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坎坷的讲座
管理
作者:杨传球 发表时间:2014-12-18 17:45:17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以貌取人在中国流传久远,如今上了档次,称名人效应或文凭效应,无论某人有没有真才实学或一技之长,凭着吹吹捧捧和一纸文凭便可登大雅之堂,否则便被人鄙视。《坎坷的讲座》力图说明这一点,短小精悍,可为世俗目光者鉴。 |
临近坎坷为我厂举办文学讲座的日子了,我受命到省作协摸清他的级别及接待规格。当我得知作家坎坷竟是本厂的工人孙明辉时,世界在一瞬间凝住了,象电影中的定格。当时我的表情一定极为滑稽。 但这不是假的。省作协的何老师笑着说:哎呀,你这个搞宣传的怎么连自己厂出的作家都不知道嘛?他笔名叫坎坷真名叫孙明辉。就叫他给你们讲讲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经验,一定比专业作家讲得更亲切更有针对性! 孙明辉?我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了一个背有点驼、操着一口卷舌音很重的郫县话的矮个中年人,基建科的一个砖工。他常爱一个人默默地夹着烟出神,平常得象一块被人弃置一旁的砖头。这样的人能是小说家坎坷?能有文学天才?不是重名吧?但何老师却顶认真地瞪着我说坎坷绝对就是孙明辉,真的! 我将这事向宣传科长老姜作了汇报。老姜微微一怔,犹豫了一下说:不过是个一般的业余作者嘛,就吹捧成作家!何况他有能力有本事怎么还是个工人? 真是领导高见!只这么轻轻一点,不仅抹去了我对坎坷的神秘感,还自觉比他混得好许多。 接下来我们便商讨讲座的细节。 他是工人,我就不亲自主持讲座了,由你主持已经够规格了。姜科长沉吟了一下说。不要叫讲座了,没有职称没有文凭怎能主持讲座嘛?叫交流会可不可以?我看可以。讲课费当然也就免了罢! 那天,不大的会议室没有坐满,听众总共不到三十人。孙明辉清癯的脸上泛起了潮红,显得很拘谨。头埋得低低的,本来有点驼的背就更驼了。我看看表,宣布交流会开始,请孙明辉同志谈谈创作体会! 会场不安起来,纷纷交头接耳。不一会儿,就有一个人“为民请命”质问道:通知上明明写着请作家坎坷讲,怎么变成孙明辉了?跟着便引起了一片嚷嚷。 我于是叫大家安静,接着就作了解释。沸沸然的会议室凝住了,每个人都显得很可笑,或张着嘴、或瞪着眼,或既张着嘴又瞪着眼……足足两分钟后,“电影画面”才又复归动作,于是议论纷纷,于是有人退场。等到孙明辉开始讲课以后,会场仅剩下十六七个人了。有些没走的人似乎也在动摇。 正在这时,姜科长领来了三十多个人。他一进门就激动地说:市作协从省作协得知我厂举办坎坷同志文学讲座,组织了二十多位专业和业余作家来听。市作协主席莫辛同志也亲自来了。大家欢迎! 在一阵掌声之后,莫辛握住坎坷的手说:你是写工业题材的高手,我们是来取经的! 姜科长也拍着坎坷的肩打着哈哈说:早就想调你上来,又怕断了你的创作源泉误了你! 我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切,感到很惊讶。 会议室终于静下来。坎坷拘谨地埋着头,用卷舌音很重的郫县土语开始了讲座。姜科长将我叫到跟前,用恰到好处的音量说:你去准备午餐,一定要够规格……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离不开你 | 下一篇:我叫莫小言 |
推荐美文 |
相关栏目 |
|
最新作品 |
龙抬头阅83次
母亲的菜缸阅73次
家乡菜花黄阅70次
谈谈青蒲角上出皇娘..阅128次
正月半炸麻串阅11次
家乡的炒面粉阅48次
端午文化谈(修改稿)..阅8次
种下希望拥抱春天..阅52次
|
热门图文 |
热门作品 |
圈主推荐 |
圈子社群·2022-05-31 21:1748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76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47
|
2023新年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