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只愿山花烂漫开
管理
作者:午夜猫 发表时间:2014-01-27 16:52:31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中国文联,成立于1949年7月。文联属于官方性质的社会团体,负责主管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文化艺术类社会团体。文联,曾经是许多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以期加入的圣殿,地方文联也像全国文联一样,管理所属地方的各种协会各文学艺术团体,也正如作者所说,文联确实是一个清水衙门。但是,这个机构管理的却是有着一种无形的财富,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这个机构也是广大文学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的精神家园。文联的工作和文学艺术工作需要的是更多的付出,沾了文化的边,就意谓着与艰辛和寂寞为伴。与文化相关的工作就应该如作者说,“选择与寂寞为伴,不是因为我喜欢寒冷的冬天,而是为了守候那么一天,遍野山花烂漫开……”其实文化工作者也很富有,因为文化是我们的财富。问好!欣赏!期待更多佳作!荐读! |
在一次文联工作会议上,要求每位来自基层的文联工作者都要作一个简短的介绍和发言。同行们在谈及自己的工作感受时,大多愁云密布地倾倒了一番苦水:文联这样的弱势单位,没钱,没权,没地位,不受重视,越来越被边缘化,云云。 那时,我刚进入文联不久,还沉浸于欣喜之中,尚不解个中滋味,所以,满眼看见的只是另一番风景,轮到我发言时,便喜不自胜地脱口而出:“我为自己能到文联工作而感到骄傲,我觉得在文联的这段日子,达到了我生命中的一个最佳状态。”话语一出,我感觉整个会场突然间就鸦雀无声,数十道诧异的目光如机关枪似的直射而来,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是多么的标新立异,我的脸庞不由自主地便有点火辣,于是,连忙讪笑地补充道:“我觉得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文联与其他重要的职权部门相比,就像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穿行于富丽堂皇的商场,周边神情各异的目光或有形无形的反衬,似乎总在提醒着你的寒碜和卑微。然而,更多的时候,我是这样告诫自己:对于一位倾心于文学创作的工作者来说,恰是这种低至尘埃的状态,使我们对世界始终保持着一颗灵敏而驿动的心,并以一种清醒而悠然的心态去打量和品味周遭一切,真诚地触摸于人性深处。 刚去文联,憧憬的蓝图还未勾画出来,便有好心的亲朋好友会来提示,待上一段时日,得想法子尽早离开。面对这些善意的提示,我只能一笑了之。“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这个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如此“卑微”而“无为”的单位,在我眼里却是美好而富有诗意的。呆在文联,也许不如其他单位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但却可以让自己活得“清风淡然醉晚秋”。 我很庆幸在自己人生最为困厄之时,意外地与文学创作结缘,是写作拂去了我心灵的尘埃和疲惫,擦去了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哀愁,让我从浮躁、惶惑、失意中慢慢走了出来,以豁达心态去欣赏行色匆匆的风景,以入世心境去感受戏里戏外的人生。有句哲言是这么说的,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生活总是一个意外接着意外,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可能顷刻崩塌,同样,山穷水尽的境地,说不定出路就在下一个拐角处。 也许是过往经历,让我备而珍惜今日所得。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能在憧憬之初便梦幻般地调入这个岗位工作,这样一份惊喜和感动是极其深刻而难忘的。文联尽管不是什么职权单位,但对于真心热爱文学创作的人员来说,它却是一块可以自由翱翔,放飞梦想的舞台。可能,在现实生活里,很多人会把地方基层文联看成了一个解决正科待遇的“渡口”,一个颐养天年的“养老院”。作家范晓波在其新作《出走》中就曾写到,基层文联普遍存在的一个尴尬现状,想进的人进不来,不想进的却莫名其妙安扎在了那里,很少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地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外地几位颇有创作成就的文友前辈就曾羡慕我所遇上的美好际遇,并云云了一番,听了之后,我哑然失笑并心生感叹:是文学太无力,还是文人太无力? 我很感谢命运的恩赐,让我沐浴在这片风清气正的阳光下,从事着自己欢喜的职业,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努力做好文联工作,是感谢命运恩赐的最好回报。 然而,令人悲哀的是,如今外界已有很多人忘却了文联的存在,甚至不知道文联的工作性子,文联这个单位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文联何以整体沦落为今日境况,终其原因是因为文联就像墙角下的枯水苔藓,没有自己的话语通道及为文艺家服务的平台,所谓的“组织、联络、协调、服务”本地文艺家也只成了一句形式上和概念上的空洞口号。文联被人谐趣为丐帮,文联主席也不过是丐帮帮主,靠“讨、靠、要”,拉赞助来维持摇摇欲坠的步伐。也正因为此,很少有人会以呆在文联单位而引以为荣,反以为哀。 来到文联,我常常一日三省地问自己:文学艺术有没有作用?文联的工作有没有意义?我又应抱以何种心态? 文学艺术有没有作用?我想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 文学艺术作为影响和观照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意识形态,一直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能怡情、益智、开悟,而且能净化心灵空间,引领思想潮流,丰富生产、生活。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对人类生存、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改变。文学艺术也许不能解决人类的衣食住行,但却可以给人思想和智慧,让人们活得更有精神和力量;文学艺术也许不似阳光和雨露那样缺一不可,但它却是空气中飘过的一缕清香,能够醉人心扉;文学艺术也许不像参天大树可以遮阴避日,但它却是绽放在路边的美丽花朵,给你惊艳之感。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丘吉尔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他说,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要知道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意味着滚滚财富。丘吉尔先生为什么宁可失去意味着滚滚财富的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并不是丘吉尔先生个人的偏好,而是对思想文化的重视。 人类文明进程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困惑的螺旋似的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被一些阶段性的思想或观念所束缚,导致正常的人性需求和渴望被压抑和扭曲。所幸,有了文学艺术这一重要意识表现形式,一些文艺工作者总能警觉出一个时代的思想、规则的局限性,技巧地呼出人们的渴望和诉求,站在时代的潮流,引领人们朝着真正的文明、人性、美好方向奔行。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可爱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们国家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让社会步入了以经济发展为总纲的正确轨道上,从而使我们国家得以从百孔沧桑中慢慢走出来。当改革开放的春风,由深圳这座边陲小镇吹起,吹到沿海沿江、内陆,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打开了。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连接着祖国的大江南北。中国,这个古老的名字在沉默了一百多年后,像一只睡醒的雄狮正在悄然站起。 然而,世人在惊叹中国波澜壮阔的巨大变化时,也看到了其中的不足:贫富不均、贪污腐败、社会不公、资源浪费、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等,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人们变得越来越唯利是图,假食品,假药品,假新闻横行天下......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并没有带来人们幸福指数的大幅度提升,相反,社会上反而到处充斥着抱怨声、愤懑声,喧骂声......我想,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忽视了道德文化的建设,淡忘了文艺作品润物细无声的功能。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著作里声称:“中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因为它没有那种可以推进自己的力量,进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传染性的学说”,“今日中国向外输出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一惊世之语,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过往在一味强调经济发展加速度的同时,是否忽视了什么重要东西? 美国大片《2012》为什么会设计诺亚方舟在中国制造这一情节,有人说,这是因为要讨好中国观众,为票房而卖乖;也有人爆料,真实的原因是在调侃中国速度,因为只有中国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造得出诺亚方舟。 我想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我们国家绝不能因为拥有超强大的经济发展速度而沾沾自喜,在信仰缺失、精神涣散的今天,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凝神聚力地把文化软实力提升上去,要让引领人们思想灵魂的文学艺术复兴起来,只有如此,我们国家才不会陷入单轨行走的危险境地。 既然文学艺术能够承载一定的社会功能,那么,我想文联工作也自然会有其一些意义。 永丰是一代文宗欧阳修的故乡,这里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名人荟萃,英才辈出。这里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涌现出大量感动人物,这里的一切一切都在发生着深刻而惊喜的变化...... 永丰有许多才情四溢的文艺工作者,他们遍布在各行各业,他们都有一颗美好而丰富的心灵,都有对家乡深沉的爱恋,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笔墨和艺术手法,描绘家园美好景象,传递正能量,赋予世界一分光与热...... 而文联作为文学艺术者的温馨家园,其职能是团结和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潜心创作,开展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本地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心怀感恩步入这个岗位,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认真去做两件事情:一是争取为本地文艺作者搭建一些基础平台,为推动本地文艺事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二是观照当下,以笔代言,努力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温度和力度,从而抵达心灵的深处。 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永丰文学艺术能像春天里盛开的迷人花朵,万紫千红;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打通一条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话语通道,让外面了解我们,让我们走向外面;我希望有一天,当我们离开了这个人世,后人能够通过我们的作品,去触摸我们这个时代的心音和跳动的脉搏。 选择与寂寞为伴,不是因为我喜欢寒冷的冬天,而是为了守候那么一天,遍野山花烂漫开……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再见,如果...... | 下一篇:音乐随想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龙抬头阅82次
母亲的菜缸阅71次
家乡菜花黄阅69次
谈谈青蒲角上出皇娘..阅128次
家乡的炒面粉阅48次
端午文化谈(修改稿)..阅5次
种下希望拥抱春天..阅52次
清明文化琐淡阅44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48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62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47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