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的夜晚,雷声从窗外传来,是牛郎的哭声么?雨点从空中落下,是织女的泪水么?
此时的妻子,在做些什么呢?是否也如我这般,独坐床头,望着昏暗的天庭,想着那个催人泪下的神话传说呢?离家到青州学习已十余日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该是多少个三秋了呢?我在心中默念着妻的名字,真希望,有一群圣洁的鸟来到我们中间,搭一座鹊桥。
窗外,牛郎的哭声依旧,织女的泪水也还在流。我真想变成一个诚实的孩童,去外面,寻一蓬勃勃的葡萄架,在忧忧的夜雨中,倾听牛郎、织女诉说着绵绵情话,然后,把它写下来,寄给鹊桥那端的妻子;我更想踏上鹊桥,来到妻的面前深情地望着她的双眸,望着从她的碧波中溢出的相思泪,说声:“我好想你!”
“想我的时候,就拿出这颗红豆,你看着它,我就会知道了。”临行前,妻送我到车站,交给我一颗红豆后,这样说。打开眼镜盒,看着静静的躺在里面的红豆,我想起了王维那脍炙人口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雨点敲打着窗棂,是妻子的细语吗?多么盼她随雨潜入我的床头,伴我一起,在雨中度过这个孤独难眠的夜晚。
她果真来了,从忧忧的细雨中来到了我的心头。那还是一个傻乎乎的年龄,我对她讲了奶奶告诉我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在那年七月初七的夜里——
“我是偷着跑出来的,妈不让我出来。”见了我,她惊喜地说。
“走,到葡萄架底下,我们听牛郎织女说话去。”我拽了她的手,就往葡萄架下钻。她的手好烫,好烫。
“奶奶,我怎么听不见他们说话?”我对着奶奶喊。
“我也听不见。”她看看奶奶,又看看我,脸上刻满了懊悔和失望,“我说过谎话。”
奶奶笑了。
我也一个劲儿的埋怨自己不诚实(因为奶奶说,只有诚实的孩子才能听到他们说话)。
那晚,我俩在葡萄架下呆了许久,直到她的母亲找上门来,她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嘴里还嘟哝着:“我还没听见他们说话呢。”
风将一星雨点送到我的脸上,我收回思绪。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和妻还都是不懂事的孩子,不知妻是否还记得?
以后的日子,我们渐渐长大、恋爱、结婚。但我仍然时常做着一个梦。梦中,是我俩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说话的剪影。
红豆在我眼前一耀,我赶忙把眼镜盒合上,我不忍再让它勾起我对妻的思念。可窗外牛郎的哭声和织女的泪水,我也能止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