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火种文学网
手机版 火种会员 收藏火种

TOP

古庙惊梦(随笔)
  • 管理
    作者:潇男 发表时间:2015-08-03 21:04:07 评论:0
    关注
    编者按:听作者娓娓道来,小时候在鲁西南农村时,发生的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情。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蒙昧,科普知识了解甚少,脑子里被灌输的大多是从爷爷奶奶、大爷大娘的嘴里听来的鬼鬼怪怪的故事,天长日久,疑心生暗鬼,再发生一些解释不清的事情,也就成了闹鬼的传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旦发生此类事情,会被添油加醋,迅速传播。人们往往对这些传说信以为真,形成心理的阴影,而且“越怕越鬼来吓”,那些古灵精怪的事情也就如影随形,时有发生了。文中所述的事情,很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那个年代的现状。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在青少年时期的记忆里,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常识早已令那些“鬼”逃得没有了踪影。一篇很有情趣,耐人寻味的好文章。

        当有人问“世界上有鬼吗?”的时候,相信一般人都会一口否定。但是发生在身边或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又让人生出一种莫名的恐惧感,甚至想起浑身发抖。我童年就有过这种经历。

        我出生在落后的鲁西南农村,从懂事那天起,就因为听村子里几位大娘讲鬼故事而进入了“鬼迷心窍”的误区。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宇宙分三层:最上是天宫,中间是人世,最下是阴曹地府,就是常说的“地狱”。行善的好人可以修行成仙,逍遥天庭;作恶的坏人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受折磨。在平时生活中,由于缺少科学正能量,人们对一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都与“鬼”挂钩,诸如“鬼火”、“鬼打墙”、“鬼推磨”、“诈尸”等等,玄乎其玄。所以,在那时的乡村,“谈鬼色变”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对“鬼”充满神秘感和恐惧感。
        随着年龄的长大,接触“鬼的故事”越来越多。《聊斋志异》中各色各样的鬼狐,《西游记》中五花八门的妖怪,让我的脑子又一次想入非非。我总是在想,这天底下到底有没有妖魔鬼怪?不得其解。正在迷茫之时,学校一位数学老师的亲身遭遇,更使我陷入怕“鬼”的深渊。
        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老师在学校吃完晚饭,他批改完作业,已经很晚了。因学校没有宿舍,再晚他都得赶回家去。其实,他从学校离家有十几里路程,对一个成年男子来说,最慢两个小时也能到家。哪知他“马拉松”式地走了整整一夜,还在半路上。天亮时一看,老师才恍然大悟,自己怎么一直在坟堆里转悠,脚下踩出了一条“八卦阵”式的道路……第二天,此事在学校传开后,师生们个个咂舌。有人诡秘地说:“这就是鬼打墙!不信不行。”我们听得毛骨悚然。
        第二年,我考上了全区唯一的一所高级小学,简称高小。校舍设在一座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庙宇中,这里敬的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及七仙女姊妹。庙宇周围是苍劲的松柏,林中夹杂着长满荆棘野草的坟墓。它孤孤零零矗立在原野上。
        我们班的教室设在原先的七仙女殿,虽然塑像早已搬迁,但她们的美丽形象似乎还在我们面前闪烁,胆小的女孩子又羡慕又害怕。七仙女就是神话中冲破“天规”、冒犯“天条”,只身下凡与卖身葬父的董永成婚配的那个女孩。每天上课,我总感到仙女也在“旁听”,心情特别愉悦。所以,每学期终考我都名列前茅。作文更为突出,灵感来的快,写作速度快,每次都是第一个交卷,且皆作为范文被老师在班上阅读。
    我们住的宿舍是靠院墙新盖的一栋平瓦房,其实这是一座联合大教室,白天有三个班集体上大课,晚上便作为学生宿舍,还有两位老师硬要和我们挤在一起。每天晚自习结束后,课桌上、地板上全是高粱秸席子,这样的通铺也是苦中作乐。听住在附近的同学讲,这座房的地基下原是一片乱坟岗地,不知葬有多少“游魂野鬼”。胆小的同学听后捂着耳朵,我却一点不在乎。乡下有句俗话:“远怕水近怕鬼”,讲得很有道理,因为家周围的河流的急缓,湖泊的深浅,都了如指掌;哪个坟头埋的什么人,甚至死前的痛苦惨状,都留在脑子里。远离家乡,水不知根底及所藏凶险,所以很怕,故不敢轻易涉水;而对异乡埋在坟墓里的人,生前死后均没有任何印象,故引不起什麽恐慌,所以不怕什麽鬼。      

        然而,一场“梦中惊魂”打破了我这种世俗观念。那是一个周三的夜晚,上完自习课后,三个班的同学都回联合教室休息。住在东头靠里角的历史老师,不仅有满腹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还痴爱戏曲,京剧、豫剧、评剧、秦腔等各个剧种,他一坐下来就喜欢哼哼唱唱,我们虽然熟悉有加,但仍然百听不厌。这天,老师借来了一台旧留声机,就欣赏起了唱片。同学们第一次见这会旋转的洋玩意,一个个打起精神,竖起耳朵,好奇地听起来。先是京剧《苏三起解》、评剧《秦香莲》,后是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女驸马》,最后又来了一段晋剧《窦娥冤》,曲终奏雅,这晚听了唱片戏曲之后,大家兴奋不已。弄得大家笑的笑,哭的哭。虽然戏已唱完,但大家思绪未完,带着听戏的余兴逐渐进入睡眠。我自幼睡觉习惯侧卧,呼吸均匀很轻,然有人打呼噜、说梦话,或起床上厕所,我都一清二楚。 后半夜,大家都进入熟睡。忽然,我听到从房屋东头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似哭非哭,似笑非笑,似哼非哼,似唱非唱,比狼嚎低婉,比猫叫凄惨。开始时,一个人”独吟”,随后两三个“响应”,接着一片“共鸣”,逐渐漫延、扩大。我被吓得浑身筛糠,但又不敢出声。没想到情况越来越糟,那头竟然有人喊出“打!打!打!”的吼叫声,我心想这下完了,如果真打起来,不知要出现多么惨烈的场面。
        “啪啪啪!”,一阵惊雷般的捶桌声在班长身边响起,接着所有仍清醒的人都立即响应,有的用手敲桌椅,有的用鞋子拍地板,形成了惊天动地的“打击交响乐”。响声惊动了睡在前院的校领导,不一会,校长、教导主任、各班班主任都跑来了,手电筒的集束光在联合教室内晃动,校长大声喊着:“你们怎么啦,大半夜闹腾什么?”总务科长提来了一盏大汽灯,把全室照得通亮。那些刚才“演戏”的同学惊坐起来,揉着眼睛发愣。“戏班主”历史老师反问:“半夜不睡觉,你们搞什么名堂?”经过同学们一阵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们才如梦初醒。
        第二天,联合教室“闹鬼”的新闻在全校不胫而走,弄得人心惶惶。有的女同学晚上不敢上厕所,有的宁愿走七八里路也要回家去住。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为了消除同学们思想上的阴影,校领导请来了县科委的老师,详尽分析了这次“闹鬼”事件,因势利导地进行一次破除迷信的教育。不讲不知道,一讲全明了。原来根子在历史老师身上,他长期患有神经衰弱,睡觉梦呓不断,过去还发生过梦游。那晚,他连续听了几个小时的戏剧唱片,那呼天唤地的哭诉,那凄惨委婉的哀嚎,一直在脑海里回荡。衰弱的脑电波与唱腔的余波共振,随着梦呓的流溢,就变成了如歌如泣、若笑若哭的“哼哼腔”,听之让人胆战心惊。其他熟睡中的人,也在梦中无意识地跟着“响应”,逐渐形成了杂乱无章的“哀鸣”一片。听了科技老师的讲解,同学们豁然开朗,学校很开又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潮。
        后来,学习了自然科学、唯物辩证法,才知道世界上并没有什么鬼,而是在科学落后的年代,人们对一些奇观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就想入非非,经过“添油加醋”的传说,越来越离奇,越来越荒诞。这种迷信思想,要彻底破除。
        实际上,在日益千篇一律的生活里,人们需要感官的刺激,于是便有了鬼故事这种文学消遣。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我们看到了一种鬼文化中的奇迹,他所写的鬼,原来就是一种对封建社会的讽刺。古代的绝大多数鬼怪故事其实就是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厚望。无论是夜间梦游走,还是睡觉说梦话,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反映,有的是得了臆症而为,不值得大惊小怪。
        《聊斋志异》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持久的感动着我们。那些花妖狐魅鬼怪神灵姹紫嫣红般的爱情,生生死死魂魄相从,比人间真情更可贵更有魅力。再如西游记中的鬼怪妖魔,他们有凡人的喜怒哀乐,有凡人的穷通祸福,和凡人交友,通婚甚至共生死,她们都是净化了的人,是诗意化了的人,在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人类的道德观念。

        世界上没有鬼,有的是胆小心怯、自己吓自己,而心理这东西就是这样,越怕就越要反映,这是脆弱的记印。希望大家都当无神论者,当你反戈一击的时候,那些“鬼”也就逃得无影无踪! 


     
    赞1 公益犒赏

         
    书签:
    责任编辑:刘金平
    投稿】【
  • 收藏】 【关闭
    上一篇:下辈子希望还能遇上你 下一篇:生活像花儿一样(下)
     

    推荐美文

    全部评论(0)

    相关栏目

    感悟生活 挚爱亲情 倾情游记 河山雅韵

    最新作品

    热门图文

    热门作品

    2夏日大东北2024-05-11
    4下课2024-05-25

    圈主推荐

    ·2022-05-31 21:17422
    文艺达人·2021-09-29 09:15693
    兴趣部落·2021-08-06 09:111230
    2023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