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年的冬月,我被冯至先生所著的《杜甫传》引导着走近了诗圣杜甫,为诗圣荡气回肠的人生所动容,为他那百折不回的精神所感染,让我重新审视自已人生的艰辛和苦履,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由于他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写出了许多反映与批叛现实的不朽诗篇。无论是在封建统治下的过去,还是在人民获取自由的今天,他的诗无时无刻都闪耀出无限的光芒。一本《杜甫传》让我了解到诗人在那个时代是怎样生活、怎样发展、怎样创作、怎样经历艰难的人生。这无疑是受益的,虽不能说一口气读完,但认真细致的品评个究,理会人物的深层次思想,却是我阅读经历中少有的。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两千多首。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于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蒙受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在传记中,诗人杜甫是怎样地因为时代、生活道路的促使以及他个人的主观努力,走上了用诗歌艺术反映广阔现实生活的艺术道路。如在“吴越与齐赵的漫游”“与李白的会合”这两节里,充分运用杜甫早期作品,尽力勾勒杜甫早期创作的面貌,指出早期杜诗在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上都与后来的杜诗很不一样。在渊源上则指出杜甫与洛阳文化及初唐、六朝诗人的承传影响关系,使读者对杜甫早期作品的壮丽风格和浪漫气质有较深的印象,同时也告诉了读者,杜甫并非一开端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艺术是随着他的生活发展、精神发展而生长的。从“长安十年”到“夔府孤城”这八节是全传的核心,这部分因为可凭借的杜诗很多,所以取材宏富,连贯性很强。尤其将杜甫与他的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处处从时代变化中把握杜甫的生活和杜诗的精神,有机性很强。杜甫在他十年的漫游里,游览了不少秀丽和雄壮的山川,认识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最后写出像《望岳》那样的诗,这样的诗正预示着他在诗的世界将有一个远大的发展,也正如这首诗最后两句所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此以后,健壮的诗句便不断地从他的笔底涌出。
读罢《杜甫传》,我掩卷不能。诗人一生饱经沧桑,用尽心血描述民间的痛苦、时代的艰虞和山川的秀丽,而莽莽乾坤,自己却漂泊无依,有如水上的一片浮萍的艰难经历,让我内心澎湃忧愤,久久不能平静。
记得在十多年前曾去过成都杜甫草堂,对那里有过一些了解。如今,一本《杜甫传》又让我有了重到杜甫草堂拜谒的强烈愿望。恰巧,此时我正在成都,又有足够的时间,于是择一个丽日阳光的清晨再次走进这片神圣的地方。
步入草堂,我不由得放轻了脚步,唯恐惊扰了诗圣。是啊!诗人一生穷困,怀才不遇,落魄江湖。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岁末,为避安史之乱,饱经离乱之苦的杜甫带着妻儿由陇入蜀,起初在成都西郊的一处古寺借住,靠时任四川彭州刺史的旧友高适接济。760年桃红柳绿的初春,友人在浣花溪边为他觅得了一处景色清幽之地筑屋建房,但他此时已一贫如洗,其表弟王十五司马悉知后,雪中送炭,慷慨资助。为此,诗人在《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赀》一诗中,以十分感激的心情说:“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劳。”
站在茅屋柴门前,我不由想起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成都杜甫草堂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在《诗圣著千秋陈列室》里我看到杜甫和李白两位大诗人在洛阳相会的雕像(公元744年初夏),那时的李白因得罪朝廷被放还,他们一同登高怀古,饮酒论诗,这是杜甫一生最感快意的事,他们的伟大友谊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道隽永的话题。闻一多先生说过“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和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草堂外部,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浣花祠讲述着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说是一位住在溪边的任姓姑娘,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就是这位从小就不同寻常的任姑娘,后来成了冀国夫人,还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即亲自率兵击溃叛军,成为一代巾帼英雄,受到人们的尊崇。遂为她立祠纪念。又因任氏从小生活在浣花溪畔,以后占杜甫旧居为别宅,所以纪念她的祠宇就建在浣花溪边,与杜甫草堂和梵安寺(今草堂寺)相邻,其祠称“冀国夫人祠”。但因任氏的出生和事迹与浣花溪有关,故人们多称她为“浣花夫人”,称其祠为“浣花祠”。
杜甫草堂正门匾额的“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诗史堂正中是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曾经寓居蜀地的诗人陆游、黄庭坚陪祀。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少陵”本为地名,汉宣帝墓称“杜陵”,宣帝皇后墓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杜甫曾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工部祠后有1997年依据杜诗描写和借鉴明代川西民居特点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杜甫草堂还有一处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在盆景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从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凭栏远眺,美景尽收眼底,是杜甫草堂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亮点。位于原梵安寺古建筑群第三重大雄宝殿的“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采用现代的陈列手段和鲜明而形象的陈列语言,展示了杜甫诗歌的辉煌成就,表现了杜甫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条清碧亮丽的浣花溪环绕着草堂,那潺潺的流水把草堂四周洇润得花草葱郁而林木茂盛,弥散出雅逸的氛围和盎然的生机。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曾是我最初的文学记忆。对于杜甫的出生或终老之地,大多数人也许并不清楚,然而这“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草堂,却是令人向往的居栖之地。
(注:此文部分史实据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