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其实没有人在乎你
管理
作者:木鱼 发表时间:2015-01-31 00:39:01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其实“冏”这个字,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明亮有神的意思。其实结果呢!被人们用得不伦不类,这是一种不严肃的文化异像,作为文章应该是用得更加规范一些才行。但是作者用了这个字,我们不能不把作者的诙谐当成一种窘境来欣赏。一篇充满活力的文章,有如此潇洒自然的心态,一定活得轻松愉快。其实有时候我们会碰到一些窘迫的事情,自我感觉会被人笑谈,别人还不知道自己就不自在了,时时处处想藏着掖着,其结果是人家没什么反应,反倒是自己把自己笑弯了腰。所以作者就悟出了一个道理,不管你自己怎么着,别人都忙去了,并没有人在意你的一言一行,在意你的衣服前面穿到后面来了,也可以说并没有在乎你会怎么样,我们自己怎么活就怎么活吧!就如作者所说,“人生苦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本该心无旁骛,活得潇潇洒洒,”的就活得潇潇洒洒的去,放得开,过得舒心就一种豁达。欣赏!期待着更多好作品! |
人生苦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本该心无旁骛,活得潇潇洒洒,却有许多人大喊其累。其实这不是身累,而是心累。心累者,忧天忧人忧己,忧虑如影随形,正如庄子《至乐》所云: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盲求完美,忧虑过度,自然就会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这自古就有“杞人忧天,庸人自扰”的典故。或太在乎别人,或太在乎自己,窃以为此乃“累人”普遍之痼疾也! 这话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无中生有,曾有心理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要求被测试者记下未来一周内所忧虑的事儿,然后投入“忧虑箱”。三周后打开“忧虑箱”,结果发现九成的忧虑并未真正发生。可见,人生的太多忧虑都是自己担忧、想象而放大的。 木鱼少受庭训,粗知礼节,言行拘谨,中规中矩。这自然也就难免受世俗的牵累,忧人而忧己,无论大事小事,似乎特别注重别人是否在乎。但日前的一场尴尬之行,捧腹大笑之后,才深有感触,其实除了自己外,更多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人在乎你。 在我最为忙碌的日子里,父亲住院了,不能护持床边,只能抽空去匆匆探视。那天下午扔下手头琐碎的工作,提前下班回家,稍作料理便欲去医院。出门穿鞋时,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一连接了好多个电话,才步履匆匆走出家门。 一路目不斜视,快步如飞,花十几分钟就到了医院住院部,其时正值的晚饭时刻。经过十多天的住院治疗,父亲的气色有所恢复,坐在床头就餐。 空调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卷走了满身的燥热。踱着碎步,静静地待着,无所事事地打量着这环境优雅的病房。当把视线转移到自己脚上的时候,顿时两眼发呆,全身顷刻又重新回归躁热。这是我的双脚吗?如此雷人,冏死你没商量。怎么会穿了两只全不一样的鞋:一只白色,一只棕、黄双色,虽然都属休闲鞋,但风格样式完全不同。一向迂腐的我,穿着竟然如此另类,如此前卫,并昂首挺胸招摇过市,思来想去,不禁热血贲张,满脸通红,差一点笑喷出声,连忙强噎着。 环顾病房,病号及家属或吃饭,或闲谈,似乎并没有人察觉什么,赶紧依床而站,惶恐不安地把双脚尽量伸进病床底下,以脱离他人的视线。待父亲吃过晚饭,有心无心地闲聊了几句,就飞快地逃离了病房。 不敢从喧嚣的医院大门出去,选择了稍显冷清的边门,可恨门口竟然既没有出租车,也没有人力三轮车,无奈只得厚着脸皮再次招摇过市。那“皇帝的新装”其实是没穿衣服,自以为已经穿上了“新装”;而我真真实实的穿着鞋子,却希望人家怎么也看不到那双不伦不类的鞋子。 穿大街、择小巷一路狂奔,目光偷偷地在人群中寻找和自己同样前卫的人,有穿吊带衫的、低腰裤的、露脐装的,有穿高跟鞋的,坡跟鞋的,就是没有穿着不同颜色和样式的鞋在大街遛达的人。心想,除了大腕刘晓庆等时代先锋,谁敢大胆一“鞋”惊人。当下,我应该算得上全城最时尚、最前卫的另类达人了。 推开家门,高喊老婆过来瞧瞧老公有啥新变化。她看了一下,摇头说:“没有变化啊,无非就是满头大汗,衣衫湿透。”让她从头到脚再仔细瞧瞧,顿时一阵前俯后仰的狂笑。这一笑,把我憋了多时的笑声也给逗引出来。赶紧关闭家门,不然,邻居还以为你在路上捡了金元宝,发了意外横财呢。 诚惶诚恐地等待着“鞋门”丑剧的小道消息,三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此事谁也没有提起。只有自己回想时,不禁哑然失笑。所笑的不再是自己的尴尬,而是自嘲当时为什么如此在乎,不就是穿错了一次鞋吗?何必把自己的搞得如此神经兮兮。其实这事儿或许除了自己谁也不知情,即便有人知道,这也无关人格尊严,也算不上本市的重大新闻。一介草民,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谁又会在乎你什么呢? 想起一个故事:马克·吐温邀请一位年轻作家吃饭,陪客都是本地的大腕达人。临近入席时,年轻人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在发抖。 “你哪儿不舒服?”马克·吐温关切地问。 “怕得要死。他们如果请我讲话,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想起会在他们面前显丑,就惶恐不安。”年轻人怯怯地回答。 “呵呵,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会在乎你是否有惊人的言论。”马克·吐温笑着说。 是啊,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那些资深大腕达人谁又会特别在乎。 做人不可无知无觉,但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留一份清醒留一分醉也未尝不可。作为平民草根,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在乎你。凡事过于在乎,处处患得患失,锱铢必计,就会适得其反,负累而行;只有从容应对,泰然处之,淡然处之,才会活得潇洒自然,活得愉快轻松。 曾读过这样一段话:“风来了,竹子的枝干被风吹弯;风走了,竹子又站立起来,好像没有来过风。云来了,水潭中留下一道影子;云走了,水潭又明澈如初,好像没有来过云。”原来不在乎,也是一种理智、一种豁达,也是一种解脱…… 由此想得更多,鲁藜的《泥土》写得十分精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中南海和钓鱼台瞻仰记 | 下一篇:刻骨铭心的幸福时刻 |
推荐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