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的时光里,我得到了家人的呵护。特别是姐姐的看管。而由于我开口晚、记事少,今天竟无法描述。
一九七四年二月,我上了小学。学校就在村西头。走出家大门口,向西步行几分钟就到了。路两旁是百姓人家。校舍现在虽然存在,面貌大改,早已变成幼稚园。而我读书的那个时候,还有一到五年级,那时没有六年级。
记得我的课桌是泥桌子,较宽。一张桌子旁坐两个人,坐的是木长条板凳,坐着也不舒服。教书的老师大多是本村的人,当时不知道是代课的还是民办的,现在除了后来自己因生计不干的,多已退休了,有的已离世。当时从庄续还得叫啥,多是长辈。校长是外村的。学的课程不是很多,算数和语文、有体育,其它不记得了。
和小伴坐在板凳上,翻开新发的语文课本,看到第一页是毛主席像和天安门,下面带着墨香的文字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古老和伟大的,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聪明才智。便是现在我们也没有理由舍弃那份情感。当有一天能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远眺,会多么惬意和自豪。
我的记忆里,读小学的时候,国家和家里的日子都不好过。学生响应号召献鸡蛋。什么说法我已记不清。好像是自愿拿,很多同学都拿,拿一个是有一定回报的,给一角钱吧。真正是乐于去给国家,鸡蛋多是自家鸡下的,尽管老百姓的生活很清苦。
由于不懂事,也不好好学习,总之老师教的不明白。考试的时候,我就抄别人的,直到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有一次考试露了馅让老师发现了,挨了老师批,老师把情况告诉我父母,我挨了家长批,后果是不得不留级,学习重新开始,上了两个一年级,我曾把这些写在童年散记里。
应该说,读第二个一年级,自己脑子渐渐开窍,从此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没有让家人太担心。奖状和铅笔也得的不少。课业较为轻松。小学期间,除了学习,我为家里织过网兜,糊过水泥袋纸片,多少还是为家里做点贡献。尽管家里每个人都努力,但生活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变。
回想童年,准确的说小学我读了七年,到五年级毕业未考上省重点中学,老师说是极有希望的,自己也满心希望。接到的是镇中学录取通知书,去上就要跑家。当时还没有自行车,有自行车的家是比较好的。愿望未达,我在盛怒之下,就把录取通知书撕得粉碎,没办法就上了两个五年级,再毕业,如愿以偿。所以数一数小学总共就是七年。
回想童年,我是努力要做个好孩子的。当过校运动员,参加过镇中小学生运动会,运动会在外村举行,午餐是自带的,我的午餐吃家给烙的糖饼,在老乡家里热一热,免费喝汤,很不错。我的项目是短跑的,还得过奖。记得有个暑假,我为班里养过兔子(班里勤工俭学)。自己还搭点饲料,兔子交给老师,卖了得的钱,孩子们可以免费得到一些学习用品。如铅笔、作业本、尺子之类。也曾因假期里学校收青草,我们嫌累,和几个同学不割草,藏起来,而老师又找不到,把女老师气得上火肿了眼睛。现在她已去世多年。想起来甚是后悔,尽管我不是“主谋”,出于无心无意盲从,但也对老师造成了不该发生的伤害。
人生有许多不能重新来过,知错若能改过也好。愿上苍怜悯,给今天和明天的孩子们多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