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家乡菜花黄
管理
作者:王东宁 发表时间:2025-03-26 09:35:07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文本乡土气息浓郁,具备文学性与历史厚重感,使读者在欣赏菜花美景的同时,理解青菜与油菜在地方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文笔美好抒情,作者的功底很棒! |
烟花三月,走进家乡的田野,金黄色的菜花映入我的眼帘。一阵阵泥土的气息,菜花的芬香扑鼻而来,我深深地呼吸着一口口新鲜空气,感觉从未有过的惬意。眺眼望去,广袤的田野,绿色的麦苗,金黄色的菜花,在微风中摇曳。成群的蜜蜂、蝴蝶在吮吸着菜花。大田里、河岸旁、沟渠边、大圩脚下(护圩的跑滩),仿佛一夜间,披上了“金”装,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成群的鹅、鸭在“竹竿”的吆喝下,悠闲自得地在水中游弋,有时双翅拍打着水面,相互追逐、戏水、翩翩起舞,嘎鹅!嘎鹅(鹅叫声)!嘎!嘎!嘎(鸭叫声)的叫声,鸣声宏大,又好相应和,象奏响的交响曲,跌宕起伏,回荡在空旷的田野里。那天鹅般的舞姿,与田野间的碧麦黄花、蜜蜂、蝴蝶交相辉映,把田野打扮得象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关于菜花的名篇佳作,如宋朝王之道的“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南宋方回的“黄蝶似花花似蝶,蝴蝶飞来绕菜花”。 家乡青蒲,位于泰东河河畔,隶属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地处东台、兴化、姜堰三市交汇之处,旧有“犬吠三县”之说,属里下河锅底洼地区,水网密布,是种青菜、种油菜的风水宝地。 青菜,属十字花科,是人类最基本的蔬菜之一,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能加快胃肠消化,起到润肠通便之功效。可治疗便秘及预防肠道疾病,可以降血脂、降胆固醇,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倍受人们的青睐,家乡人的说法:“三天不吃青,心头冒火星”。所以家家户户家前屋后的废地、河岸旁、沟渠边、大圩脚下,“拾边地”(公社化时期农民的自留地之一)等地方,凡是能种菜的都种满了菜。在青菜的生长期间,青菜是家乡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家乡人的习惯话,“有菜没菜,炒炒青菜”。 吃青菜,大约从人的祖先还未完全进化成人类的时候就有迹可循,连与人类基因最相近的物种猩猩、猿猴们都知道吃野菜、野花,可见青菜伴随着人类走过几百万年了。 青菜,生命力极强,只要随便丢下种子,都可生长,一年四季都可以种。但家乡人种青菜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0月,这样青菜种下去的时候,正好过冬天,确保冬天有菜吃,当青菜长出绿油油的一片,看了就非常养眼,就像怀抱的婴儿可爱极了。青菜不经霜打,味道不鲜,不经严寒,那个味道总是木木的,一股子青帮子味,经过严寒风霜的青菜美味可口,闻了就沁人心脾,家乡有“腊月的青菜赛羊肉”之说。“提筐朝出暮始归,青菜挑来半沾土”(明朝于谦诗句),家乡人随挑随吃,随时都可以吃到新鲜可口的青菜。越冬的青菜,到三月底开花,五月初就收菜籽,家乡人的说法“立夏三天剐(割)菜籽”。其余时间,随吃随种,生长期短,但炎热的夏天就不宜种青菜。种青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种,一种是小菜秧移栽。 青菜要有充足的水源,适当施肥、治虫,且青菜成活率高,田间管理并不复杂。家乡人的说法是:“闲长青菜,忙长棉花。”青菜长大后,可以炒着吃,如青菜汤。可腌制咸菜,吃粥当咸吃,也可作为吃饭的汤菜,如咸菜蛋汤、咸菜豆腐汤。六七十年代,家家户户都腌制咸菜,跑到各家各户都有一股“臭臭”的咸菜味。家乡人的说法,家有两缸:咸菜缸、酱油缸(用黄豆发酵自制的酱油),心中不慌,这是庄户人家过日子的基本需求,恐怕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们这辈人都是吃咸菜饭长大的。在古代,人们把清正廉洁的官员称“青菜官”,表示生活清苦,所以青菜豆腐还成为廉洁的代名词。 记得儿时,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家乡的粮食非常紧张,那时从公共食堂打回来的粥,很薄(稀),照见人脸,得用炒好的青菜拌合起来,填饱肚皮,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了渡过难关,政府采取了一个应急措施,也是权宜之计,“瓜菜代”。就是以瓜菜薯类的副食品代替主食,故而青菜吃多了,嘴唇发紫,家乡人叫“青紫病”。当时家乡人的顺口溜:粮食紧张瓜菜代,得了浮肿胖起来。一旦得了“浮肿病”,就进“病食堂”。其实只要加强一点营养,浮肿病自然会好的。青菜伴随着家乡人度过了难关。 六七十年代,家乡发展多种经营,生产队划出一定的田亩,栽种“油青菜”,家乡人叫“油菜”,主要是产籽炸油,炸出的菜籽油,香味扑鼻,在油类食品中,可算是上乘。可是家乡人还是舍不得吃,按计划上缴国家,而家乡人的主要食用油是“棉油”,就是用棉花籽炸的油,能吃到菜籽油,那可是大户人家了,家乡人叫“豌豆户”。就是生活条件相对好一点的人家。 菜花时节,也就是清明节前后,花期为25天左右,这时是观赏菜花的最佳时期,城里人每到菜花时节,都纷纷来乡下踏青赏花,假如你坐上农家小划船,就会领略到“船在水中行,人在花中走”的独特感受。这时节,气温增高,雨量增多,家乡有“菜花雨贵如油”之说。隆隆的春雷,唤醒了冬眠动物,万物复苏,螺蛳(螺螺)、河蚌(歪歪儿),这时是最肥、最鲜美、最可口的,家乡人称“菜花螺”“菜花歪”。蜜蜂忙着采蜜,叫“菜花蜜”,是蜜中上乘。春耕大生产开始了,农民伯伯忙着罱泥、罱渣,沤“绿肥”,点瓜种豆,清明浸种,谷雨下秧。打好棉花“营养钵”,这是菜花时节最繁忙的农活……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家乡,家乡沸腾了,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现在餐桌上的菜,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是人们没有忘记青菜,不管多丰盛的酒席,总有一道再普通不过的“青菜汤”。 家乡的菜花永远沐浴在春风里,家乡的青菜,永远是那么的清香。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母亲的菜缸 | 下一篇:家乡的砖瓦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