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魔幻般的“公主”
管理
作者:耕石 发表时间:2014-04-05 13:38:22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卡拉布公主》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讽刺性的喜剧影片,由(Michael Austin )迈克尔·奥斯汀导演,菲比·凯茨、凯文·克莱恩以及吉姆·布兰德本特和约翰·利特高主演。主要反映了拿破仑战争即将结束的1817年,英国乔治三世在位时期的一段社会现象,1817年4月,英格兰的管制法出台,乞丐和流浪者被明文禁止,影片的故事情节就就围绕着这个时代的社会民情而展开。在本篇书评中,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故事发展的关键点,面,可以帮助读者较快的熟悉理解影片的细节和主题,起到开门见全貌,直入深山中的作用。欣赏!期待更多佳作!推荐阅读。 |
你看过英美合拍的电影《卡拉布公主》吗?比果戈里的《钦差大臣》还要好看。故事里套着故事,故事的背后还有故事,集真实、虚构、喜剧、闹剧、历史、悬疑、爱情于一体,却反映了“撕破腐败帝国上层社会嘴脸”的大题材,使人看了久久难忘。而我的这篇赏析却是在虚构的基础上再虚构,力求把故事讲得好听。 故事发生在1817年,此前在欧洲发生过一次海难:一艘葡萄牙船只在海上遇难,船上有一位来自印度洋海域爪哇岛的公主“卡拉布”,被海盗劫走登上了意大利的船只,后跳海逃到岸上不知下落。 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差不多把这个传说淡忘了,有一天在英格兰某郡的一个阿蒙德波里村,一辆马车正在为监狱运送果菜,其中有一个“犯人”,车上坐着一个农民。忽听得远处传来一种声音,不像哭喊,也不像歌唱,倒像由天籁传来的神韵。马车停了下来,两个人同时把头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声音停止了,从田野走过来一位年轻妇女。她身上穿着奇异的服装,头上缠着头巾,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裹。来到马车跟前,妇女显得很困惑,向农民打着手势,像是询问什么,姿态很优雅。由于语言不通,农民把她带到神父家里,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村庄。 那时法国刚刚发生了几次人民起义,英国人害怕穷人造**,一方面警惕法国人,一方面对国内实行高压政策。这一年的夏天刚刚出台了管制法,明文规定乞丐和流浪者被禁止,捉住他们将被判处三个月监禁,报告并交出他们的人可以得到五先令奖金;对招摇撞骗者处以绞刑。因此士兵和警察杀死乞丐和流浪者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个运菜的“犯人”就是流浪汉。 这时神父家里已经来了一个警察,神父闻讯赶回家,门口围了一大群人,都想得到那五先令奖金。神父走进家门,警察正对这名妇女进行盘问,可是语言不通,妇女只是傻愣着。神父见这名妇女穿着奇异,眉目清秀,冷静沉着,不像一个乞丐,就让警察把事情弄清楚了再说。警察说了一大堆理由要逮捕她,并举了一个例子说她说不定是法国间谍。神父说曾经捉住过的那个间谍是个男的,警察说他们可以化妆,说着就用手去掏她的裆,妇女大发雷霆把警察推开。神父见状建议明天由他把她带到法庭,没让警察把她带走。 第二天法庭进行公开审判,道貌岸然的山姆法官问不出一个字来,审讯成了僵局,就把昨天发现她的那个“犯人”押来让他“翻译”,说是昨天他们对了话。“犯人”也是一头雾水,就用昨天从她那里听来的几个发音和她“对话”。妇女显得很不耐烦,只会说“卡拉布”,问急了就做手势,最后把双手夹在太阳穴上往上推,表示一顶“皇冠”的样子。法庭上有一名记者古奇,忽然想起了那个传说,就问她是不是“卡拉布公主”?妇女只听得懂“卡拉布”,却听不懂“公主”,表现一片迷茫。审问进行不下去了,法官决定把她交给神父看管。 神父家里并不宽裕,住房很窄小,雇了一辆马车把她送到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是当地的富翁,开着一家银行,姓瓦洛尔,当时不在家,神父说明情况就把她交给了瓦洛尔夫人,让她好好看管。好心的瓦洛尔夫人对她很优待,马上安排了住处,卧室很豪华,她却不屑一顾。晚上吃饭的时候特地给她弄了好吃的,可是她把肉都用手挑出来从背后扔了出去。管家佛瑞斯很是生气,女佣惊讶地说“她不吃肉?!”正在这时瓦洛尔先生回来了,说是刚在银行门口逮捕了七个乞丐和流浪汉,发现家里来了一个“乞丐”,气不打一处来。夫人也说不清楚,瓦洛尔先生就把她上下前后左右仔细地打量,她一动不动,像是根本没那么回事。瓦洛尔先生用手摸她的头,被她愤怒地打开。夫人用手势解释让她取下头巾让先生看看。卡拉布慢条斯理地解下头巾,把头一甩,长发披肩,嫣然是一名美少女,正好让走进来的古奇看见。 古奇原是一名印刷工人,由于有文化和才气后来当了记者,现在是一名出版商。办了一份《布里斯托》报纸,有着自己的报馆,雇了几名工人,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曾写文章揭露过瓦洛尔的不法行为,此时到他家里来,受到了瓦洛尔的排斥。古奇说想采访公主,二人争了起来,虽有夫人在一旁解劝,但采访未成,只报道了一条消息。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在瓦洛尔家的楼顶上又传来了天籁之声。人们跑出来向楼上望去,只见楼顶的圆塔上卡拉布正在做祷告。她向着金色的太阳,双手合十,嘴里边唱着“神韵”般的经文,身体边顶礼膜拜地做着祷告。人们惊慌失措喊她下来,她精神很集中,无比的虔诚。瓦洛尔先生找来了一把木梯,从房内的楼梯翻上了楼顶,搭在圆塔上把她拉了下来,这使瓦洛尔家在对她的看法上发生了变化,夫人对她是东方的公主深信不疑,管家佛瑞斯却恰恰相反,坚信她是个大骗子。 佛瑞斯是个颇有心计的人,他在瓦洛尔先生面前毕恭毕敬,主人吃饭的时候他在身后站的笔直,像一尊雕像,可是内心对瓦洛尔十分鄙视,背后说他是:“白痴!只知道骗人,也最容易受骗。”家里还有三个女佣,最精灵的要数杜拉,她本来博得了先生的欢心,这 瓦洛尔先生另有打算,他知道爪哇岛和苏门答腊一带盛产香料,当地有一个艾普勋爵,专门做香料生意,为了发一笔大财,瓦洛尔决定去拜访一次艾普。瓦洛尔夫人看出了佣人们的情绪,想带卡拉布一起去,说:“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我不放心。”可是瓦洛尔不同意,就在这天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杜拉和佛瑞斯在背后发牢骚,说不相信卡拉布是什么东方人,想证实一下。佛瑞斯告诉杜拉:“东方人都是野人,他们身上都有纹身。”当卡拉布一个人在客厅的时候,佛瑞斯上前和他搭话,说是要看看她身上的纹身。卡拉布听不懂,杜拉就上前扯她的衣服,卡拉布急了,杜拉又去扯她的裙子,卡拉布想反抗,被佛瑞斯抱住紧紧地摁在桌子上,卡拉布狠狠地咬住佛瑞斯的胳膊不放,杜拉趁机揭开她的裙子。佛瑞斯疼的直叫唤,杜拉跟着喊:“快看快看,好大一片刺青!”佛瑞斯扑过来看,心里也在不由地惊叹:“啊!真美!看来我错怪她了。” 两个人的思想有了转变。古奇出于记者的身份对卡拉布紧紧抓住不放:她是东方女子已经无疑,但她是不是就是那位公主呢?他找来了教授威金森,征得瓦洛尔夫人的同意请他协助调查。威金森是一位语言学家,精通世界各国语言,他想尽办法用他所知的语言和卡拉布对话,可是她哪种语言都听不懂,只知道说“卡拉布”,并用手做“皇冠”的手势。威金森想了一个办法,用笔在纸上写了“Princess Caraboo” (即卡拉布公主)一排字母,卡拉布接过笔来,在字母的下面画了四个符号,字体很公正,也很复杂,威金森如获至宝,以为自己发现了新语种,从而也发现了新种族。知道卡拉布身上有纹身,就想亲自看看。这一天晚上卡拉布已经睡着了,威金森悄悄溜到她的房间,轻轻唤醒了她,打了一阵子哑谜,卡拉布很配合,缓慢地揭开被子和睡衣。威金森吃惊不小,掏出了一个小本子正想做记录,瓦洛尔夫人进来了,把威金森申斥一顿,说你要看纹身也要带个女佣来啊!威金森不好意思,记录没做成,便建议瓦洛尔夫人用卡拉布写下的那四个字做了一面旗帜,并买了一面铜锣,安置在楼顶平台上。从此卡拉布每天清晨都到楼顶平台上,升旗、敲锣,念着她那神秘的经文,做着虔诚的祷告。加上古奇的报道如雪片般地飞出,卡拉布的名声越来越大,惊动了整个社会。 艾普夫人是一个趋炎附势的浅薄女人,得知瓦洛尔家里来了这么一位高贵的公主,就想来看看。这一天她邀集了几个上层社会的女伴来到瓦洛尔的家里,瓦洛尔心想,这正是个好机会,既可讨好公主,又可讨好艾普夫人,便请来了几名乐师举办了一次小型音乐会。演奏了几个曲子卡拉布都不感兴趣,瓦洛尔都喊停下来,乐师们商量,演奏了一曲莫扎特的提琴曲。卡拉布很受感动,走到乐师的身后看了看曲谱,竟感动得流下泪来。由于她华丽的服装,高雅的举动,看去绝不是一位普通的东方女子,“公主”的身份在这些人们的眼里确定无疑。 为了弄清卡拉布的真实身份,古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包括那位意大利船长的《科克上尉航行记》,从这本书里确实查到有一位爪哇岛的公主从他的手里逃脱跳到海里,但不知是不是就是卡拉布?古奇不满足于现有的手头材料,骑马来到阿蒙德伯里村,找到了当初发现她的那个农民。那个农民交给了古奇一本书,说是那个女人留下的。古奇翻了翻,是一本天主教祈祷用的小册子,上面记满了看不懂的符号。凭着这本小册子古奇来到了伦敦,找到了一家专门收养女学员的教养院,采访了牧师,牧师告诉他这本书是教会发的,只发给学员和资助的人。古奇问牧师:“这些人表现的怎么样?”牧师说:“有的人做了新人,有的人继续堕落。”古奇不好再问下去,又问都有哪些资助人。牧师说人很多,古奇又问:“都有哪些资助最多的?”牧师对他说了几个人。古奇逐一寻去,最后找到了一位比克夫人,也是一位贵族,采访时旁边坐着一个小女孩夏洛特,大约七八岁,长得很可爱。比克夫人说,这本书她没见过,小女孩抢了一句说是玛丽的,她见过。比克夫人告诉古奇,说他家原来雇过一个女佣叫玛丽贝克,因为发现她偷东西被解雇了。古奇问:“她现在在哪?”夫人说不知道。古奇又问:“这个女佣长得漂亮吗?”比克夫人说:“我不认为她长得漂亮,不过在你们男人眼里就不好说了。”古奇心里完全明白了。临走的时候小女孩很有礼貌地送他,分手的时候夏洛特用奇怪的语言向他说了声:“弗拉菲力波”,古奇惊诧地回过头来问小女孩:“你说什么?”夏洛特答:“再见啊!”古奇又问:“谁教你的?”女孩说:“就是我们家原来的女佣玛丽。”古奇的内心产生了剧烈的矛盾,认定“卡拉布公主”就是玛丽贝克无疑,可是一个低贱的女子,怎么能够创造出那样的语言和文字?怎么懂得东方的宗教礼仪?又怎么能够和上层社会周旋?他决定不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公布于众,这样会彻底毁了她,心里想:“现在看来她的真实身份已经不重要了。” 卡拉布的影响越来越大,惊动了总督雷金德亲王。为了结交亲王和公主, 天已经快亮了,在艾普勋爵的家门外停着一辆马车,车内坐着瓦洛尔夫妇,他们是昨晚送卡拉布来的,因为 他决定给公主画一张像,珠光宝气把卡拉布打扮起来,请来了英格兰最有名的画师要画一位最美丽的东方公主。瓦洛尔夫人内心很善良,对卡拉布说:“你要回你的国家,去找你的父母。”瓦洛尔先生的如意算盘却是把这张像让艾普勋爵带到爪哇岛去,名义上是找卡拉布的祖国和父母,实际上是凭它做一笔大生意,资金不足就在当地的财主中间筹措,万事俱备,只差这张画像了。正在聚精会神地画像,杜拉走进来对夫人说:“外面有人找,在客厅等候。”瓦洛尔夫人走进客厅,只见一位夫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开门见山地对瓦洛尔夫人说:“我们很少看《布里斯托》小报,最近传到伦敦,《泰晤士报》转载了一条消息,说是在你家里住着一位卡拉布公主,我们想来看看。”这人正是比克夫人。瓦洛尔夫人把比克夫人带到了画室,比克夫人还真有点认不出来了,夏洛特一眼认出来,大声地喊了一声:“玛丽!”然后对妈妈说:“妈妈,她是我们家里的女佣!”玛丽贝克无可奈何,轻轻地转过头来,没有理会比克夫人和夏洛特,惭愧地用流利的英语对瓦洛尔夫人说:“我实在对不起您,我瞒了这一切,做了这一切,您是一位善良的好夫人。” 真相已经大白了,山姆法官赶了来,他没急于逮捕玛丽贝克,让瓦洛尔夫人把她锁在地窖里,说是明天就要实行绞刑。瓦洛尔夫人偷偷地溜了出去,来到了古奇的报馆,古奇不在,她把一份重要文件交给了一个工人,请他保证尽快交到古奇手里。瓦洛尔先生留山姆法官吃晚饭,这时在厨房里佛瑞斯打开了一瓶上好的酒,杜拉提醒他:“这可是瓦洛尔先生最喜欢喝的酒啊!”佛瑞斯说:“让我们来为玛丽贝克庆贺庆贺。”杜拉无比同情地说:“明天就要绞死她了。”佛瑞斯说:“他是最大的赢家,短短半年玩遍了整个英国,谁能相比?我们为她举杯!”——“举杯!” 古奇拿到文件赶过来,直接闯进了饭厅,佣人们正在厨房喝酒,屋里只有瓦洛尔夫妇和山姆法官三个人。古奇抖落着夫人给他的文件严肃地对山姆法官说:“咱们用一起诈骗换一起诈骗怎么样?这里牵涉到你,你们利用玛丽贝克这位假公主聚敛了大笔钱财,这可是一起巨大的诈骗案!”山姆哑口无言,使得事态有了转机。 瓦洛尔夫人给了古奇一把钥匙,古奇打开了地窖的大门,玛丽贝克惊喜地问他:“你怎么来了?”古奇一语双关:“我来给你送行。”玛丽说:“只有下辈子再见了。”古奇问她:“你怎么满不在乎?”玛丽说:“有什么好在乎的?我是胜利者,愚弄了那一群蠢货!”“要是放你走呢?”“还骗他们!”正在这时瓦洛尔夫人送来了一张开往费城(当时美国首都)的船票,玛丽动了感情,含着眼泪对夫人说:“我实在对不起您,您救活了我一条命。”瓦洛尔夫人把船票递给古奇手里,痛心地转过身去,对古奇说:“你们接着谈吧,明天早晨我备两匹马,你送送玛丽,我就不送了。”说着走出门去。瓦洛尔夫人走了以后古奇继续问玛丽:“你哪学来的这么大的本事?”玛丽漫不经心:“这很简单,我需要什么学什么,怎么好骗他们就做什么。”“那些语言文字呢?”“其实我也不懂,越是不懂的他们越相信。”“你的所有表演灵感都是从哪来的?”“一次在船上听水手们讲的故事。”古奇把船票递给玛丽,问她:“以后还来英国吗?”“再不回来了。”“不想再看看我吗?”玛丽说:“我倒想你来看我,不过这种愿望只是一种奢侈。” 第二天送走了玛丽以后,古奇来到报馆,翻阅着收集的一大堆材料,却原来这位魔幻般的“公主” 既不是卡拉布也不叫玛丽贝克,她的本名叫莉诺,是一个来自英国小郡修鞋匠的女儿,不甘心贫困的生活,在很多地方做过女仆,但至今未找到容身之处。凭借她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套奇特的语言以及身份,在美国、法国、以及西班牙,继续这种欺骗行为,可却并不怎么走运。1817年回到英国,表演了登峰造极的一场闹剧,撕破了腐败帝国上层社会的嘴脸。古奇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他的内心独白:“从糊着一身油墨的印刷工人到出版商,到头来会怎么样呢?了不起办一份《泰晤士报》,可是这么一位可爱的姑娘从身边溜走,一辈子再也找不回来了。”于是他关闭了报馆,雇了一辆马车,飞奔到码头。船已经开出去很远了,他雇了一艘快船,大声呼喊:“有人上船!”小船飞快地赶了上去,莉诺已经在船舷边守望,当古奇爬上软梯,翻过船舷的时候,莉诺向他扑过来,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半年以 就这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塑造了一位魔幻般的“公主”。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善与恶的极致 | 下一篇:至爱真情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谈谈青蒲角上出皇娘..阅79次
种下希望拥抱春天(散..阅9次
筷子,一个说不尽的乡..阅91次
于希望中拥抱美好(散..阅9次
等一场春雨,读一卷好..阅4次
满园雪藏爬山虎..阅376次
期末的期待(杂文随笔..阅341次
老闫的烦心事阅381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475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56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45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