随后母亲就不幸病倒了,患病两年多时间,几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多亏了著名老中医张承瑞老先生(人称张神仙)的精心医治和调理,母亲才逐渐恢复元气得以康复。张神仙是个小个头,小眼睛,非常乐观、自信、干炼、幽默。脾气倔,说话冲,但是他心地善良,特别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经他救死扶伤得救的病人不计其数,村邻四社的人们对他特别崇拜。他在旧社会娶有两个老婆,一夫二妻,但是却非常和睦,陪伴他到老终身。他兄弟二人,他是老大,人称长渠张神仙,老二张兆瑞,人称长渠二愣。张神仙中医技术精湛全面,擅长骨科、妇科、儿科、内科,公私合营后曾经就职于开边卫生院、大队医疗站,当地方圆百里名气很大,于20世纪70年代逝世,享年八旬。我记得,张神仙每次遇见母亲,总是笑呵呵地开玩笑说:这娃你现在还能担粪挣工分?都是死了的人,能活到今天真是奇迹!他辈分大,父亲叫他太爷。母亲非常感激他,说:老太爷真正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每次为病人把脉看病,人家请他吃饭,一见是荷包鸡蛋、死面饼子鸡蛋汤,他就犯病,立马走人,说是吃伤了见不得。
      母亲患病期间,病情严重,父亲、母亲非常无奈失望,基本上都失去了救治信心。大人都将自身不保,二弟又没有奶水,也无法养育。所以,二弟刚满一岁就让本族大伯父(和父亲一个爷爷)收养。大伯父识文断字,为二弟取名举见,有抬举承嗣之意。大伯父膝下只有两个女孩,大妈病故,大伯父既当爹又当娘,抱着二弟去吃百家奶,费尽艰难辛酸,也总算将二弟经手成人。大爸对二弟疼爱有加,视为己出。常常见他对二弟狗狗命命命的
      母亲二十二岁,195812日农历1957年十一月十三生了妹妹。父母亲不识字,妹妹都老大了,都没有起个名子,一直叫她女子1965年妹妹连相才10岁,为了多劳多得,减少超支,父母亲就让妹妹去生产队担粪挣工分。记工员雄志非得要个名字划在工分簿子上,父母亲想来想去没有个合适名字,我已经是四年纪学生了,凭借着我的小学文化程度帮助父母亲为妹妹取名为见芳女子叫习惯了,一直改不过口。
      合作化不久,1958年大跃进,过渡共产主义,生产队办起了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缝纫部。生活用品定级定量,实行供给制度,每天标准为:大人一斤面粉,小孩子8两、6两、4两、2两不等。这个时期,父亲是生产队的精壮劳动力,被调派华亭土谷堆煤矿当工人炼钢铁,家里只有母亲、我和妹妹,妹妹还在襁褓中。为了减轻负担,母亲把4岁的我送到舅舅家。因为大跃进非常时期,要的是高速度、高效益,精壮劳动力都被抽调去搞工业生产,搞基础建设,修水利、打坝填沟,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多数为妇女,忙不过来就要加班加点,没黑没明地干。母亲白天、晚上都要上地劳动,妹妹没人看护,母亲用一根羊毛绳子将妹妹栓在炕旮旯。母亲没有奶水,只能给妹妹嚼高粱面馍馍、高粱面糊糊,严重地营养不良,妹妹得了软骨病,五岁了还不能立站起来,不能够走路,只能坐着向前偎动,屁股上磨了厚厚一层茧子,从石头瓦片上面偎过去都不碍事。那时我已经懂事了,常常看见母亲流着眼泪自言自语:遭孽啊,这叫啥日子,大人都饿死了一层,这命苦的娃娃也不知道饿死到那一天!


     
    赞3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我有伟大的母亲(三) 下一篇:来日方长,一切随缘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雪映江南阅70次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44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15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2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