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琴剑书生曲
  • 管理
    作者:阿昌 发表时间:2013-08-04 09:52:25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
           第一章荷畔太极化春风两仪乾坤心不服
      
      旭日东升,早晨初升的红日是那么的柔和,照耀大地,给万物以生命,就像年迈的老爷爷,却有无限的生命力,充满慈祥,仿佛万物都是他的孩子。
      
      晨风轻拂,柳条轻飘,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西湖荷畔,这里有哪堪景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道尽西湖荷畔风光。
      
      在晨风轻拂,旭日东升的早晨是大部分年轻的、年迈的习武者锻炼身体的最佳时光,此时阳气旺盛,适宜内家拳师采精练气,阴阳相调。
      
      这不,西湖荷畔一大早便来了一个不同平常的习武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字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半百老人,边打太极拳,口中边念念有词,原来他念的是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的《道德经》第一章。相传南宋著名道士张君宝依据《道德经》的主题思想“无为”为主要理论依据所自创的拳派------太极拳。流传至今,已为广大习武好者所接受并深深的喜欢着。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行各业都有精英存在,且看这半百老头儿,时而慢如流水,时而快如疾风,拳到时,落叶为之让步,身行处,树枝为之颤抖。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柔和,就像百姓仰望九天之尊,不是惧怕,而是甘愿为之臣服。
      
      半个小时过去了,这半百老头的拳法依旧连绵不绝,就好像无始无终,原来这套拳法共分九层,二重天,九层暗合八十一章,二重天暗合道德经分别所讲述的道经与德经。
      
      八十一式太极拳中的每一式都是由阴阳转换,相辅相成。
      
      “我说莫名其妙,你这拳法看着还是不咋的呀,要不我们再比划比划”
      
      “来呀,谁怕谁呀,张老头儿,我们又不是第一次交手了,谁还不了解谁呀?就你那点本事,还想在我莫雨面前显摆。?”
      
      “唉,我说,莫名其妙,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在我面前装大,你会死得很难看的。”
      
      “哈哈,来吧,咱们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莫雨说罢,摆了个白鹤亮翅的架子。
      
      张老头也不多话,起身一个黑虎掏心,虎跃似的扑向莫雨,双爪带起一股凌厉的罡风,这一招看起来朴实无华,实则却暗藏杀机,双方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且又知根知底,莫雨见他来势汹汹,便采用太极的避字诀,这避字诀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不好掌握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本能反应,比如说,我不会武功,但别人拿刀来捅你,你总知道闪开吧,所以这是每个来便具有的本领。但是想要运用出来,并能给别人反击却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太极的避字诀并不是单纯的闪开,只见莫雨向后平滑了一步,堪堪躲开黑虎掏心的攻击,同时手上也没有闲着,白鹤亮翅的招式于电光火石间换招,右手由上向下,左手由下向上抡了一个圆圈,把张老头的攻击化为无形,双方互换一招,都没有占着便宜,张老头不待一招用老,收双爪,一个后旋踢只取莫雨的面门,换招之快令人咋舌,但太极拳的真谛在于洞察先机,以彼之力还彼之身,不过这后旋踢来得太过突然,莫雨只能一矮身躲了过去,欲攻其下盘,谁知张老头儿左腿凌空腾起,身体在空中三百六十度旋转拔空一丈有余,莫雨反击落空,忽感头上风声大作,随即化天地之气,力聚掌心,想也不想,便向头上击去,原来张老头腾空慑起,亦是力聚掌心,想要给莫雨以雷霆一击,但此时两掌相对,张老头身子斜飞落下,向后蹬蹬蹬退了三步,每一步都深深的陷入一寸有余,第三步时方拿椿站稳。嘴角亦有淡淡的血丝溢出,再看莫雨也好不到哪里去,双方这一掌都是各自几十年的纯功力的比拼,莫雨向后退了五步,亦是每步深陷地下一寸许,方拿椿站稳。双方这一掌若换成平常的习武者,早就化为齑粉,最不济也是浑身经脉尽碎七窍流血而亡。对掌后所产生的具大余波使得周边的略显细小的树枝齐腰斩断,就连需两人合抱的大柳树也是震颤不已,柳叶纷纷下落。双方交战三招每一招都是深谋远虑,到最后都化为单招攻击,这说明两人洞察敌人的先机无不属于上乘。到最后不得不以实力相比拼,却落了个平分秋色。
      
      “唉,我说莫名其妙,怎么样,服了吧?”双方坐地调息片刻,这张东方首先发问。
      
      “我说张老头儿,什么服不服的,你不是也和我一样吗,嗯,这个口冒血丝,显然也是受伤不轻呀。”
      
      “哼,我们受伤的程度虽然差不多,可是,你别忘记了,你可是退了五步方才站稳,我可只退了三步哇,你还不认输。”
      
      “什么三步、四步、五步的,你要是不凭空卸力,说不定还得要六七步呢?”这张老头儿被说得老脸一红,也不在再这个问题上深究,毕竟这莫名其妙说的是实话,刚才这电光石火间的一战却并没有分出高下,最多也只是半斤八两,伯仲之间两人各有千秋。还真像这莫雨说的,他们这两人,谁不了解谁呀,十余年的比武切磋,对方功力的深厚浅薄,已早是了如指掌。下面且说说今晨他们俩又是如何闹起来的吧。
      
      原来这张东方在一个月前曾和莫雨比过武,双方也是平分秋色,但是谁也不服谁,他们俩都是世外高人,不争名夺利,唯有对武功一道十分痴迷。双方在十年前都曾云游四方,遍访七大门派,四大世家,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能胜者不过二三人,于是隐姓埋名,深居山林,潜心于武学的造诣。两人一见如故,但在武学上,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能胜了谁。
      
      这时,两人一番激战,各有所得。于是都静下心来,畅谈这一招一式。
      
      “我说,张老头儿。我倒有一个提议,不如我们各收一个徒弟,七年后让徒弟们比武,那时再分胜负。方能显现我张老头儿武学的博大精深。你看如何?”
      
      “我看这样甚好,就这样说定了。”莫雨深知张东方为人赤诚,但对于武学一道,一定要分个高下,于是只能颔首答应了他去。
      
      
      
      
      
      第二章难分上下出奇招千里寻觅得高徒
      
      上一章讲到张老头儿突发奇想,各收徒弟,七年后比武,一决高下。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这一章,莫雨不远千里各处行走,遍访天下名士,希冀可以得到一位根骨奇健的习武少年,得以继承自己的衣钵。
      
      这一日,莫雨经杭州西湖西上天府之国-----------成都,这里有峨嵋风光,各个镖局标新立异,高手层出不穷,话不多说,单表这四川天府之国有这么一位富家子弟,自幼酷喜诗书,爱好习武弄剑,自己陶醉于诗书剑法之间,怡然自得。因家中家道还算是殷实,加之是家中独子,父母更是爱如珍宝,说是家中独子,那是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男子,其实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他这两个姐姐都生的那是个仪容不俗,且问这家姓甚名谁,原来此家姓欧阳,祖上曾出了大诗人,欧阳修,但发展至今,已不是嫡亲。
      
      这男孩子今年年方十五,现已经饱读诗书,因常习武弄棒,眉宇间少了一般读书人的怯懦之气,刚毅的面庞多了几分儒雅,谈风生间给人以一种不羁之气魄,让人爱怜不已。这一日,莫雨行至十里镇,眼看天色已晚,便来到了这欧阳家借宿一晚,准备明早早行。
      
      “在下乃云游道人,眼见天色已晚,想要在此借宿一宿,还望行个方便。”
      
      “你等着,我去通禀一下老爷。”门外小生说道,转身进了内堂。
      
      一会儿门枝桠一声开了,“你进去吧”
      
      这小生领着莫雨来到了客厅,客厅之上早有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在此等候了,这中年人便是这欧阳家的家主,欧阳真,这欧阳真是个生意人,在全国各地都有生意,尤其在这川渝之地,更是掌舵的龙头,生意场上的人都得敬他三分,但这欧阳真却没有一点跋扈,平常总是以礼相待四方来客和各位友人,且广结善缘,因此人脉关系非比寻常。现远方来了一个云游道人,也是亲自相待。
      
      “欢迎师傅来我家做客,不知师傅在何方修行,为何云游至此”欧阳真面带微笑的和莫雨攀谈了起来。
      
      莫雨起身单掌竖立,算是行礼,答道“在下莫雨,性喜游山玩水,不料今日行至此处,天色已晚,故来贵府借宿一晚,多有讨扰。”听说是太极神拳莫雨,嘴角微微一翘,道:
      
      “师傅说哪里话,俗话说天下一家,何谈打扰一说,更何况是太极神拳莫雨莫大侠驾临鄙庄,在下不甚荣幸。”
      
      原来这莫雨十多年前在江湖上的风风雨雨早已让只要涉足江湖的人士皆知,提起太极神拳莫雨,那是个无人不知,反正就是很多人都知道,放在现在,那就是一个比甄子丹要牛X得多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当然是有很多粉丝的,这欧阳真的儿子就是这莫雨的fans。早早的想要见上这莫雨一面,只可惜这莫雨他老人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主儿,哪怕是他欧阳家神通广大,也是无缘得见。今日如此巧合,在府上相见,也是缘分咯。
      
      “传少爷前来见莫雨莫大侠。”在门外伺候的一个丫头听见老爷吩咐,飞也似的去禀告少爷。原来就丫头也是一位习武的女孩子,平时多有得到少爷的关爱,而这丫头对少爷却是素有愫,无可赖何的主仆之别让这怀春少女只能在闺阁中暗自想念,却不能表达。
      
      盏茶的功夫过去了,一位白衣少年来到客厅,向正堂高高一揖,“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嗯,起来吧,去见过莫大侠”
      
      “是,”这白衣少年答应一声,转身向莫雨深深一揖,“拜见莫大侠”
      
      “少侠快快请起”
      
      莫雨之所以叫这白衣少年为少侠,是见他根骨奇健,眼睛中流光溢彩,精光四射,早知道这少年是个习武之人,只是眉宇间英气逼人,看了只让这莫雨在心里连连称赞,真是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只是不知道这欧阳少年肯不肯拜自己为师。
      
      就在这谈话这间欧阳真心中是另有打算,心想道“儿子一向好武,虽喜诗书,却不爱功名,今日有缘得见莫雨,以这孩子的天性说不定闹个出家也不是什么怪事,可明儿是我家独苗,怎可让出家做了道士去,与其这样倒不如留下这太极神拳莫雨,教我儿武功,可这莫雨乃是当世高人,肯不肯留下却不可知,看来得下点计较了。”
      
      欧阳真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没有闲着,以他一惯的微笑,向莫雨道“这是小儿欧阳明,年方。。。。。。。”
      
      欧阳明不待父亲说完,飞身跃起,一拳直捣黄龙,给这莫雨来个猝不及防。拳风扑面,莫雨轻轻将头一歪,躲了开去。这欧阳明见一招不成,待拳还没有用老,右拳横抡,直取莫雨太阳穴,莫雨一个绕头缠丝,已是和欧阳明贴身而立,欧阳明心道不好,正要变拳为肘,却被一股大力给弹了开去五尺有余。
      
      刚才变起仓促,欧阳真来不及阻止,眼看欧阳明又要举身向前攻去,忙大喝,“住手,明儿。”
      
      此时的欧阳明哪里肯听得进去。欺身向前,起身一个侧踹,想要攻莫雨的面门,莫雨一面退让,一边面带微笑的看着欧阳明一招接一招不断攻来的腿法,顺便把将要打翻的桌子椅子给扶正,十招过去了,莫雨一个凌空飞身,已到了欧阳明的背后,欧阳明只见眼前一花,已不见了莫雨的踪影,待回身看去,只见莫雨慈祥的看着欧阳明,手里还拿着一根玉簪,欧阳明一看,怎么会那么眼熟呢,伸手一摸头上,原来自己头上所插的玉簪正在莫雨的手上,心下顿时明白。若不是莫雨手下留情,自己此刻安有命在。先前是怀疑莫雨的功夫,这欧阳明虽然崇拜莫雨,但却不是盲目的崇拜,欧阳明对自己的功夫是很自信的,至少在这个镇上,除了自己拜把子哥哥,是没有一个人是自己的对手的。现在,高下既分,敌我早明,于是俯身便拜,“请莫大侠见谅,小生仰慕莫大侠已久,今日有缘得见,乃小生万分荣幸,若蒙莫大侠不弃,小生愿拜在莫大侠门下,请莫大侠收大下为徒。”这可真是正要睡觉,天上就掉下个枕头,这莫雨见欧阳明坦率、真诚,能屈能伸,心里也是一万个满意。当下高兴的说道“请起”。可这欧阳明却没有起来,而是说道“师傅若不答应,我就不起来。”莫雨犹豫片刻,说道“起来吧.”
      
      欧阳明看了一眼莫雨,说道“您答应收我为徒了”莫雨点了点头。
      
      欧阳明高兴坏了,连忙俯身再拜,“师傅在上,请受徒弟一拜。”说罢,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这欧阳真可是郁闷到了极点,先筹划的一切,现在都已经泡了汤了,虽说可以留下莫雨在这里教拳,但人家万一不干,也不能强求,更何况儿子已经拜师了,事已至此,只得无赖的叹了口气,吩咐旁边伺候的丫头去端了茶水来。
      
      “还不起来给莫大侠敬茶。”
      
      欧阳明听罢,起身接过丫头端上来的茶水,“请师傅用茶”而后感激的看了父亲一眼。
      
      拜师礼一过,欧阳明就成了莫雨的正式徒弟了,既有师徒名分了,莫雨当然就被欧阳家给留了下来。
      
      这拜了师,接下来当然就是学艺了,莫雨先是考察了一下欧阳明的基本功,满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就开始正式传授太极拳给欧阳明。
      
      先是把自己门派的太极拳介绍给了欧阳明,并详细的讲解《道德经》与莫式太极拳的关联,任由欧阳明铇读诗书,理解起莫式太极拳与《道德经》的连系也是十分生涩的。但这欧阳明自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越是难的东西就越要较真,从不言放弃。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欧阳明这十分了得的天赋也只学了个一招半式,说是一招半式一点也没过份,因为前十天中除了了解太极拳与《道德经》的关系,就学了个起势,莫雨一再强调,任何一门独步武林的武功无不是建立在强大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所以就学习个起式用十天这还算是有着禀异的天赋才能完成的,学习任何一样东西,这入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这太极拳与别的拳术又不一样,因为太极拳是一个从动到静的状态,要深深的了解并体会到这种状态是十分不容易的。这莫雨看欧阳明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充分的掌握了太极拳由动入静的真谛,心里是高兴得不得了,所以接下来又传了欧阳明一招野马分鬃。
      
      这一日,莫雨起了个大早,打了一趟拳,又对欧阳明做了一些指导,便向欧阳明说了自己的离别之意,因有要事,要出去一趟,吩咐欧阳明于二个月后在寒山这个地方相见。说罢匆匆的离去了。

     
    赞2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等待 下一篇:自行车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倾城之恋 哲理寓言 百味人生 都市言情

    最新作品

    卑微的母亲阅3598次
    母亲的甜酒阅3597次
    故乡的树阅3598次
    夏天的回忆阅5586次

    热门图文

    • 葬马镇

      我..

      2024-04-03 17:47 · 15243次浏览

    热门作品

    3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367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36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26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