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P | |||
家的感觉
管理
作者:shengxiao 发表时间:2013-08-04 09:44:23
评论:0条
关注
编者按:三年没有回家,对家仍然怀有深厚的感情。想起小时候爸妈对儿女们种种关怀的情景,还依然历历在目,感激不尽。本文语言朴实,叙述自然,但要注意准确使用汉字。 |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已离开家三年了。家的映像在我的感觉里显得越来越不那么的清晰了甚至还有些模糊。每每在梦中看到老屋的轮廓时好像隔着一层轻纱,有点飘渺有点虚无又有点虚幻。 我家的老屋伴随着我走过稚趣的童年,天真无邪的少年,烈火方刚的青年,直到今天。在我的一生中它留给我太多的回忆。那时候我家的院子里有各种各样的果树全都是我和哥哥的功劳。 在我家老屋的侧面还有一颗大大的树,我们也不清楚是什么树只知道他的皮能买个好价钱,还能入药,每到我们割草割伤时母亲总是把它干了的枝条用刀挂下粉末涂在伤口上,过不了几天就好了。还有就是肚子疼的时候母亲也会刮下粉末给我们煎鸡蛋吃。每年我们家吃的木耳都是从上面摘的,特绿色环保。要我们四五个小朋友手拉手的合围起来才能抱住。听爷爷说这棵树可有年龄了他是爸爸的爷爷亲手种下的至今为止也有一两百年了。每年盛夏爸爸都会拿着刀看下些许枝条或是剥下树皮,有阳光的时候就晾晒在老屋旁的乱石上,没有阳光的时候就把它放到火炕上烘干。每逢赶集的我就和爸爸一起把它扛到街上然后买上五元一斤这样爸爸就可以到村子上的叔叔家打上三斤散酒一个小酒壶提着就往家里的院子里来了。 我们家的老屋有五间房,一间厨房两间卧室一个堂屋一个挂耳房。其中堂屋比较宽敞,是祭祀、吃饭、堆放粮食餐具的地方,厨房是做饭煮牲口烘炕粮食放杂物的地儿。至于卧室呢就是爸爸妈妈一个,三个姐姐一个。然后我和哥哥就被挤到耳房。因为照我爸爸的意思是女士优先男士靠边耳放刚好像一只耳朵一样挂在正房的边上。另外就是在我家我和哥哥总是争不过三个姐姐。大抵是他们人多我们一个吧。老屋的外面是一个宽敞的院子我们这儿叫做院坝。我家院坝四周都是树。又高大的楸树矮小的梧桐青青的柳杉柔美的樱桃不高的桃树还有茂盛的绿绿树。贵州农村人的家里一般都会在厨房(我们这里一般叫做火房)的灶火上方用竹子或是一些树枝的枝条再用稻谷的秸秆编成梭子然后把一根根竹子绕在一起放在灶火上方三四米高的横梁上我们这儿的人叫做炕靶,它是农家人烘炕玉米、腊肉、高粱、水稻的上好地方。灶火下由一个放猪锅的地儿负责摆放农家猪食的各种烹饪器具。一般猪锅都是被烧得黑黑的,没有一丝的光亮。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中午放学回家每每走到院子的大绿树下,还看不到那扇泛黄的木门是否开着我就开始大声喊起来:“老妈”每当听到家里传来一声回应“喊乃样”于是心里就感觉十分欣慰,一溜烟就进了家门还没等妈妈反应过来我已从背后一把抱着她了。然后她就一巴掌轻轻地拍在我的头上,笑眯眯的说:“下课了今天这么早我饭都还没做好呢?”因为只要有妈妈在家中午饭一定是做好的了,如果说还没有做好也有可能只差菜没有做了。假如听不到回答,那么就说明家里没人一想到回到家里灶火是奄奄一息或是冷冰冰的,要不就是一个大大的铁锅里面装满一大锅的猪草在冒着屡屡青烟。这时心中就会一阵的失落,感觉特别委屈。因为妈妈不在家自己就要现早饭等在坡上干活的妈妈回来。最主要的是自己肚子就咕咕的叫,搞得特不是滋味儿。 每每烈日高照吃完饭,然后就喂猪洗碗,把这些都干完了之后,同村的孩子就来到我家了,于是就把玻璃珠拿出来一人一颗在我家的院子里印上一个小坑画上一根线就开始玩。学校每到上课前十分钟都要敲预备铃,于是就背上书包使出吃奶的劲朝学校奔去。 这几年听父亲说门前的院坝里树太多了他准备清理清理,我也没在意,反正好长时间没回家了在这方面又不好和父亲说些什么。就随他去吧。 今年再回家,家里的陈设还是原来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房间内一下子明亮了许多走出门外,看着空寥的院子心里顿时感到一阵的空虚。昔日的秧绿无影无踪,放眼远望满是一层层的青山。偶尔还有一两只轻盈的麻雀从眼前掠过。这时我想起了一个文学家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为你关上这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想着想着我就明白了。家的感觉就是这样。 |

|
|||
【投稿】【 收藏】 【关闭】 | |||
|
|||
上一篇:文字,心的宁静 | 下一篇:故乡的雾 |
推荐美文 |